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四年一次的体坛盛宴,如今在伦敦拉开了帷幕。四年的辛苦,四年的咬牙坚持,四年的泪水…如同高考一般,有人欢喜有人愁。无数学子课堂上有他们的“头悬梁,锥刺股”,可高考喜榜上却没有他们的一席之位。
这也让我们不可避免的陷于某种悖论中:我们批评高分崇拜,但每当高考放榜时,又情不自禁地扑向“稀有”的“状元郎”。对于奥运,我们一味的腔调:“重在参与”,却将小小几寸的摄影镜头对准最高领奖台,难于移动。悖论一再向社会展示了我们自身的“成功论”,“价值论”的冲突与矛盾。这个古来称道“宽宏大量”的民族对待自己的孩子,为何不能采取一种更善意,宽容的对话方式呢?
馆场上空回荡的《义勇军进行曲》背后是我们“举国体制”后,逐渐显露的真实。
7月29日举行的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决赛中,两届世锦赛冠军吴景彪意外输给了朝鲜选手,与金牌失之交臂。面对媒体的镜头,这样一位真汉子竟放声痛苦,连连鞠躬道歉,“我有愧对我的祖国,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对所有关心我的人。”
与此同时,三届奥运会跳水冠军吴敏霞的母亲为了让她专心训练,竟将自己患乳腺肿瘤的事情隐瞒了八年之久,就连外公外婆去世也瞒着她。吴敏霞直到母亲结束治疗后才获知实情。
种种事例,将中国金牌战略推向了风口浪尖,更有网友直斥这种制度,“为了一块金牌,都快把人逼疯了!”的确,媒体的焦点永远聚集在几个金牌运动员身上,这也将大众的恶俗趣味暴露无遗。对于这些为祖国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我们似乎少了一丝宽容。同样是四年的艰辛,他们没有谁因苦因累放弃,他们心中有一点光支持着他们。可是,只因他们未站上最高领奖台,我们便狠心将那一点光也熄灭吗?
的确,成者王,败者寇。这个理念已在中华大地上扎根数千年。中国社会还没有准备好给失利者一个避风港,又或是一个坚实的臂膀。对于他们的付出,我们还没有学会给予一个鼓励,又或是一些合理的回报。
奥运会不是生活的全部,金牌也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我们中大多数人与体坛无缘。但在人生这个大的赛场里,我们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都在为梦想奋斗。社会总需要底层的人民。否则国家就像“空中阁楼”般摇摇欲坠。
在人生这个大赛场上,最高领奖台旁还有许多不容错失的美景!
最高领奖台旁的风景-高一记叙文900字相关内容
忘记了是什么时候,你第一次看到他,他还是一个未满周岁的小孩子,而你也是刚刚学会走路,有时候还会跌倒。看着他的时候,你会傻傻的笑,就这样笑了十年,你与他玩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秘密,别人说这是两小无猜。你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拼死的点头,尽管…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题记巴金曾经说过:“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会这样做呢?大概只有牛了吧!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喜欢牛,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对牛有好感,也许是因为我属牛吧!当牛那一…
那天你问我,为什么要剪短发,不是说要留长的么?我回答你说:“还有必要留么?你有真的在乎过我么?你明知道我喜欢你,为何还要四处留情?”你说:“我没有,我一直都很在乎你,一直喜欢你。”我不语,只是无奈的看着你,脑海中却想起你对我说的谎。曾经,你…
在名人的世界里,永远是闪耀着金色光芒。他们永远戴着令人仰慕的头衔,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所崇拜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恩来。我并不知道,我对他崇拜的缘由,只是内心对于周总理总有一种特殊的爱戴。我所能听闻的,只是周恩来的故…
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很霸道,不善思考;而儿子很聪明,但很执着,总不认为自己错了。所以,经常发现父子在吵架:儿子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父亲却认为儿子错了,都不去替对方着想。母亲就劝儿子让一下父亲,不去跟他争,因为儿子口才好,父亲讲不赢,就只动手,…
我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成就了我。我是个调皮的孩子,经常让她不放心。乡下八月是正忙的时候,而恰逢八月十五,天气很爽朗。村子里垛着从地里拉回来的柴禾,满满的。这就成了我娱乐的天地。放学后,西边红彤彤的太阳尚未落尽,在东边,早早地升起了圆月。我就…
早早的起床,接着又重复了一下和前几天一样的事情,再帮阿姨洗菜、择菜……8点多,有回到了家里,无所事事(实在不想做作业啊)。无聊中,独自走上了天台。我坐在那大水泥石板上,回望着昨晚那朦胧的夜景。景色是那么熟悉,但心里却有点灰蒙蒙的,说不出来是…
周继伟,今年4岁。他的身材与同龄人相比,略高一些。他天真活泼,机灵玩皮,非常可爱。他那大大的、黑黑的双眼别提多动人了!不是丹风眼,比丹风眼稍稍圆那么一点儿;也不是杏核眼,比杏核眼略略椭那么一点儿。再看眼白,细瓷没有它晶莹,蛋清没有它透明,牛…
感动触碰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它不像炽热的太阳照耀大地,它不像一把雨伞为你遮风挡雨,它亦不像一张纸巾擦拭你的泪。感动像天空,淡然,静谧。关于感动,我想说的不是一件事情,我知道我不善于刻画细致的东西,我喜欢说感觉。所以我想说的是一个感动我的人。…
他要走了,让世人忘记他吧!曾经,他是个身长八尺的年轻人。他擅长射箭,也好于此。把黑布缠在手上,取一支羽箭,弓弦紧绷,锐利的目光盯在箭靶上。“嗖”,箭就扎在靶心上。他还好仁与礼,在他的心中,有这样一个大同世界——老人有所依靠,年轻人有施展才能…
父亲以前是一个懒散的人,他在家不会做饭做菜,不会打扫卫生,唯一做会的,就是解决家里的电器故障问题,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他自认为的职责。每每他完成一项电器的维修工程,无论事大事小,他总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得意洋洋地哼起根本听不出调的歌。我见证了…
林号是一个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在生死关头,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多次冒险解救同学;被压在废墟下,为安抚吓哭的女同学,带头领唱《大中国》……其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大放异彩。地震发生时,班上在上数学课,小林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