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承诺就好比一只候鸟,实现的那一天,应当就是侯鸟归来的日子在这种大人看来肤浅的年纪里,我们都是很爱谈梦想、前途这种所谓在远方的字眼的。所有沉默的时光,都被我烙印在纸上,以我还不够成熟的笔力去勾勒人生旅途未眠的花,这些是致他们,更是致我自己。
生命就像转陀螺,兜兜转转。小时候的我们秉承“对你好的人就是好人,对你不好的人就是坏人”这种极为简单的孩童观念对待这个精彩又残酷的世界。小时候的我们买着同样五角钱的冰棍,吃着同样的干脆面集英雄卡,原本以为我们都一样,可后来却不了。承诺开始于在包书皮时,在小屋白炽的灯光下,我守在桌边,看着妈妈将课本在一张张雪白的挂历纸背面比对,用铅笔简单地描画,再裁出纸,压出折痕……她一边低着头,一边缓缓地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她的几缕碎发垂下来,侧脸在发丝后面露出优美柔和的曲线。我仔细听着,点点头,答应了她。然后一步步顺着这个承诺长大,开启了第一次的远方。
人生很长,朋友很少,玩伴很多,只需大声招呼一声,便会有同行的人向你奔来。不管你到达什么地方,那儿都有你该遇见的人,该熟悉的事。有朋友曾跟我说:“你要一直骄傲固执地过好每一天,保持初心,活得像你自己原本的模样,我们十几年的同学,以后还要在一起的。”我同样也许下了承诺,说要陪着她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很久很久的以后。可远方的一切还是未知数,我努力地拨开迷雾,不住地回头看,直到晕头转向,你也没有出现。但我依旧愿意相信:所有关于时间的等待和在远方发着光的目标都会被得以善待。不论走出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而出发,正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存在于远方上最大的所属符号应该就是“学生”这个词了。作为已进入高中已有一年的我,知道那个名为初中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前途在等着我,而当我发觉这一点时,周围的人早已做好了起跑的姿势,我却仍傻站着,吞吞吐吐地对时间说着:“对不起,我不会。”羞愧涨红了脸,直击大脑,才想起,对于妈妈和朋友的承诺我都还未兑现,而兑现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读书,要做得更好,爬得更高,要尽快凭借自己的力量变强大,变重要。尘埃里开出一朵不知名的花,我管它叫:希冀。这个充满“更”字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远方上,我倏地望见侯鸟归来,飞遍整个为青春而署名的芦苇荡,所有的所有都不曾被辜负,这场远方的盛宴我亦不曾缺席。一切都值得。
远方上_高中记叙文900字相关内容
自从今年生日以来,正式步入18岁的我体验到了一直想体验的东西--蚂蚁花呗。想到再也不用因为暂时没钱而错失想买的东西,可以更有条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经济,就不由激动万分。于是刚刚开通花呗的我,便争取用花呗支付,以便提额。我的额度很快就到了1000…
我在高中时期搬离了我从小生活的小镇。然而我现在已经离家乡小镇已是三年,这天高三放假,我在公交站上等公车回家。回到家后,丢掉书包,跑回自己小屋休息了,正当我趴在床上时,被子下面有个什么硬硬的东西弄着我了,我掀开被子一看——是我以前的音乐盒。是…
前端时间因为想在家里学习,便在学校请了假,回到家里了。回到家里这个决定我想了很久,原因很多,一是在学校听不进去,学不进去,二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看手机上的课程,三是自己能轻松舒服一点。想法很美好,与家长商量过了许久,才逐渐同意这个做法。于是便…
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总会涌现大批为忠爱的事业奉献的科学家。他们不但心系科技的发展,而且还会用心聆听母国的呼唤。他们努力燃烧自己,用自己残破的身躯冲击外国的科技封锁,组成海归科技报国的最美风景线。而与此相反,另一些科学家则更加倾向于在发达国家…
伟大的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更是对书籍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老师们常说,书籍并不是一味的需要阅读,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书去阅读。有些对我们没有帮助的书籍,尽量不要去触及,比如大尺度的…
人活在世,所要注重的不单单是钱财、学识,想要成功,更该具备优良的品质。《梁书》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描写“人遗子孙以钱财,我遗子孙以清白”其中的含义就是有些人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无非就是家产,财物,而有的人认为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良好的为人处事,这个更为…
从语文教科书里的《送东阳马生序》,到现在一篇篇吸引人注意的热点文章,感谢贫穷的文字不在少数,仿佛贫穷也成为了某种成功的资本。但是,我却不认为贫穷值得感恩。贫穷,会让人失去许多机会。在高考作文题目出现虚拟现实的时候,在我们靠电子设备获得信息提…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下,有人问:“学历代表了一切吗?”当然,我会给予一个完全否定的回答。学历不代表知识。传统思维上,学历貌似像是代表着知识,代表着人才。那又是什么促成了我们具有这样的思维?我认为这定少不了处于传统奋斗时期的父母的思维灌输,而这种…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在于所拥有的内涵,对人类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是那些足以令生命闪耀的东西。毛主席已经逝去那么久了,为什么我们仍记念他?雷锋同志已经离开了,为何还被人传颂?周恩来也已经做古,为什么我们仍记念他,因为他们都有一个…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工作是生存的根本,毕竟劳动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但是有不少人却因此创造除了不少“标准”与判断,比如:以历次速度的快慢去判断一个人的任性程度。“工作”被迫与“家庭责任”和“个人能力”强势捆绑。不少网民认为工作的…
人性的恶念常常在“先入为主”的土壤中暗然滋长。在一个故事中,一个普通人被加以各种身份去拍照,却被不同的摄影师拍出了五张迥然不同的脸,而这五张照片无不是肇事者肖像主人的身份。这不禁让我惊叹先入为主的力量的强大,这也让我担忧起一个问题。若人性的…
第一次邂逅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墨绿色的封面上印着周总理站在风中的照片。周总理勇立潮头的形象仿佛指引着我翻开了这本厚重的书——《周恩来最后600天》,娓娓道来的是西花厅的往事,留在心头的是久久的意难平。《周恩来最后600天》一书真实地记录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