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归,是一颗游子心口上缠绵的朱砂痣。
就像千年前吴越王口中低喃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那般的明丽缱绻,远归的人们一抬头,总会看到垂暮的老人愈发枯萎的睫毛上满是青翠的湿气,饱含垂涎欲滴的温柔。
一
老屋前,土院里的柚子树长得越发高大了。
当时种下它们的时候,我也不过三四岁。小小的树苗刚刚与我等高,稀疏的叶子却异常清亮。爷爷抹下满额的汗,看看我,再看看树苗,裂开嘴笑了,说以后等咱闺女放了寒假回来,就有甜甜的大柚子吃了。我记得那时我懵懂地点头,不懂什么是寒假,但想到香甜可口的柚子,仿佛已嗅到了那汁水味儿,便禁不住满心欢喜。
只是可惜大概是水土不服。年年岁岁过去,柚子树果真长得高大,结的果儿却皮厚肉少,大多数还是又酸又涩的。尝过那么一次,后来每次回去便再也不肯吃了,任其在树上结着。那几棵树便越发无法无天的疯蹿,不仅结果时极热闹,就连夏季,浓密的叶子也常常盖满整片天空。风一过,哗啦哗啦地响,像极儿时学的轻快的歌谣。
我总觉得那树就该砍了了事,毕竟满院的水果树——春天有鲜桃,仲夏有葡萄,秋时满院梨香,过年再开春有红艳艳的樱桃。相比来,这几棵柚子树自然就不讨喜了。
只是过年回家,正是“人烟寒橘柚”的时节,偶然看见爷爷站在树下向上望,口中呢喃:“庭有柚树,吾孙四岁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爷爷上过学。若是往常,我定会暗笑这改得文绉绉的话。只是那一刻,我忽然看见那个曾笑言“永远三十岁”的老人的满头银发。
原来昔日孩童高的柚子树早已长大,大到足够盛下一位老人所有的思念牵挂。
空闻柚树满相思,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
在墙角翻出一本老相册。
相册明显泛黄了,却并无灰尘。围着暖暖的火堆,我像是一个偷窥秘密的孩子,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怯怯懦懦,生怕一个不小心便惊扰了蛰伏在里面的老旧时光。
那时还没有我——甚至还没有我的父母。那是个娇俏的姑娘,站在一陇花田上,或许有阳光——黑白照片难以分辨。她笑得眉眼弯弯,浓密的乌发扎成小辫垂落胸前——年轻时的奶奶长得极好,明丽的面容笑起来比春日里的花儿更动人。与爷爷共有的那场清风明月古镇长街般的爱情,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悄然流去,虽然少了最初轰轰烈烈银屏乍破版的爱,却充满了多年相濡以沫涓涓细流般的情。
那是我见过的最动人的风景。
常常午后正是犯困的时候,院子里的樱桃树还未抽芽。冬日稀薄的阳光打下来,在石阶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剪影。奶奶端来小板凳坐在那一片枝桠光影里,捧一本老相册,眯起浑浊的双眼,如此便是一下午。阳光跃上她花白的头发,竟汇集成一片斑驳的光海。
像是时光从不曾离去,只是从曾经的如花笑靥中迁徙到如今可爱的皱纹里。
三
除夕当天是要祭祖的。
冬日昼短,白日初曛时便有了密密麻麻的火炮声。我们家祭祖惯例是在晌午。家家户户飘起淡淡的炊烟时,奶奶熄了灶火,吆喝孩子们端上糖果酒肉,赶上几辈人去屋后的坟头。簸箕里花花绿绿的小点心总是惹得孩子垂涎,趁大人们说话的当儿总要抓几颗尝尝。往往还不待得手便被大人们扼杀掉,委委屈屈的泪珠儿在眼眶打转。
最招孩子厌的就是磕头了。点上香,暖暖的烟在寒气里慢悠悠地腾起。一时之间,仿佛楚辞里的香草世界都复活了,四处弥漫着淡淡的芳香。这是便要磕头了。顾不上湿润的泥土侵染了新衣,孩子们常常被“武力”压迫着跪下,不情不愿地拢拳,用不甚标准的姿势晃晃悠悠地磕三个头。
我在爷爷将一杯清酒尽数洒地时跪下,淡淡的酒香浮浮沉沉惹人沉醉,额头贴地的时候有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忽然想起爷爷曾教我的词:
“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康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这首词本该是绮丽缠绵的,我却觉得与此景无端契合。仿佛多年前雪山之巅那位孤寂的圣僧磕长头拥抱满世尘埃,只为求与八角街的那一人相见。年年岁岁的祭祖,求的何曾是富贵平安,不过求的是远行之人在除夕时都能齐聚于此罢了。
所以才有袅袅青烟起。远归的人啊,忽然泪流满面。
四
樱花将开未开的时候,阿姐完成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
奶奶算是阿姐娘家的高辈,在酒宴前取了木梳为阿姐挽发。如瀑青丝,一寸一寸,一缕一缕地被挽起。古老的祝福语从奶奶带笑的唇里声声溢出: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像是朵朵跋过山涉过水的浮云悠悠荡起。灯影摇曳里,阿姐美丽的眼眸里分明含了泪。
家乡的人见得少,没那么多讲究。简单的酒席,没有如梦如幻的洁白婚纱,没有牧师见证的一生一世海枯石烂的誓言,只一身素净的旗袍,清丽的妆容,缀以一个娇艳的笑靥,便分外讨喜。酒席办得热闹。露天坝子里搭上大圆桌,菜色不见得精致可入画,却十分合口。来得早的,坐早一轮,欢欢喜喜地喝了新郎新娘的敬酒放开肚皮吃一场;来得晚一点的,和帮工的叔姨胡天海地论一场,再和主人家坐下一席。开他个三天三夜的流水宴。夜夜灯火通明,古代君王夜夜笙歌的乐趣也不过如此。
玩得兴起,一抬头看见高堂上的长辈嘴角带了笑,眼中却分明有了泪。再看阿姐,良人在侧,分明是最幸福的姿态。
原来有一种幸福,等到牵挂落地,等到心生欢喜,等到与你相依。
等到你来了,就好了。
五
家乡的习俗,不论归来或离开,过村口时是要拜观音的。
不过半人高的小小庙宇,被人们精雕细琢地刻在村口的岩壁上。微微翘起的檐角,像极一位守望的老者。梁柱两根嵌在石头里,外面两根搭到地上。上面细细密密地刻满“福禄寿”,再嵌上细细的银丝。顶上红砖绿瓦,远远望着,竟也有了金碧辉煌的意味。观音——自然是一手执净瓶,一手执杨柳枝洒降甘霖的,圣洁的面庞上永远隐着慈悲彻悟的笑。观音像下有小巧精致的香炉,永远朦朦胧胧地氤氲着烟雾——这里的香是永远不会熄灭的。青烟袅袅,来来往往的归人行者都会拜上一拜。
离开的时候,父母提前备好了鞭炮。车未过村口,便把我和弟弟赶下车。双手拱起,被逼着“虔诚”地拜上三拜,且说上一大串“一路顺风学业有成”之类的话。然后他们把鞭炮挂在路边的树枝上点燃,在一片弥漫的红雾里他们突然也红了眼。小时候还不懂何为近乡情怯,不懂何为乡愁绵延,只觉得“噼里啪啦”又迷信又招摇又热闹。大一点时终于晓得远归的甜蜜,也终于晓得远行的忧愁。那愁,如十万大山无休无止无尽绵延。那愁,是风雨中好不容易安定的浮萍又断了根,万里航程好不容易休整的船只又离了岸。
远归的人啊,总是敏感多情。在泛黄的老照片里,在古老的婚礼颂词里,总想抓住每一颗琥珀般晶莹剔透的记忆。
等待远归之人的人啊,总是饱含温柔,用亭亭如盖的柚子树守望一场盛大的牵挂,用青冢前的袅袅炊烟守望团圆的欣喜。
远归,远——归……
远归_高三记叙文2600字相关内容
昨晚睡的很不安稳,一直踢脚,床上的东西都踢到床下,我就是被我的不安稳给惊醒的。我轻轻的下床轻轻的走,生怕吵醒旁边床位的人。站在阳台下,拿起手机打开爽哥英语开始闯关。等人醒了,马上收起手机跑到床上装睡觉。“醒醒啊,我们一起去教室做作业。”“难…
身边的美好往往是最多的,只是看我们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走在路上,思考着课堂上老师留下来的题目,开始了自己对身边美的发现。尽管这段路程并不是太远,但是我想我可以有所收获。我知道我身边时刻都充满着正能量,我也相信和期待着这段路程能给我带来…
三月春风拂晓大地,在这万物复苏,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雷锋月。雷锋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在七岁的时候成为孤儿,一直跟随六叔奶奶生活。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经常去山上砍柴。而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霸占,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次他去砍柴,被当…
当第一缕晨曦抚弄大地时,我时常会想起你呢!母亲!当一阵暖风吹拂过杨柳时,我时常会想起你呢!母亲!当泉水叮咚的弹奏乐曲,琴声像春水一样萦绕耳畔,你的身影又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母亲,一路有你!还记得那次吗?你亲手给我剪头发,那是多么…
温暖是一种收获,温暖是一杯热水,但我更想说的是温暖是母亲给孩子的爱。记得一次在寒假里,我深受感动的就是母亲的爱,事情很小,但包含的是母爱的伟大。记得那时还在放寒假,母亲带着我及家人们一同回老家摘果子,下午的天气很凉爽,一股股清风吹拂在身上,…
轻轻推开虚掩的门,缕缕尘土落下。墙角密密麻麻的蛛网,证明了这间屋子的古老。三十年,原来只是弹指一挥间……——题记十年前,我曾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这个地方,曾给我欢笑、泪水、失落与感动。留存在记忆里的,永远只是那份宁静与祥和,温馨与感…
阳光卷着大自然的气息,飘飘洒洒钻入我的心扉,我的思绪和着这灵动精灵,一起回到了那片菜地里……“妈妈,我也去!”见母亲熟练地背上背篓,我嚷着要与她同去。她担心我走不惯田间小路,起初不太同意,但最后拗不过我,也就从了我。田间小路果真纵横交错,母…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名次所迷惑,但是名次真的就象征着实力么?其实并不是。在生活里,最有感触的大概是学生了。从小学到高中,每个阶段的孩子都离不开成绩二字。那么成绩带来的荣誉真的有那么重要么?我的曾经的同桌就是学霸级别的同学。我在和他列出之前也只…
单说桑叶可能有人会觉得陌生,但如果提到桑椹,应该大家都会知道。那种汁水丰富,甜度适宜的果子,是很多人都喜欢的。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养蚕,所以到处都有成片的桑树林。每每到了五六月份的时候,碧绿碧绿的桑叶间就会长出一颗颗色泽鲜艳的桑椹来。每…
这两天给家里的狗喂食,忽然发现最年长的狗—小黄,眼睛看不见了。我之前还奇怪,怎么它老是会撞到我?到现在才惊觉,它老了,跟人一样,它的视力已然失去。这多少让人觉得悲凉。一只狗的老去同一个人的老去一样,可能狗更凄惨一些,它不会说话,只能独自默默…
习惯往往就是细节,它能够从最小的方面看到一个人的为人。最近由于假期快要结束,就想要去寻找一些放松身心的事情做一下,也好能够在开始认真学习前轻松一把。经过自己反复挑选了很久,我决定和朋友一起到动物园去贴近一下那些日常并不多见的动物。而之所以选…
放假当晚,父母接我直往老家汉堡店跑。“晚上咱们吃什么?”我的上半身挑战着后排座椅安全带的最大极限,把嘴靠近前排座椅的两位大人说,我已经盼望今天的晚餐很久了。“吃汉堡咯!”我爸不动声色地回答。“吃汉堡?”我心里想,怎么可能啊,肯定是在骗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