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溪流边,山坡上,处处都开满了芙蓉花,把萧条的秋日闹得无比温暖。我穿梭于花海中,忙于采摘硕大的花朵,看着这平凡朴实的花开得如此灿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眼前的花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母亲。奶奶十分朴实,她只是千千万万中国妇女中的一员,被藏在人寰,但母亲又如芙蓉一般绚烂。她的美丽,她的笑容,能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幼时的我,总喜欢将芙蓉扼下,独自一人坐在石桥上,看溪水流向天边。但时光像流水般飞逝,我长大了。以后随奶奶回乡,也只是匆匆地往花枝招展的树枝一瞥,少了幼时的那份惊喜。如今,在我的眼界和内心,芙蓉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又是一个秋意正浓的下午。我和奶奶走在落满花瓣的田间小道上,母亲笑吟吟地指着一朵洁白的芙蓉问我:“你看,那是什么?”我漫不经心地答道:“花,芙蓉花。”奶奶却又指着一朵火红的花问:“这个呢?”我不耐烦了,反问:“你不知道吗?明知故问。”奶奶愣了一会儿,随即将我拉近她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有人说,芙蓉是花中的败花,开一天便凋谢了。但你看,它初放时为乳白色,一定时候转为粉红,黄昏时,就变为火红,然后凋谢。可是,它虽然只开一天,却将自己最美的姿态展现给人们。”奶奶顿了一下,“孩子,芙蓉花都懂得这个道理,你为什么不能呢?”那段时间我被一件事纠缠,心中甚为不爽,听了奶奶的一番话,我猛然醒悟。是啊,我的人生之路刚刚起步,我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每天都开心快乐呢?
芙蓉树可神奇啦,一两年便能长成大树!”“真的?”我大吃一惊,不可思议地张大了嘴,“不会吧?哪有那么神的!”夜晚,这个季节并不冷,可风吹来,我还是有一丝丝担心。芙蓉!我一直在等你开花。夜里,我隐约感觉到自己在笑,因为我梦见:她“噌噌噌”地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芙蓉花盛开,我扑进了好朋友——芙蓉的怀抱。
芙蓉虽没有君子兰般典雅,牡丹般国色天香,栀子般冰清玉洁,荷花般摇曳多姿……但她懂得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怒放,洗净铅尘。她在花海中默默地开放,凋零,即便是一天,也足够让人驻足欣赏了。阳光透过斑驳的枝丫洒在我的脸上,我安静地坐在芙蓉树下,眯着眼,贪婪地呼吸着甜美的空气。
十月,芙蓉怒放。
正是芙蓉花开时_900字相关内容
又到六月考试季。考试又成了很多学生的噩梦。分数让我们或喜或怒,时哀时乐。可是喜和乐能被多少学生拥有呢?拥有的时间又能有多长呢?即使了,一时快乐,但是也抵不了长时间的担忧。因此我最讨厌分数,畏惧考试。每到考试时我就手忙脚乱。考试前一天,心里下…
外国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你们介绍我的国家——中国。中国就像一本大书:既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既沉郁厚重,又轻盈飞扬。希望我能帮你们读懂这本大书。说到中国,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想必是长城。长城是我国古文化的象征。朴素而智慧的中…
尼采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巴黎大学的围墙也刷着“生活在别处”的字样。我曾经长久地喜欢这些闪光的句子,它们无不阐述着一个道理:生活需要乐观,需要微笑。悲观者愁眉苦脸,认为他们从天空飞过,天空却没有留下他们的痕迹,他们看到的只是“山重…
月是古人的家乡,是知己的思念。那种遥远到无可触及的神圣光晕,幻化成诗人笔下的魂灵,口中的吟咏。东坡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阿姆斯特朗带走了人们的月。那个印在沙丘灰尘上的脚印,让李太白的月下独酌成为历史,或许人类已经摆脱了几何时的愚昧,距…
中国是东方的一头雄狮,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世界为之震惊。“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让中国再次受瞩目于世界舞台,中华美食也随着经济带的推建而备受世人关注。中国的发展,稳步前进。我所认识的中国,强大、友好。“一带一路”经济带带动了…
“无论人的一生是多么得(的)漫长复杂,他终将反应于一个时刻,那就是他大彻大悟究竟是谁的时刻。”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文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
列夫﹒托尔斯泰曾言:“人生的目的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在于越来越接近完善。”在卷帙浩繁的人生之书里,人有了力量,也更接近着生命的完善。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之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此言得之,人虽是独…
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大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这话说得确实精辟,当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有字之书…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窃以为他所言极是。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杨绛曾说“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
东山魁夷曾说过:“风景是人的心中所愿。”心驻扎之地,风景长存。心驻于淡泊之中,便是倾盆大雨也成绝美景致。好比苏东坡途中遇雨,常人只有狼狈二字,他却竹杖芒鞋,潇洒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心驻于奉献之中,便是穷乡僻壤也会变成山青…
很奇怪不是,现代人一提及生活智慧,往往是指那些归隐自然的“居士”。那些饱览浊世鄙陋的文人雅士,看破红尘,收束杂念而遁入山林。东篱把酒,荷锄而归,荒径的草木掩映下,一位衣带飘飘的自得之人,构成了“田园之乐”的景象,仿佛成了“生活智慧”的代名词…
妈妈对爸爸的评价:平时挺精明,一到钱上就犯浑,只知道乱花钱,败家。可不是?打我记事起,买房子、搬家、卖房子就成了常态,少说也换了四五个地段。若家底殷实犹可说,可咱家却刚达小康。几番折腾下来,已经举了不少外债。爸爸和财务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