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相遇,倾听你那来自灵魂的喃喃细语:“你若盛开,花香自来。”
——题记
“你确定你要报名?”耳边传来惊讶的问声。我抿了抿嘴唇,没有回答,低下头打量着那张报名表。上面的名字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般,闪着耀眼的光芒。没错,他们都是学校演讲的佼佼者,而我只不过是班长的临时替身,从未参加过任何活动。原本悉心堆砌的自信在那一瞬间,轰然倒塌,满目疮痍,我咬了咬嘴唇后:“算了吧?”然后转身离开。
周日奶奶让我陪她回老家看花。奶奶爱花,尤爱那艳丽的芬芳的牡丹。那时,正值牡丹花期。一进小院门,满池浓艳的紫红映入眼帘。花瓣层层环绕,紫红色由花萼处向上浸染开来,到花尖处变为极淡的粉;层层花瓣中间总点缀着鹅黄的蕊,像极了倾国倾城的美人。硕大的花冠高挂在枝头,是带着桂冠的王者,凌驾于百花之上,宣誓着属于花中之王的霸气。晶莹水润的花瓣是如此精美,难怪古人曾写下“天下真花独牡丹”的诗句。俯身一朵花,仔细地嗅着极淡的花香。
突然,一抹白冲入眼底。我又弯了弯腰,仔细看去--是你----一朵小花----生长在牡丹池旁的小花。我细细打量着你。这是一朵如此小的花,纤细的花茎显得那样弱不禁风,含苞的花,无精打采地垂着,没有丝毫生机与活力,更无美感可言。在牡丹面前的你是那样渺小,那样微不足道。在娇艳的牡丹面前,你大概没有勇气绽放吧。我想。
第二天,当清晨的一缕阳光洒入小窗。我来到小院,牡丹依旧艳美如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忽然,一阵风吹来,一股浓郁的花香飘入鼻腔----这不是牡丹的花香。我低头寻找香气的来源----一抹白入眼底----是你。
此时的你已经盛开,素雅白配上极浅的黄色的蕊,如此清新可爱。纤细的茎在风中轻轻摇曳,似欲翩然起舞的少女。我哑然,呆呆地立在你的面前,心中的某根弦被悄然拨动。我闭上眼,嗅着这花香,耳边传来飘渺的声音“你若盛开,花香自来……”这大概是你的喃喃细语吧,在我的耳边循环,往复,自信之花悄然开放。
于是,我拨通同学的电话,“我确定我要参加比赛!”我坚定的说着。电话那头愣了一下,随后传来爽朗的笑声:“加油,你一定很棒!”
与你相遇,是一次美丽的邂逅。鼻尖依旧萦绕着你的花香,耳边徘徊着你的细语:“你若盛开,花香自来。”我想我已经明白。
与你相遇-记叙文作文800字相关内容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读《红岩》有感乌云密布,空气闷热,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这是暴风雨的征兆。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随着闪烁的白光而来的,是雷。那雷声,如万马奔腾,又如潜龙怒吼。此时,我正坐在窗前,一遍遍抚摸着《红…
当你抬起头,望望天空,除却白云,飞过的鸟儿,空荡的天空中,是否映照着你的影子?不要分散注意力,仔细看,除了你,在你身后好像还有一个人。在一次次的落笔提笔,一次次的抬头低头之中,我们一步步走向自己所向往的那里,有个人好像一直在自己身后。是时候…
《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 这一部教育理论著作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能像赫尔巴特那样对学校教育实践有如此直接、如此广泛、如此巨大、如此久…
我没有经历过太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于我而言近乎一种奢侈。更多的时候,我是坐在火车上,从此城市开往彼城市,此岸彼岸的花朵从容盛开,可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匆匆地只能作过客。更何况,我厌恶那些彪炳名胜字眼的风景,它们是威严,是财大气粗,太…
我不知道一颗种子是否感恩阳光、雨露和土壤,但我知道种子在经过埋葬以后开出了希望的花朵,将果实回馈给大地。我曾被生活的荆棘刺伤,也被惨淡的愁云蒙住过远望的双眼。我遭遇了许多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我还患着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发育性协调障碍。有太…
从未有过这样迷离的夜。走在繁华的风灯里,星星点点,迷迷朦朦,阑珊得有些倦意。这萧瑟的风,把人影吹落在尘土里,把枯叶吹落在深秋里,我不知道风向哪吹?但是却吹走我的记忆,吹散我所有的梦境,也吹落绚烂的烟火。我喜欢风,喜欢被它轻拂面庞的清淡气息,…
人并非生来都合群,总有一些人被孤立,甚至被歧视和嘲笑。我的过去就是如此。在许多人试图用发型,衣着言语等方式标新立异、凸显个性的时候,我却活得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只是卑微地不让自己有什么个性显露出来,不让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为我本就…
提起梁实秋先生,读者心头所涌起的仰慕之情无需多言。先生被誉为“华语散文一代宗师”,更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民国段子手。他的作品笔调世故却不圆滑,稳健却不死板。常常于寻常处见崎岖,戏谑间带批判。喜爱他的读者,更是戏称他为“行走在人间的吐槽机”。喜欢…
作者是一个脑科学的博士,他被称作“海马体博士”,因为他专门以海马体为研究对象。他在这本书里非常轻松、幽默地给我们讲解了大脑的结构。学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理解了应该怎么样使用我的大脑。乱来是不行的,一定有它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才能够找到相…
轻风拂过,绛紫色的铃铛随着摇曳的树枝晃动起来,就像当初那个女孩在我身前抖了抖衣摆,“叮叮当当……”一响,就是一年。说起来,还真有些对不起她。与她分离后的半年,每每回忆,心中都泛起苦涩,如花瓣萎了边儿,锐箭失了魂魄……她那虔诚的目光,深深刺穿…
初次坐上轮椅,安小米几乎是被人架着上去的,心里空落落地直发慌,短短的一个星期内,自己竟从又蹦又跳的健康人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残废!似的,残废!什么残疾人?那都是别人叫得好听的!说难听点,就是残废!安小米彻底地明白“世事多变化”这句话的含义,她…
一本《活着》陪伴了我整个冬天,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亦或透露出的悲凉凄惨都使我难忘许久,是啊,“外人看来是悲剧,可当事人只拿它当一段人生。”《活着》反映了在大时代背景之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