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新年的祥和,打破了阖家团圆的欢乐。然而,纵使这场疫情冷酷无情,但一些振奋人心的抗疫标语犹如雪中送炭,为正处在疫情之下的人们带来希望与温暖。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语言的魅力,文化自信在心中更为坚定。
民族语言,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时所用的语言。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中国的民族语言更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疫情笼罩全中国之时,有“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的通俗易懂;有“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的刚毅气势;也有“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高雅。凡此种种,都是我们的民族语言在疫情期间发挥作用的体现。
用好民族语言,会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从古至今,民族语言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诗词歌赋、文化典籍、历史史书……至今仍历久弥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一脉相传,发挥了它的独特作用。众所周知,民族语言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载体。中华文明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可想,倘若没有我们的民族语言,是否早已销声匿迹?
用好民族语言,展现文化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抗疫之战不仅有医疗的援助,还有精神上的激励。各具特色的抗疫标语带来了心灵的慰藉,鼓舞人心;无数报刊论坛发表文章助力抗疫;各大新闻媒体每天报道最新疫情,传播正能量。就如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用温暖人心的语言为医护工作者带去鼓励感谢。民族语言不仅只是一个交流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力量!
用好民族语言,需要我们尊重和保护我们的民族语言。当今,纵使民族语言得到了发展,但对其的冲击仍未减少。外国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兴起,个别年轻人崇洋媚外,无视中华传统文化,民族语言难以得到保护。所以,想要用好民族语言,首先要保护好我们的民族语言,让民族语言成为我们民族的重要标志,让民族语言流传千古!
用好民族语言,让中华文化得到流传,彰显文化自信!
用好民族语言,彰显文化自信-随笔750字相关内容
军训的第三天晚上,小记者们组织到珠江边欣赏羊城夜景。上船不久后,天色渐渐地沉了下来,两岸的灯光也渐渐地亮了起来。从船上看珠江,其实是看珠江两岸的建筑。最有特点的就是每幢建筑顶上的霓虹灯广告了。光看这些广告就知道是广州了,如广州好迪、珠江啤酒…
今天是军训的最后一天,下午离开军校时,看着教官,虽然只是短短四天,但感情总是有的。小孩们都没懂事,似乎没有什么感觉,但我不禁有些舍不得,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何况还有机会再来。我还是笑别教官,踏上回家之路。回家后,与父母重逢,不禁心情舒畅,可大概…
我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一艘在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漫无边际地生活着,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只是在原地打转,残忍又无奈地挥霍着生命,虚度光阴,无聊,空虚的情绪长期占据着心灵。没有自己可以倾注热情的事情,没有丰收的喜悦,使得生命暗淡无光,越活越无聊,究其…
窗外又飘起了牛毛般的细雨。房间里暗暗的,让人有种昏沉的感觉,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只是为了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成绩,还是为了别的什么。教室里始终有种令人压抑的感觉,大概因为是实验班吧,无论我怎样努力都进不了班里的…
都说到了大学就会变得轻松了,可实际上呢?大学的轻松是基于对比而来的,比如高中和大学。可惜的是,这类对比无异于拿小学和高中取对比,中间所差距的档次并不是能够轻易弥补的。诚然,大学更加的自由,更加的轻松了,可这也仅仅是对于表面的生活罢了。实际上…
对我而言,今天又是平淡的一天,不过平淡的同时呢,又多了一件令人唏嘘的事儿。人生的道路就是不断地成长,这个过程就仿佛“轮回”一样,在一代一代的传递。之所有有这样奇妙的感受,是因为今天我的一个学妹偶然之间问了我一个这样的问题“临近毕业,怎样才做…
对于喜欢文字的人而言,看书是一种十分有幸福感的事情。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喜欢文字,准确来讲是在小学的某个晚上。那时候去朋友家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除了课本和漫画册以外,还有名著和小说这些存在。当时的那个朋友的父母应该十分注重孩子课外知识的储备,…
无意间翻阅了到了曾经的本子,并没有用完所有的纸张,下意识的翻看,脑海深处的记忆不自觉得就全永了出来。这个本子的使用时间显然是高中,大概是高三的那段时间。里面某一部分记录了大量的练习计划,比如今日要写完几张试卷,几点到几点之间要做什么之类的。…
刹那间,冰天雪地的世界豁然开朗,生机盎然。原来天使用爱温暖苍穹,用心温暖大地。——题记与心共舞,让微笑作它的舞伴;将嘴角轻轻上扬,展现出微笑的力量。这一刻,心儿轻轻飞扬。”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不是我们的代表;”问君能有几多…
从来都没想过遇见一个人,会意味着什么,得到,或者失去,直到,遇见了你。从来都不知道等待的滋味,是苦涩,还是甜蜜,因为从来都没有耐心等下去,直到,遇见了你。从来都不知道单方面的在乎是什么感受,因为我在乎的,都是在乎我的。我的世界里的在乎是对等…
时光飞逝,五千年前,五千年后,不过弹指一瞬。春秋的战火灭了,秦汉的明月暗了,玉人的箫声断了,留下的是什么?有人说,悄然逝去,不过是一场花开的宿醉,也有人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我要说,历史留给世人的,不是藏在史册里的金馔玉篇,也不是随…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邻居是比拥有血缘而更加亲密的关系。比邻而居的我们,因为朝夕相处,互帮互助,在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里,彼此成为了出门在外的依靠和善意。邻里守望,也许只是一种举手之劳的帮助、一种举“目”之劳的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