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
或许鲁迅笔下的阿Q可以引起当时中国人的疗救意识,但却阻止不了现代版阿Q的产生。有时候在想,很多不幸的人总喜欢拿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来作比较,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平衡,觉得世界上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还多着呢!
或许这种比较在残酷的现实中是必要的,也可以产生鼓励自己活下去的勇气,但如果人人面对不幸时都是这种心理,也说明了这个世界不幸的悲剧人物真的很多。
或许当我们不幸时,更应该想到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点不幸只是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是为了让我们懂得如何坚强地活下去,珍惜不幸后仍不被上帝抛弃的自己。面对更不幸的人,我们应该想到的是如何帮助和鼓励他们勇敢活下去,而不只是侥幸地认为自己比他们幸运多了。
不幸的人尚且拿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做对比罢了,而有些是比阿Q更阿Q,甚至更毒辣的人。听说最近有个宠物园竟廉价收费让人们进去随便虐待宠物狗,不管是为了那么一点钱财的管理员也好,还是想以此发泄情绪、或者一时贪玩、一时好奇的游客们也好,请不要以这种完全没有人道的方式来获取自己的快乐,任何一种宠物都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爱子!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阿Q们不只是阿Q……
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
通过读了这本书,我不禁思考如今的社会情况。在鲁迅笔下《阿Q正传》中的“看得人们”、“闲人们”、“大宗”同样有病。病差不多有四种:自私心、虚荣心、看客心和势利眼。在书中,阿Q以为革命是为自己谋利益的有效手段,等于造反,等于抢钱。反观如今,又有多少人忙忙碌碌,无非是寻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便是自私心的表现。谋求个人利益不要紧,还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于是,耳边会经常听见,我认识某个人非常厉害,就像阿Q所说那样“我们先前可比你们阔多了!”接着你比我吹撞出火花,于是白眼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的场面也经常涌现出来。就像阿Q对小D和王胡,这便是虚荣心膨胀的病状。真动起手来,像阿Q那样求饶的并不多,算是比他倔多了。
但在公共场合起哄的人、爱看戏的人恐怕是不少,这便是看客心。而势利眼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器官”,看看现在社会中的典型现象,我们便对阿Q和赵大爷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诸多的阿Q病存在于周围人群中,有些风气又如何不同于阿Q了,于是这就有了开头的例子。
例如遗传病也好,亚文化也罢,至少我们目前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我们远离了那个时代,但阿Q的病离我们似乎并不远。
我想,似乎应该到了下猛药的时候了吧!
我真心希望大家远离这种病。
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
我要看《阿Q正传》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寒假里趁着为数不多的日子细细的读完了《阿Q正传》。总觉得,我与阿Q曾经有过在一起生活的时光,而不是那么的生疏,躺在床上左思又想,我到底在什么时候与阿Q在一起过呢?最后我终于没有想出来,可是我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发现鲁迅先生所再现的是当时中国人堕落的典型,更是现在的中国人的典型,难怪我是觉得怎么如此熟悉啊!
阿Q无名、无姓、无籍贯,是辛亥革命前后生活在江南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他上无片瓦,下无片地,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也是当时社会中被压迫、被剥削的最最底层的人。
现实生活中的失意、失败,却未能激发阿Q的斗志,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以获得心理平衡。
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他穷得娶不上老婆,却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在精神上鄙视赵、钱两家;进过几回城,就讥笑未庄人的“未见过世面”;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还反映出某些民族共
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
他想:“革命也好吧,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和“精神胜利”不同,阿Q这个时候的感受完全具有现实的根据:向来骄横霸道的赵太爷换了一副面孔,怯怯地迎着他低声叫“老Q”;赵白眼也改口称他“Q哥”,想从他这里探听“革命党的口风”。
但这有点被压迫者的报复思想,阿Q对革命并不了解。当封建地主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扼杀了农民的要求时,阿Q还只是阿Q,留给他的是悲惨的结局,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农民急切的要求地位,而革命不深入农民是无法成功的。
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
再次读它,好象已不会佩服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他是矛盾的,虽然他游手好闲,但他始终是农民,他骨子里是质朴的,不过他有点愚蠢罢了,还有点胆却,他不敢面对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就说服自己,在幻想中满足自己。
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即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典型的性格。
阿Q原来认为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是与他为难,一向表示“深恶痛绝”。现在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居然这样害怕,未庄的人居然这样慌张,便不免对革命“神往”起来。
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
也许对于《阿Q正传》我们并不陌生,也常常听到所谓的“阿Q精神”,说实话,读了这本《阿Q》我就觉得阿Q不是指个人,是指一个现象,病态的现象。
全文读下,觉得阿Q是个可怜人,可似乎又不值得我们同情。我们社会中有许多人很“阿Q”,他们说的好听叫知足,知足那是怎样的精神境界?阿Q打架打不过,就在嘴上赢过他人,可是得到的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心中平衡些——就是所谓的知足。
阿Q欺辱小尼姑,典型欺软怕硬,以获取心里的满足。阿Q胜的是小尼姑,他似乎觉得自己好光荣。
在作者笔下,“看的人们”“闲人们”“大家”“取笑的人”同是病态,病态有下面4钟——自私,虚荣,不管他人,势力。阿Q以为革命是为了自己谋利益的手段,等于造反。像现在,多少人忙忙碌碌,无非是为了寻求更过的个人利益。这不就是自私心的体现吗?在人际交往中,同事互相吹嘘,朋友互相攀比,这便是虚荣新的体现。
生活中真的动起手来,打架时,阿Q那样讨饶的人并不多,但是在公共场合起哄、爱看热闹的恐怕不少,这便是不管他人。
社会大流中个体阿Q病态存在于人群当中,我们将如何将这种阿Q病态改正呢?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相关内容
每个人在小时候都会学走路,在不同的情况下,在父母的搀扶下学会。我跟猪很有缘,属猪,学走路也跟猪有关。那时候,我还很小,在老家里。老家新来了两只猪,奶奶就带我去看猪,就在老家前面。因为我从来没看过猪,所以我对围栏里的猪很感兴趣。围栏里的猪在睡…
从小到大我经历的事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比草原上的马儿还要多,比沙滩上的贝壳还要多。但是,最让我感动的事,只有那件。七岁那年的冬天,妈妈发烧在医院,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看着她脸色苍白,我的心像针扎了一样痛。突然,我灵机一动,妈妈不是最爱吃老爷…
人生第一次经历就是最美的回忆。打开记忆的闸门,就是第一次我独自睡觉。那年我才七岁。一天,奶奶因为有事所以回乡下去了,今天只有我和爸爸妈妈在家。到了晚上,我洗完澡准备去妈妈房间睡觉,可是妈妈叫住我,说:“你多大了?还和我们睡,去你自己房间睡吧…
懒惰是一种可怕的病毒,如果不敢掉,后果不堪设想。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我也不例外。我正在改掉掉这个坏毛病。我放假的时候,睡觉容易睡得很晚很晚,十一点都可以。我都佩服自己了,我即使醒来了,也赖在床上不起来。我经常被妈妈骂,说我懒的不成样子了。我…
天气真热,像有一个大火炉倒扣在大地上,呼呼呼的,直散热气,刚上完补习班的我急匆地上了一辆公交车。车上的人很多,有不少学生模样的人,看他们的校服就知道是B中学的学生,我没有管他们,从包里取出一本书,看了起来。这本书叫《一百年的沉寂》,是马尔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可以收利是可以吃很多零食,还可以放长假。我印象中的春节是从28号开始的,那时候家里的卫生也搞得差不多了,把头头尾尾收拾一下就好。那一天,爸爸就会叫我和姐姐去千灯湖的花市去买一点菊花…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我最幸福而又最难忘的事,当数一家人去千灯湖二期,饭后散步了。“今晚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千灯湖散步吧,听说木棉花开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是很少的。在匆忙的城市里,我们踏上了挂满灯笼的天桥,五颜六色,好…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我印象最深的是适合我妈妈做角仔。我爱做角仔。脚仔和煎堆是两种濒临“灭绝”的煎制食品。而这个春节我和妈妈就一起做了角仔。角仔的馅,最难做,要三种材料,其中一种,还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工序才能做好。首先…
六月的大地,歌如潮,花似海,2019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姗姗而来。5月31日上午,全校人欢聚在一起,以热烈、隆重的仪式和活动来欢庆我们的节日。六月的校园里,“快乐向未来”庆六一、艺术活动月社团展演活动正式开始。在鼓乐社团的阵…
3月5日是学雷锋日,我们李公朴小学举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为社区添光彩。下午,同学们都带好了塑胶手套、火钳、塑料袋等工具,排着整齐的队伍向阳湖世纪苑小区出发了。一进入小区,一幢幢淡黄色的居民楼映入我的眼帘,漂亮的小楼被绿茵茵的草丛围着。…
“怎么,你就不能好好对我说话?”我心中的熊熊怒火终于忍不住喷发了。说完,猛地关上卧室门,将外公的呼叫无情地抛在了门外。今天,我只因为外公的一句话,就忍不住燃起怒火,从而产生了开头的一幕。在房间里,我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脑中回荡着的,只是刚才…
今天中午吃完了饭,我和表弟一起到楼下玩雪,我们先一起滚了一个小雪球,然后我们继续在雪地上滚啊滚啊,费了很大的力气,雪球也变的非常非常的大了,我俩拉着手都抱不住;然后我俩又滚了一个小雪球,我们把这两个雪球落在一起,小雪球怎么也不能固定在大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