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飞机从头顶张狂的掠过,大炮雨点般打在三八线上,阵地上,一朵又一朵代表死亡的灰“蘑菇”接二连三的炸开。这就是——抗美援朝时期一次以弱胜强的重大战役。
长津湖最低温直至零下40摄氏度,中国志愿军九团穿插连七连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一动不动地俯卧在雪山后一块块石头间。老天在这时已下起小雪。“白”,那是一种天然的保护色,由伍千里连长率领的七连战士们在保护色的掩护下,看起来像一个个结实的石头。不仅是七连,九团的战士们在四面八方监视着美军的王牌——北极熊团。北极熊团在团长费斯中校的带领下,在一战打过西伯利亚,二战时发动过可怕的太平洋战役,是美军的一只劲旅。而中国志愿军九团之所以要攻打北极熊团,是因为:上级要求让他们在深夜对北极熊团发起总攻,还要让美军知道到底谁的拳头更硬。战火纷飞后,有一个情节,就是北极熊团团长马上就要气绝身亡,伍万里(伍千里的弟弟)想为战友报仇,充满怒火的枪口已经对准了费斯中校的心口,可这时,伍千里却走来,说到:“有的枪可以打,而有的枪不该打的不要打”,说完便走了。伍千里把主动权交给了弟弟,而最后,弟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我们不能用美军的方法对待他们,于是便放下了手中的枪。
中国军队是仁义之师、是勇猛之师;仁义是代表仁爱、正义,而不是懦弱的身影;勇猛是象证勇气、强猛,而不是暴力的化身。我们要知道,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这美好的太平盛世,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更要努力学习,为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津湖》观后感-记叙文550字相关内容
昨天,我在网上看了一则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去派出报报警说:“爸爸妈妈把我遗弃了,求求你们帮帮我,让我找到我的爸爸妈妈。”这个小孩内心中的悲伤,恐怕只有我可以体会得到。来固安之前,我在河南老家上了四年多的学,每时每刻、每…
《夏洛的网》观后感400字前几天我读了《夏洛的网》这本书,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深厚的友谊深深打动了我。《夏洛的网》介绍了这样的故事:在朱克曼先生的谷仓里,住着一群无忧无虑的小动物,有小猪威尔伯、蜘蛛夏洛、老鼠坦莫尔顿,公鹅,母鹅等动物。然而…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主要为我们讲了“孝”“爱”“礼”这有关系的事例。而我最为感动的是一对父子。父亲叫秦勇,十年前是黑豹乐队的主唱。它的儿子“大珍珠”1996年出生,4岁时被确诊…
201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400字我们的五星红旗每天迎着朝阳冉冉地升起,晨风中飘扬。它鲜红如血,仿佛火团,在这鲜血染红的大地上空炽烈地燃烧。它是被革命先烈的热血染红的,包含着多少革命先烈对祖国的赤诚与火热。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201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爱国之情400字抗日战争波澜壮阔,小小英雄光照河山。抗日小英雄谁曾见过?——我见过,我见过。在电影《鸡毛信》中,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将情报送给八路军从容不迫;电影《小兵张嘎》中,嘎子机智勇敢从敌人手中把枪缴获,还配合…
201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50字2015年《开学第一课》于9月4日晚8:00播出,今天我坐在电视机前看了开学第一课,心里有很大的触动。轻烟萦绕的虎门,黄沙漫天的戈壁……多少次,我从睡梦中,出国留学网透过两处闪耀着太多历史的光辉之地,看到了一…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范文450字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忙碌之中得一时小憩,这9月美好的一天倒也有几丝“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清爽和恬静。但在70年前的这一天,却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是一个值得欢庆,值得歌颂,值得喜极而泣的特殊…
201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500字今天我看了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那是一段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历史,这个影片不仅将抗日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出过来,更让日军的滔天罪行尽显在眼前。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
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400字第一部分:首先写出时间、事件及自己的心情第二部分:用浓重的笔墨叙述、描写阅兵的盛况(分3段左右,详略得当,重点写2-3个方阵)描写出盛大的场面,军人神态、动作、声音,现代化武器带来的震撼。要注意观时感,而不…
201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400字“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很多年,里面的抗日战争小英雄王二小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儿童心目中的英雄;董成瑞的名字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
时间的步伐总是沉默的,我们不经意间溜走了。转眼间,又是一年的金秋九月,这也意味着学生们已经准备好上学,回到学校继续他们的学习之旅。随着开学,我们又可以观看《开学第一课》,它的节目以其不同的教学方法为特点,平时我们在课堂上感到无聊,而开学第一…
每年开学之际,我们总要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也不列外,到了八点钟时,我和妈妈便已早早的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节目开始。随着两位主持人的到来,便有了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卷,向我们展开。从冬奥会的冠军,到上世纪50年代扎根土地的几代造林人,再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