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进步在彼岸,那么书便是牢固的桥梁;如果进步在山顶,那书就是得力的攀绳;如果进步在屋顶,那么书会是那结实的楼梯。人类需要书籍,正如花儿需要土壤,庄稼需要足够的水分,小草需要阳光,火焰需要氧气得以继续燃烧,我们需要氧气得以生存……正如大文学家高尔基所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籍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也许你很不理解:难道书籍对我们那样重要吗?不就是些文字吗?当然,可能你还不知道它的意义。拿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来说吧,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他是在清末民初——社会黑暗的时候所作。细细品味,你会体会到鲁迅,深刻地讽刺了社会现状,急切、清醒地想要改变现状,唤醒人们的麻木心灵,这是什么都比不上的。有句话是这样的:“有的人死去了,精神还活着;有的人还活着,无异于已经死去了。”你可以从《阿长与<山海经>》中读懂那个时代愚昧的人们;你可以从《孔乙己》中看到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可以从《狂人日记》中看到“狂人"虽身为思想非逻辑的“狂人",其实是最清醒的,以及他对现实的呐喊、批判;从《五猖会》中看到封建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读了这些文字,你会理解作者的“弃医从文",读懂那个年代,那个年代的人们。像这样的书还有很多,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即使是童话……
我们还可以从书中汲取“养分",所谓“养分",乃是作者的文笔技巧,就是写作方法。没有哪位大作家的文笔、写作方法很不到位的。请你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读那些名家名篇会感到身临其境?为什么读它们脑中会很有画面感?再读一读自己的作文,语言上句不接下句的,词语都用得很不恰当,而且错字连篇,这又是为何?于是,我们就要注意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学习,仿照,吸收,乃至运用。毛主席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也要这样,理解并学习书上的内容,圈圈点点做批注,是很好的读书方法、读书习惯。但不要像画画一样,更不能破坏书籍。
啊,书籍!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与你同行的日子,我更能体悟人生至理,与你同行,我驶向成功的彼岸,奋斗不息。啊,与书同行!
与书同行-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国内民众纷纷逃命。伯爵等贵族与一位名叫伊丽莎白·鲁赛尔、外号“羊脂球”的同车逃命。旅途中,饥饿的他们分吃掉了鲁赛尔小姐的食物,并让鲁赛尔小姐向敌军军官做了“牺牲”。然…
今天,我要推荐一本特别好看的书,这本是薛涛个人创作走向更为开阔的审美空间的代表性作品,也是儿童文学最美的收获之一。它让人看到儿童文学在文学本身可以抵达的高度,在思想上可以发掘的深度,在内容上可以开拓的宽度,它是一本能够让人对儿童文学产生敬意…
在漫长的暑假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东西,干了很多事,以此来丰富我们这茫茫夏日,当然了,书籍是必不可少的……“围城围城”,相信大家听到此书名,一定会感兴趣,钱钟书老先生用这本书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社会知识分子的英勇体现的淋漓尽致。《围城》这本书封…
“人总是会死的。但哈利并没有真正的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纳威·隆巴顿——题记在我心中,好书有许多,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却是带给我感触最大的。看完后,我思绪万千,感受到了这本书的意义非凡。《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大…
暑假里妈妈为我买了一本季宇爷爷的《盲马》,我拿到书一口气就看完了,合上书,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怜的小白头一生下来就看不见,在医治了很久后仍不见效,在那样的年代,一匹马看不见就等于没有了价值,就在贺二爷要把它卖给屠夫老八时,是来福和桂花…
傲娇如张爱玲,她却曾说:“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当代作家毕飞宇评价说这是一部“上天入地”的经典。鲁迅先生认为,这是一部多解的书……暑假,终是有幸通读了这部令诸多雅士名流都爱不释手的文学经典《红楼梦》,充分领略了“…
虽是零零碎碎拼凑起来的时间看完了《细说觉醒年代》,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来只有用自己粗糙的文字,来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是紧紧围绕《觉醒年代》电视剧内容展开的,聚焦了深受青少年关注的49个重大主题,可以看作是电视剧…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年到1940年。主角方鸿渐是一个从中国南方乡坤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定亲,但在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身亡。他的岳父被他写的信所打动,决定资助方鸿渐出国求学。方鸿渐在欧洲留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
《围城》如茶,越品越醇,一品苦,初读只读得方鸿渐等人的爱恨纠葛;二品涩,再读读得社会为人处世的复杂;三品甜,复读读得对人生追求的启思,三品方知《围城》味。钱老先生用风趣幽默、极富讽刺的笔法,勾勒了以方鸿渐为主一群留学生和大学老师在生活、感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心底的一轮明月,亦是心灵的归属和依托。随着时间的飞逝和年龄上的成熟,家似乎离我们愈来愈远。每个人的心底深处都会有一个最温和的地方,那里就是我们心中的故乡。年幼时的季羡林住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这里便是他心…
《人世间》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在中国50年的大变迁中,三代人生在光字片,长在光字片最后改造光字片的温情故事。当得知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我们寝室便马上翻开读了起来。周秉坤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这让他骄傲,在三线建设工作的…
有人说:读了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在阅读《红色的起点》这本书籍之后,我就仿佛与叶永烈先生促膝长谈一般,在先生细腻的笔触之下,文字如点点繁星,仿若照亮了我前进的路,为我指点迷津。红色起点,是那一抹红色最初踏寻得步伐,就仿若追寻往昔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