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树叶,小圆斑落在窗台上,被风拂过的树叶,摩擦的声音勾起我的思念。
那是一棵很普通的树,普通到至今都无法叫出它的学名。但它陪伴我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见证我懵懂的青春岁月,是我成长的见证者。
老家门口的那棵无名树,它始终都“长不高”,就一人高低。如大腿粗细的树干,年轮已经走了16圈了,依然挺拔地屹立在老家门前,保护着我们曾经的家。条形状的墨绿色树叶上,泛着黄色的小斑点,就像闪烁的星星,点缀着浩瀚的天空。
我已经有些时日没回老家了,今天决定和老爸回老去看看爷爷。“爸,你还在磨蹭什么呀?快点啊!”我早已迫不及待。看着爸爸拿着一把大剪子出来,我心中有些惊讶和疑惑,但是我看到爸爸的眼中却闪着光芒……
到家的第一件事,竟不是去爷爷家,而是随着爸爸来到家门口。看着爸爸拿起大剪子,开始修剪那棵无名树,从上往下,三两下,树枝树叶“哗哗”的落在地上。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十几分钟之后变成了光秃秃的模样,只剩下几片残存的枝叶。大部分的树枝都是穿着树皮,冬天的寒风凛冽,裸露的树枝蜷缩着身子。但依旧挺立在门前,仿佛用坚定的眼神望向远方,绝不认输。
我很不解,转向刚忙完活的爸爸:“爸爸,你为什么要将这棵树剪得光秃秃的呀,枝繁叶茂的树被你剪得没有树的模样,这哪还算是树啊。而且如果你没有剪掉的话,过几个月或是几年,说不定它能变得更茂盛,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还能为农民提供绿荫呢?”
“孩子,我很高兴你能为农民伯伯们着想。但是问题得就近解决,现在它长得很茂盛,但是这条小巷子总共就这么点地方,它已影响到过路的人们了。或者,你可以换个角度想,现在剪了它的枝叶,大冬天的,他失去了绿叶的保暖,就像出了温室的花朵,它一定会更努力地生长,把根扎得更深,努力汲取养分,积极向光明处成长。人生就像树根一样,越是艰难困苦,根就会扎向更黑暗的土里,树根扎得有多深,树就长得有多高。人生亦是如此,你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挑战等着你。爸爸希望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顽强的草儿,都可以冲破“岩石的封印”,相信自己,迎难而上,你终究会走向光明的。”
无意间的转头,我看见爸爸眼睛里再一次充满光芒,抬着头,仰望着湛蓝的天空。一瞬间,我似乎能体会到爸爸话中含义了……
这棵无名树,见证了我天真无邪的童年,见证了我懵懂羞涩的青春岁月,见证了我走向成长的第一步。那光秃秃的模样早已成为我心中最好的作品——那是用心悟出来的作品,倾注着爸爸的良苦用心,饱含着我的梦想……
童年固然美好,今时亦多精彩。于是,我们都是欣赏成长的作品,感悟着的成长,思考着的成长,无悔着的成长。成长的我们,把一切隐藏在心底,唯有留在心海的涟漪在一层层地明晰……
最好的作品-高中记事作文900字相关内容
又到六月考试季。考试又成了很多学生的噩梦。分数让我们或喜或怒,时哀时乐。可是喜和乐能被多少学生拥有呢?拥有的时间又能有多长呢?即使了,一时快乐,但是也抵不了长时间的担忧。因此我最讨厌分数,畏惧考试。每到考试时我就手忙脚乱。考试前一天,心里下…
外国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你们介绍我的国家——中国。中国就像一本大书:既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既沉郁厚重,又轻盈飞扬。希望我能帮你们读懂这本大书。说到中国,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想必是长城。长城是我国古文化的象征。朴素而智慧的中…
尼采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巴黎大学的围墙也刷着“生活在别处”的字样。我曾经长久地喜欢这些闪光的句子,它们无不阐述着一个道理:生活需要乐观,需要微笑。悲观者愁眉苦脸,认为他们从天空飞过,天空却没有留下他们的痕迹,他们看到的只是“山重…
月是古人的家乡,是知己的思念。那种遥远到无可触及的神圣光晕,幻化成诗人笔下的魂灵,口中的吟咏。东坡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阿姆斯特朗带走了人们的月。那个印在沙丘灰尘上的脚印,让李太白的月下独酌成为历史,或许人类已经摆脱了几何时的愚昧,距…
中国是东方的一头雄狮,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世界为之震惊。“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让中国再次受瞩目于世界舞台,中华美食也随着经济带的推建而备受世人关注。中国的发展,稳步前进。我所认识的中国,强大、友好。“一带一路”经济带带动了…
“无论人的一生是多么得(的)漫长复杂,他终将反应于一个时刻,那就是他大彻大悟究竟是谁的时刻。”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文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
列夫﹒托尔斯泰曾言:“人生的目的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在于越来越接近完善。”在卷帙浩繁的人生之书里,人有了力量,也更接近着生命的完善。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之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此言得之,人虽是独…
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大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这话说得确实精辟,当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有字之书…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窃以为他所言极是。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杨绛曾说“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
东山魁夷曾说过:“风景是人的心中所愿。”心驻扎之地,风景长存。心驻于淡泊之中,便是倾盆大雨也成绝美景致。好比苏东坡途中遇雨,常人只有狼狈二字,他却竹杖芒鞋,潇洒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心驻于奉献之中,便是穷乡僻壤也会变成山青…
很奇怪不是,现代人一提及生活智慧,往往是指那些归隐自然的“居士”。那些饱览浊世鄙陋的文人雅士,看破红尘,收束杂念而遁入山林。东篱把酒,荷锄而归,荒径的草木掩映下,一位衣带飘飘的自得之人,构成了“田园之乐”的景象,仿佛成了“生活智慧”的代名词…
妈妈对爸爸的评价:平时挺精明,一到钱上就犯浑,只知道乱花钱,败家。可不是?打我记事起,买房子、搬家、卖房子就成了常态,少说也换了四五个地段。若家底殷实犹可说,可咱家却刚达小康。几番折腾下来,已经举了不少外债。爸爸和财务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