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写材料作文_初中生写作指导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1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写好给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
既然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作。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作。“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作”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
必须把握“要求”。“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
单则材料多角度立意:
审题过程:一、找要素二、析原因三、辨关系四、拟中心
主人公是谁?什么事?结果怎样?然后分析原因,从原因分析中获得写作的中心。
材料一居里夫人把伦敦皇家协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给女儿玩。来访的客人十分惊讶:“夫人,您把这么责重的奖章给孩子玩?”居里夫人说:“我是故意给她玩的,我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如同玩具。如果让孩子躺在父母的荣誉簿上,将来必定一事无成。”由于居里夫人的良好的教育,24年后,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一、找要素(1)居里夫人对人类有着卓越的贡献。(2)教育女儿正确对待荣誉,把奖章当玩具。(3)结果,女儿也获得诺贝尔奖。
二、析原因女儿能获得诺贝尔奖一是因为有母亲的正确引导,二是靠自己的努力。
三、辨关系三个要素之间是因果关系。
四、拟中心(l)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2)人应该正确对待荣誉。(3)正确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
材料二读寓言《滥竽充数》,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多角度立意——
分析
①从南郭先生角度。正向: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蒙混度日。逆向,肯定南郭先生“溜走”是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②从齐宣王角度。批评齐宣王的享乐昏庸;
③从齐泯王角度。赞扬齐泯王的改革精神。
④从乐师角度。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个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好人主义”处世哲学来立论,指出“中庸之道”、“好人主义”至今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弊病。启示人们:人人都要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勇于同一切坏人坏事作斗争,中国才会有希望,兴国才会有希望。
多则材料求同找出中心
例l
①有人问球王贝利最喜欢自己的哪一个球,他说:我最喜欢的是“下一个”。
②有人问着名电影导演谢晋最喜欢自己的哪一部作品,谢晋说:我最喜欢的是“下一部”。
③“百花奖”最佳配角刘信义,在回答观众问及他最喜欢演过的哪一角色时,他说:“如果要说最喜欢的,我想还应当是我的“下一个”。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分析
例l三则材料含义基本一致,方向相同,讲的都是一个人取得成绩以后要正确对待,应谦虚谨慎,向自己提出更高进取目标的问题。由此,可确定这样的中心:一个取得成绩的入,应把目标放在“下一个”,“从零开始”,不断进取。成绩属于过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视今天为落后,或要不懈追求等)
多则材料对比取舍找出中心
例2
①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个人都节省一根火柴的价值给我,那么我就是拥有几十万元的富翁了。
②有人想:如果我能给全国每个人都做出一根火柴的价值的贡献,那么我的一生就是最有价值的了。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分析
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哪一种人生更有意义?
例3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分析
材料①用比喻说明环境可改变人,强调环境会对人产生巨大影响;
材料②也用比喻,说明人在不良环境中也可能自我完善,清白做人,强调人有适应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这两种观点各自强调了一个侧面,虽然都有道理,但两者都有些片面。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统一的,都是说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这便是二者的“联系点”。作文时可以用“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人也有主观能动性”来立论。
小结
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中学生如何写材料作文_初中生写作指导相关内容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再过一两夜,秋霜在月下布满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边稍作停留,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慰大地。轻微的茴香…
叶落知秋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月旦春秋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望秋先零比喻体质弱。也比喻未老先衰。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
一、开篇明旨,或点题的佳句1、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2、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
今天,我终于登上了“和谐号”环岛列车,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环岛游。所谓环岛游,就是中途不下车,全程坐在列车上环岛转一圈。我们乘坐的列车,除了能够欣赏窗外的风景外,列车上还安排了很多活动。下午3时,列车准时从三亚出发。乘务员简短介绍后,黎族同胞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
一、开篇明旨,或点题的佳句。1、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2、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
一、开篇明旨,或点题的佳句1、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2、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
一、勤奋(奋斗)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鲁迅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3、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4、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5、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
一、2012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要想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源泉和根本所在,要想积累丰富的素材必须增大阅读量,不仅如此,积累素材还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各科学习的一个关键,对于积累素材这样的“慢功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
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素材:科学一、道理论据:1、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了。——高尔基2、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爱因斯坦3、人类的整个发展直接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谁…
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素材:诚实一、道理论据:1、以诚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术而待。——程颐2、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富兰克林3、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智慧的人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