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怎样的作文,描写怎样的作文

小学生写作指导:小学作文段落之间该怎样过渡

更新时间:2024-05-10 17:17

初学作文时,有的同学虽然学会了分段.但读起来总感到段与段之间前后脱节,“分段”变成了“分家”,使一篇作文变得前后不连贯,气不通,意不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就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缺少了必要的过渡。原来文章从这一段读到另一段,好比隔着一条河,河上必须有桥,两段才能连在一块。这个“桥”就是过渡。

一般的过渡方法,说起来比较简单,无非是三种:

一、词语过渡法。就是用词语将相邻两层意思连接起来上下连贯。如用“总之”“当然”“然而”“可是”等词语过渡,也可以用表时间、地点、性质的词语过渡。这些用来过渡的词语常常放在新段落的开头。

二、句子过渡法。就是在两个段落之间,安排一个句子来承上启下。如《颐和园》中的“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自然地从写万寿山过渡到写昆明湖。

三、段落过渡法。就是在文章上下两层意思间,用一个简短的自然段过渡,使文章前后连贯。如《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短短的一段文字既总结了上文,又提示了下文,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小学生写作指导:怎样使小学作文有一个好标题

更新时间:2024-05-10 05:40

对于许多小学生作文来讲,文章写的很好,但就是缺少一个很好的标题而降低了整个文章的分数。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篇文章的标题拟得好,就像优美的菜名能激发顾客的食欲那样,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那么,怎样的标题才是恰当的标题呢?

首先是准确,要切合文章内容。如下面姚宗元同学的作文,标题是《“姥姥,我是坐火车来的”》,“坐火车来”包容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使文题一致,十分准确。

其次要具体,切忌华而不实。姚宗元同学的作文以“我”说的一句话作标题,显得特别亲切,而且又十分具体,可以说作文的全部感情都浓缩在这一句子中了。

第三要新颖,能够引人人胜。用对话作标题很少见,现在姚宗元同学用这一句口语作标题,使人觉得题目新颖,先声夺人。

第四要简洁,力戒拖泥带水。虽然姚宗元同学的作文用口语作题,但并未让人觉得标题太长,却含义无穷。

请你读一读姚宗元同学《安徽)的作文《“姥姥,我是坐火车来的”》,看看是不是如上面所说的那样。这还是一篇“中国、南斯拉夫小记者报道祖国征文”的获奖作品呢。

我家住在安徽与河南的交界处,因为地处偏僻,被人称为安徽的“西伯利亚”。我家与姥姥家相距50多里,每次妈妈走一趟亲戚,回来总是埋怨路程远,累得唉声叹气。所以,我们每年只能去姥姥家一两次。

怎样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_小学生写作指导

更新时间:2023-02-07 11:16

一、拓宽训练时空,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1.从>1.从训练时间上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就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从训练的空间上来看,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写作指导:怎样写好“我”

更新时间:2023-02-07 11:16

怎样写好“我”?有同学会笑着说,简单,谁还不会写自己呀!其实,写好“我”也大有讲究呢。

怎样写好“我”?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

第一,使用第一人称来组织材料问题。

文题中的“我”,从人称角度看就是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来组料是我们最拿手的写作功底,它的好处我们如数家珍:我们用第一人称来观察生活,可以把生活表现得特别单纯、美好,使文章充满纯洁的童真;我们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生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洋溢着童稚、童趣,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用第一人称来组织材料,可以使文章结构的自由度更大,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怎样写畅想型作文_小学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3-02-07 11:16

畅想型作文就是假设一种情景,作者凭想象来完成的作文。例如,《假如我是济公》、《站在月球上所想到的》、《愚公与智叟的第二次会面》、《20年后我的一天》等。这种作文题的特点是:自由灵活,无拘无束,思想不受限制,可以纵横驰骋,凌空翱翔。写这类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具体而细致的描述。具体而细致的描述,是作文形象生动的必要条件。抽象笼统,没有具体事例,就不可能吸引读者。如写《假如我是济公》,应集中写好两三件具体事例,可有些同学每段第一句都是“假如我的济公”,接下去就是我将如何如何。每段三五句,一共写了十来段,都是干巴巴的条条,内容不实在,缺少形象性。

二、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畅想型作文有着极为广泛的选材天地,但这并不是说它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它和其他类型的作文一样,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选的材料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假如我是济公》这篇作文,它的主题就应是像济公那样抑强扶弱、惩恶扬善,选择的材料就要能体现这一点。但有些同学写变成济公后,刻苦钻研科学,获得了国家科技奖,这就游离了主题。

怎样写好环保作文_小学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4-05-10 03:42

写环保作文,跟一般文章一样,从分析,到搜集材料,再到动笔等,就不觉得难。

首先,写环保作文要先确定一个话题。写作文嘛,没有主题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环保的主题很多,比如现在的塑料袋收费问题,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等等。你也可以把环保作文当作一个描述你在大街上看到的一些情景,那些做的环保,那些不够环保,如何改进等,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当作环保作文来写。

对于环保作文的文章结构就比较简单了,大家可以首先阐述下环保的重要性,全球都面临着环保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和环保问题,就需要社会各界来做种种调整,确保环境不受污染破坏。这就需要出台各种环保政策,适当的加入环保作文,可以增加说服力。例举一些社会各界的环保行动,大家都在怎么进行环保,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说明下环保是一件长久的事,学要大家持之以恒,要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

写作文的时候,要写自己的感受,有什么感觉就写什么,一定要真实,这样才有东西可以写。没有自己胡编乱造,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这就要求写环保作文一定多从实际情况写,不要太空,也不要太大,环保不实际,你写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不会拿到高分的。所以,要写出自己对环保的看法,需要创新的。

怎样写日记_日记怎样写小学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4-05-10 19:14

一个人把自己在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见闻有选择地、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日记。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恒心。

日记一般的写法:

1、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有的还要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

2、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转行要顶格。正文一般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有时也可以用议论文的形式来写。不管用什么形式来写,都要正确反映当天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反映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日记的内容要真实。诚实,是一种美德,自己怎样想,就怎样写,不要说假话。

正文的篇幅可长可短,长的可以写成千字,短的可以只写一两句话。这要看自己所写的内容来决定。如果要详细地记下一件事,既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又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那篇幅就要长些。如果要记的是自己从书本上看到的或从人家那里听到的一个知识,只要写下这个知识的要点,那篇幅就可以短些。总之,只要把该记的写清楚就可以了,可短的不要勉强拉长,可长的不要硬缩短。

日记一般分成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和随感日记三种。

1、生活日记。

怎样写好看图作文_看图写话作文怎样写小学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3-02-25 16:37

看图作文,就是根据提供的一幅或一组图画,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然后围绕图的中心,精心构思,用自己的话有条理,有重点地把图画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准确地反映出来。

对小学生来说,写看图作文有什么好处呢?

一、能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

写看图作文的时候,在下笔之前,首先要观察眼前的图画,这样才能下笔写文章。怎样观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主要观察什么?哪些是次要的?这样经过长期的看图作文训练,观察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能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看图作文,我们并不是象照相机一样将图的内容纹丝不动的摄下来,要使它成为一篇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结构完整的一篇文章,让图中人物活灵活现,让图中故事有头有尾,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

看图作文是命题作文的基础,是观察、思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小学阶段作文训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一些省市、区县的小学毕业汇考中,甚至中考、高考中也常出现看图作文这种形式。因此,从小学起训练好看图作文是十分重要的。

看图作文就形式而言有两种:单图作文和连图作文。单图作文要求围绕图的中心表达,准确而有层次地写清楚图的内容,看图作文要求先看懂每一幅画面的内容,研究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和变化,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几幅画面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怎样掌握修辞方法_小学作文写作指导

更新时间:2024-05-09 11:23

修辞,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去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手段。掌握修辞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把话或文章说得或写得清楚明白,生动有力。

修辞的方法有近20种,小学阶段一般仅要求掌握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反问这几种修辞方法。那么怎样掌握这些修辞方法呢?

(1)要把握特点

修辞手法虽然有好多种,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各种修辞的特点,是不难掌握的。比如“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在反映的对象、句法结构、表达效果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学习时必须注意,不要仅满足于记住定义。

(2)要善于比较

比较的方法有三:

一是修辞和非修辞的比较,通过比较,搞清哪些是修辞,哪些不是修辞;

二是修辞内部各小类的比较,比如“比喻”中又分明喻、暗喻、借喻等,通过比较,把握它们的共性与个性;

三是修辞外部的比较,即这一修辞方法与那一修辞方法的比较,通过比较,掌握修辞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

通过这三方面的比较,就能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修辞的方法。

(3)要注意运用

修辞的运用,从正面讲,要能用各种修辞方法造句,不仅能用某一种修辞,还要逐渐做到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怎样缩句_小学六年级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4-05-10 11:13

《跳水》一课学完后,张老师出了一道缩句题:“气极的孩子在横木上差点跌到甲板上。”王跃同学的答案是:“孩子跌到甲板上。”李辉同学的答案是:“孩子差点跌到甲板上。”他们两位同学的答案谁的正确呢?张老师并没有直接说出谁对谁错,而是先介绍了一下缩句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同学们展开讨论。

张老师说:“缩句是把一个句子的修饰词语统统地删去,使原句变得更简洁、更扼要。做缩句练习要掌握以下要领:首先要读懂句子,分清句子的‘主干’和‘枝叶’,保留‘主干’,删去‘枝叶’;其次要注意分析与句子意思关系密切的重要词语,有些词语虽然是用来限制、修饰行为动作的,但它在句子中起重要作用,是表达句意的重点词语,在缩句时就不能删去;最后认真检查缩写后的句子是否与原句意思相符。”

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李辉同学的答案符合缩句要求。王跃同学把所有的“枝叶”删干净,为什么不对呢?原来他把“差点儿”删去了。因为“差点儿”是限制“跌”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缩写成“孩子跌到甲板上”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

张教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见解,接着又布置了两题让同学们练习缩句。

①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②故乡的人们爱吃熟透的杨梅。

同学们愉快地拿起笔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