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_议论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6

知识付费是一个最近兴起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本质其实早而有之,甚至可以说是自古存在。知识付费的早期实践集中在出版、教育、培训等领域,古代的师徒关系便是徒弟要向师傅支付学费或者是劳动力,而现代人也几乎都为书籍、培训班等付过费,这种行为就是在为知识付费。

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进而借助各种方式进行交易,以实现商业价值,就是知识付费的体现。其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消费行为都有知识付费的性质,只是很多人还没意识到罢了。比如说购买手工艺品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制作的技能,去看病是因为自己没有经过专业的医学培训,不能给自己诊断和治疗,买画是因为没有能力自己创作一幅很漂亮的作品。

知识付费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我是不太理解,或者说有些看不起那些不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人,也许在他们看来只有有形的产品才可以用来销售,无形产品都应该免费。这实在是巨大的误会和谬论。也许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值得付费,但是以一棒子打死的心态否认所有的知识付费,只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无知、狭隘和浅薄。

知识付费_议论文400字相关内容

《三国演义》读后感之赵云_四大名著读后感400字

若说《水浒》是一首好汉长歌;《西游记》是一幅顽猴的漫画;《红楼梦》是一曲破落家族的挽歌;那么《三国演义》则是一班将相的粉墨。在罗贯中的笔下,诞生了许多的三国人物,有人只记得“心宅仁厚”的刘备;贤相诸葛亮;“霸气十足”的曹操;“义薄云天”的关…

读《屈原》有感_优秀读后感400字

空气凝固,风欲起而未能。屈原,你最终还是来到了边。你脸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无理的诽谤、不公的流放、坎坷的人生,你最终选择了纵身投进的这条大江。用尽了力气,拂不去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徒,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当年,你是多么…

简简单单才是真400字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意蕴丰富,还记得我在文摘中看到的三个中国字即可涵盖人生要领:尖能大能小;斌能文能武;卡--能上能下。这着实令我感触颇深。正处于高三的我们也即将面临高考,虽说我们在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但也不容否认的是我们在这高三…

月光下的舞者_描写夜景的作文400字

每一次当你从睡梦中惊醒,你可曾向透着点点星光的窗外眺望过。窗外,滴滴雨珠顺着月光照射的轨迹缓缓流下,在那雨珠汇集的地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积水中翩然起舞,她穿着洁白的舞裙,雪白的舞鞋……她穿着一身白色舞蹈,唯独那一头飘逸的青丝,随着她翩翩的舞…

秋韵_优美散文400字

当我抬头仰望时,已发现燕子南去了、天上也飘着几片黄叶,田野稻谷熟了让天空也泛了一点金黄,这时我才发现秋来了。经历了春夏的花朵在享受过无数赞扬后,到这时早已凋谢。芦苇也白了头、高粱也醉红了脸,也不知它们心情如何,但树若有知,她的心情便是伤感的…

生命的感慨_抒情散文400字

秋风中,落叶离开树木的怀抱,悄悄落下,带着一丝清香与阳光的气息,落入大地“沙沙沙,沙沙沙”这是对将化作春泥护花的喜悦;还是对自己将逝去的感慨;抑或是淡淡的忧伤与不舍吧!很多时候,当下那个我们以为迈不过去的槛,一段时间之后回过头看其实早就轻松…

桃源在心-散文400字

漫山遍野里开放的桃花,或许不知道什么是悲伤,正如在水中游弋的小鱼没有眼泪。我曾经害怕着现实世界里的风刀霜剑,向虚拟当中逃遁,但那空虚没有止境也看不到未来,飘飘渺渺的未来总是令人揪心。总希望世界的某个角落有桃源般的理想乡,能够洗去杂尘烟火的气…

敬惜字纸-散文400字

我曾读过一些名家的怀旧之作,皆提到一座镌刻着“敬惜字纸”的焚化炉。那时候识字的人很少,学问总值得珍惜,不像现在的人们大胆否认着知识。有位作家写,他与王阳明、黄宗羲是同乡,当地民间的规矩是路上见到写过字的纸都不可踩踏,必恭恭敬敬拾起,捧到庙前…

奋斗青春_关于青春的散文400字

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能拥有奋斗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就如同一个个希望的萌芽,只要付出艰辛与不懈的努力,就能绽放成功之花。——题记“青春时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是啊,我们正处在美好可贵的青春时期,拥有大把可供挥霍的时光以及旺盛的精力,那为什么不…

华服在身,心不畏缩_散文400字

小桥之上,葡萄藤下,听几个小曲儿,品一段情仇,一抹微笑浮于脸上。那笑,是暖的。相声,相貌之相,声音之声。儿时的我,并不理解其中的词句与深意,也并不喜爱那身宽松朴素的长衫,只会在舞台上毫无感情地背着台词,偶尔笔画几个烂熟于胸的动作。可不知什么…

成长途中皆风景_散文400字

敲醒沉睡的心灵,回眸间,有人间繁华,也有人世沧桑,还有滚滚红尘中一颗孤独的心。岁月如水静静流淌,我是一叶水上的扁舟,两岸美景无数,不知不觉间轻舟已过万重山。成长的途中有美景,青山绿水,春光明媚,繁花似锦;鸟儿婉转的啼鸣在耳边如同动听的音乐。…

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作文400字

月儿挂上了树梢发出一丝丝冷冽的光,正如人们悲伤地心境。古人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今昔却是思亲之日,杜牧所写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诗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同而也表现了人们的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