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看一本书,叫《苏菲的世界》。我自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哲学的世界》。
在我的观念中,这本书很特别。为什么呢?理由只有一条:它是我目前读到过的第一部有故事性的哲学读物。此书构思巧妙,在奇妙、出乎意料甚至是有些惊悚(在个别情节,例如苏菲和乔安在小木屋里捡到许多封“神秘”信件)的故事中,使哲学摘下了它冷漠的面具,变得“平易近人”了。
读《苏菲的世界》,让我对哲学的了解更加深刻了。书中大致介绍了哲学史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那么多门派出现,有些被保留了下来,流传至今,而有些只是“昙花一现”。这不禁让我想到一句话: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就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探索中前进的。这句话在哲学史中也同样适用:人世间没有完美无瑕的哲学门派,哲学史就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探索中前进的。
读这本书时,我会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人物。例如有一次,在艾伯特介绍基督教时,提到很多人都说过他们体验过那种“天人合一”的玄妙感觉;苏菲在此后也短暂进入了“自我即上帝,上帝即万物”的玄妙状态。但我不信教,不会去想象上帝的存在。所以我试着去想象自己站在世界的至高处俯瞰世界的情形。这种想象是漫无边际的。我似乎感受到了自己“无处不有处处有”的状态——这真是一次独特而奇妙的体验。
我推荐大家去阅读《苏菲的世界》。书中构造的,乃是一个哲学的世界。它会让你认识哲学、了解哲学甚至爱上哲学!除了《苏菲的世界》,还有许多书也值得我们一看。尽情阅读吧!阅读不仅能造就我们个人的人生幸福,还能传递人类文明的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哲学的世界-读《苏菲的世界》有感550字相关内容
“可怕的科学”这一系列图书都是我最为喜欢的。到了图书馆,我一看到它出了新的系列——“要命的数学”,便立马揣了一本飞速带回家,生怕别人抢了似的。这本书整体用诙谐的语调,幽默生动的语言告诉你了许多看起来简单,但深入下去就会发现很奇妙的数学道理。…
“为了新中国,前进!”爆炸声响起,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那片暗堡的碎片下,是一位烈士七零八落的身躯。他,就是董存瑞。1948年8月25日凌晨,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
这是一本天真的书,这是一本童趣的书,这是一本我喜爱的书。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这本好书——《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这本书是杨红樱老师的代表作,杨红樱老师是儿童们喜欢的童话作家,她曾做过小学老师、儿童读物编辑和儿童读物主编,19岁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
生活中有许多的结,有绳结,有心结,有喜乐结……可《丁香结》这篇课文写的却是花结。起初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脑子就冒出了一个个问号,什么是丁香结呢?读完这篇文章,我才明白,原来丁香结就是生活中的愁怨啊。戴望舒在散文诗中所写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独自…
燕子南飞,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我们那匆匆而过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闭上眼在心里默默算着,不知已有多少日子就这样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水滴滴在大海里,没有影子,也没有声音。去的尽管去了…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开始以为这本书是一本单纯的冒险小说,可读完后,我认为我错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鲁滨逊航海时遇到暴风,漂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一个人生活了整整28年。28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家长迟来接自己而惊慌!而…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宽广的海洋”……上千年来,书籍一直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给我们知识,给我们勇气,给我们启迪……这个寒假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
故事的内容很有趣:狐狸一家三口吃着骗来的东西,觉得很不快活。狐狸爸爸便提议一起去寻找快活林。可是他们走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快活林。因为下起了雨,他们躲进了一座红房子。房子的主人毛猴回来了,狐狸爸爸故意刁难毛猴,把红房子占为己有。第二天,狐狸…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十年之前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十年之后却开始思考一些关于理想关于生存的事情,这是书教给我的,而让我收获最多的一本书便是《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历险小说,我只是读了几句,就深深地迷上了这本书,爱不释手,这本书…
今天是我生日,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是本叫《鸡皮疙瘩》的书。这本书分为两个主题:一个是蜜蜂奇遇记;一个是一罐魔血Ⅱ。蜜蜂奇遇记的主角是一个叫路兹的小男孩,可是大家都不喜欢他。一天,他坐在他家前面的一棵老枫树下看漫画,路兹心想:“我的名字命名是路…
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的教师,他交了许多朋友,其中有性格极其暴躁或酒后必醉还常常干扰别人的。每个人都对他们“敬而远之”,只有这位教师还仍然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因为他的宽容,这位教师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以至于他的人生之路走得一帆风…
“这是一条与中国近代屈辱史紧紧相连的路,是一条经历百年沧桑的路,是一条具有独特商业文化的路。”在片头,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句话。在我国即将告别20世纪时,我们把一份香港回归的光荣,带给了上海。但我们更不能忘,在175年前,鸦片战争时期,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