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在我们心中矗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天,我和爸爸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位于江苏省宝应县南街水巷口。原为周恩来同志的外祖父陈沅的宅第,整个建筑为清朝风格,分东西两个院落,共十八间房屋,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700多平方米。
来到北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院子上方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彭冲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七个大字。
跨过门槛,是一条由青砖铺成的小道。穿过东边的四合院来到北客厅,只见中间挂着一幅清代画家龚贤的山水画。墙两边也挂着号称“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梅兰竹菊四幅画。两边对联上写着“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畅日契天下。”北客厅西边是周恩来和嗣母陈氏曾居往过的房间,一张古雅的帷帐床,一张梳妆台,一组厨子,一张饭桌,简单又朴素。在这里,嗣母陈氏给了少年周恩来无比的关爱,精心抚养和倾心教育,对周恩来的品质形成和文化修养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向南走,来到了周恩来表兄陈式周的藏书房,这里藏书近万册。少年周恩来曾在这里如饥似渴地读书,汲取知识营养。读书室里,桌椅摆放得井井有序,我仿佛听到了周恩来总理少年时的琅琅读书声。
参观完东院,来到西院,我一眼就看见一块石碑上刻着周恩来总理留给我们的传世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爸爸说,周恩来喊出这句豪言时才14岁,那时的中国正处在黑暗之中,帝国主义强占中国的领土,掠夺中国的资源,而清朝政府却腐败无能,中国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因为有了这么高的志向,他才会有光辉灿烂的一生。
最后,我们来到周恩来的铜像前,眼前的周恩来气宇轩昂,手里捧着一本书,眼睛注视着远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参观完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生活在蜜罐里的我们,不能虚度年华,要立鸿鹄之志,要为伟大的祖国努力学习。
参观周恩来少年读书处-高二记叙文700字相关内容
雪花纷纷扬扬地飞舞,寒风冷瑟瑟地咆哮。我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透过满是哈气的窗户望着那纷纷而下的晶莹,不禁想起了那温暖又亲切的名字——姥姥。冬日的阳光永远盈满了温暖,像姥姥那满是皱纹的脸颊。在这样温情的日子里,姥姥总会带上老花镜,坐在阳台为我…
春天,漫天遍野的木槿花开了,然而伴随着木槿花开的却是一份坚强。我向来不喜欢花,因为他们太娇弱。一次,过生日。母亲送了我一颗木槿花种。我很疑惑,便问“为什么送我这个。”母亲道:“木槿花和其他的花不一样,你种种看也许它会改变你对花的偏见。被迫,…
春节俗称“新春”,是全民族最火暴的民俗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新月初一为“元月份”(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去,踵事增华至今。身临其境春节,众人进货年货,除夕时,全家欢聚一堂在一同吃年夜饭。贴年画、桃符;迎接新的一年…
今天又是一个星期六啦,我实在是很期待今天,因为下午只上两节课,可以很快就放学了。可是上午的时候我们却被告知第七节课还要留在班里看直播,全班都发出了叹息的声音,我也有点失望,这仿佛就是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好不容易熬到了最后一节课,班主任来给我们…
二零二一年春节,街上有了几许不熟悉的冷情感,少了一些人和欢声笑语。我站在阳台上,看着窗外让家长担心这的嬉戏小孩。我的心中那根弦突然颤了一下,我拿起手机,看着手机上许久未见的母亲电话号码,久久不能碰平静。“妈,最近过得怎样?”我的话语有点哽咽…
看着屋院的四角挂上红灯笼,金黄的细穗在风中摇摆,染上鱼肉喷香。屋内的橘黄色灯光仿佛聚集在这一隅,我站在台阶上,眺望着家家户户的炊烟升起,随着远山青黛融入浓浓夜色之中。不由地感叹:“年味还在,真好。”小年一过,家乡的烟火气就更浓了。清晨窝在被…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过完了寒冬,马上春天就要来了,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正当人们还沉浸在热闹、喜庆的春节之中时,紧随其后来到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中位居首位的“立春”。它的到来,马上就要赶走凌冽的寒冬,就会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
生活以痛吻我,我报生活以歌。——题记于心间悬一泓明月,超脱生活的苦累。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世间,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常感于生活压抑,悲叹前路迷茫。但李子柒以超脱的精神告诉我们,生活不仅仅是苦累和坎坷。她恬静而认真地生活,对生活始终温柔…
考试后的第二天全年级的同学就一同踏上了学农之旅,我们班去的是浏阳市古港镇三中的学生家庭。才6点,寝室的室友就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爬了起来,最后一次清点行李。尽管是去可能条件十分艰苦泥泞的乡村,也还是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漂亮行李箱。7点汽车准时出发…
一条崎岖的水泥路通向了外婆住的那个山村。连山拥着一条狭长的谷地,人们在这里的河床边筑屋居住。所幸外婆的家就在这儿,如果在山上,那对两个花甲之年的老人来说,这可就太艰辛了。外婆的家是三层小楼。一二层是住人的,三楼则是个大阳台,没有拱形的层顶。…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四年一次的体坛盛宴,如今在伦敦拉开了帷幕。四年的辛苦,四年的咬牙坚持,四年的泪水…如同高考一般,有人欢喜有人愁。无数学子课堂上有他们的“头悬梁,锥刺股”,可高考喜榜上却没有他们的一席之位。这也让我们不可避免的陷于某种悖论中…
又一次站到了老屋面前。童年的影子牵着我,走到那片旧时光。门前有一棵枯死了的葡萄藤,在杂草丛中隐现,又想起了小时候它的样子。旺盛的生命仿佛想把阴凉传递到整片天空,每到夏天,家人都喜欢坐在葡萄藤下乘凉。外婆把一罐子的绿豆汤搬到院子里。每个人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