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每个人回头看时,都会发现我们失去了许多许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原本是我们拥有的,于是,当我听到五月天的《知足》时,我惊喜地发现我曾拥有过那么多的东西,但令我悲伤的是我们又因贪心而丢失了多少东西。
“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
怎么去拥抱一夏天的风,
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
总是不能够,不能知道足够……”
那些快乐的画面常常在眼前浮现,而如今,却是过眼云烟,在指缝中悄然溜走。
人,的确是贪心的,总是看不清眼前所拥有的,直到它是失去了,才去回头一望,那个属于我的东西,怎么没有了?
不要发出如此感叹,怪,就只能怪自己不知道足够。
当我们拥有幸福时,在寻找快乐,但当我们拥有快乐时,却在寻找幸福。
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想要得到的,也不是还没得到的,却是此刻拥有的,
如果你身后有彩色的光环,请守候他,别让他逃走。
如果你心中有快乐的回忆,请留住他,别让他飞走。
如果你生活中有耀眼的幸福,请疼惜他,别让他滑过。
其实,我们都比着谁跟落寞,但是,其实我们都曾拥有过,现在也拥有着。只是,我们的眼睛被一方轻纱遮住,让那些我们拥有的编程飘渺的,难以捉摸的。我们都是收获着的,一直,有人默默的付出,不求回报。
“那些年少的泪,那些离逝的风,那些永恒的誓言一遍一遍……”
回想从前,曾伤害过多少人?应有多少人从我身边默默离开,不带任何声响,你们,哪去了?
我望着窗外的浮云,那曾经我多么热爱的蔚蓝,一直一直没有说话,我想,他们是忘记了,还是喜欢这样没有尽头的沉默?忽然发现那些沉默的人拥有很多快乐。
所以,我想,我也学着沉默。
沉默的孩子最可爱。知足的孩子最让人疼惜。
怎么拥抱一夏天的风相关内容
文章巧妙地引用事例后,并不能说明作文已经写成功了,我们还需要对事例进行分析,不分析素材的文章就好像搭建的积木,轻轻一碰就会土崩瓦解;而例理结合的文章却是坚固的房屋,风雨不动安如山,并且每一砖每一瓦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一)逻辑分析在我们叙述…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文的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如果我们能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给。有文采的作文理所当然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很多阅卷老师说:“一篇…
论文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文章,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统摄全文的观点,是全文的灵魂,也是其它两个要素围绕的核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材料——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中心论点。论证…
高考在即,语文历来是高考的首仗,打好首仗,至关重要。作文又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高考作文不同于平日作文,要受到命题、时间、篇幅以及写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考生若缺乏应试的心理准备和写作策略,就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文章如果语言运用得好,内容也许就会妙笔生花: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叙述事件生动活泼,写景状物绘声绘色。”例如,有位考生这样写不同的人生:“三分之一的菊花,我需要它的超脱;三分之一的古剑,我需要它的锐气;三分之一的酒,我需…
写得一笔好字,犹如人的漂亮的外衣,甚至为人的第二副面孔。这也是作文得高分的要素之一。今年江苏率先将考生的作文扫描到电脑上批阅,这意味着对书写提出了高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书写的训练。首先,要采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或笔尖稍细的黑墨水钢笔…
感动是写作的原动力_高考作文怎么写作文正走向浮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及各地出炉的所谓佳作,让我一次次加深这种印象:内容之实被随意掩埋,浮华之风漫灌其中。主要表现为:不论是否需要,不问效果如何,只盲目地寻章摘句,把文章装…
作文究竟该怎么教、怎么学?_怎么写作文作文究竟该怎么教、怎么学?我们不妨看看几个案例。一位华人将10岁的孩子带到美国去上学,美国的小学老师给全班学生布置的作文题目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请每个同学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自己的祖先生活的国家。于…
独到的视觉,体现在思维的多角度上。例如,论证“爱国”角度:正常的思维角度:①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使命②爱国就要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③爱国不能盲目排外④爱国要从自我作起⑤爱国就不会为祖国的贫穷而悲观等。而有人将纯净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用字作为…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是作文题材的源泉。要善于捕捉生活、提炼和加工生活。例如,2004年甘肃某考生《父亲的布底鞋》:“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楞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
真善美是衡量一篇佳作的试金石。特级教师喻旭初谆谆告诫:“文章内容要实实在在。写记叙类文章,不要胡编乱造,即使虚构,也应源于生活,能被人接受,不要过于‘另类’,写议论类文章,不要大话连篇,而应力求事例新鲜,说理充分。”专家的话说明了作文的真谛…
用小小说笔法来写记叙文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以某人某事为主,再兼取其他的人和事;也可以“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语),将多件事整合成某一件事。然后比较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某一个侧面。江苏考生《赤兔之死》,就塑造了一个以诚实为本的人格化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