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昨天的自己_关于成长和告别的日记
年过半百的老妪,在镜前,端详着自己无法粉饰的岁月痕迹,苍老灰黑的脸,黯然失落的心那,曾有的青春年华,唤不回,映照百般的后悔……此刻,镜前站的女孩,宛如初夏的荳蔻花开,你,是否也充满感叹?挑!拿起牙签挑出自己的缺点,回顾过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刻!拿起刻刀削去满身的累赘,努力雕磨一个满意的自己……就是现在,迈开脚步,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期待明天的自己,在镜前,会充满笑容……
年过半百的老妪,在镜前,端详着自己无法粉饰的岁月痕迹,苍老灰黑的脸,黯然失落的心那,曾有的青春年华,唤不回,映照百般的后悔……此刻,镜前站的女孩,宛如初夏的荳蔻花开,你,是否也充满感叹?挑!拿起牙签挑出自己的缺点,回顾过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刻!拿起刻刀削去满身的累赘,努力雕磨一个满意的自己……就是现在,迈开脚步,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期待明天的自己,在镜前,会充满笑容……
北京,胡同。这是英子模糊而深刻的记忆。这里不是英子的故乡,却是童年的归宿。这里充斥了成长的悲欢与离合,精彩与思考。
英子的童年起初是北京胡同里肆意撒欢的孩童,无忧无虑,走到哪儿都有长辈们宠溺的责备。那是最幸福的时光,就像她记忆中冬阳里的骆驼,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六岁,助秀贞与伙伴儿妞儿团聚,从此生命中多了对母性的理解;七岁,对海和天的懵懂,对善与恶的摸索,让她多了对人性的思考;八岁,兰姨娘的笑音与母亲的苦涩,或许让她对世事更清晰了;九岁,宋妈乘驴归去,她在无奈中也体会了不得不失去。
毕业那会儿,石榴树枯了,与父亲从此阴阳两隔,就是童年远去的标志吧。
……
这些都是英子的童年,她所珍视的、怀念的、流逝的。
在目次中看见一篇《超越悲欢的童年》。由于孩子不诠释,不评判,故事中的人物以自然、真实的面貌出现,扮演他们自己喜怒哀乐的一生。英子的童年有着幸福的时光,却也承担了不一般的痛楚。超越悲欢,那是童年的懵懂,那是孩子真实的眼睛,那是自己的感受。童年往事中,身边的人或事有意无意的离去,填充了它们——人生的磨砺。
在人生这跌宕起伏的青藏高原上。只要有泪水就有喜悦;只要有汗水就有喜悦;只要有失败就有喜悦;只要我们还成长着,我们就会有各种喜悦!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中国人在流泪。从2008年1月的南方风雪大灾,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那是一段中国人不想自然灾害屈服的历史。在这历史中我们流血,流汗,更多的是流泪!8月8日,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我们由心而发的喜悦,才缓缓盖过一些不幸。当它还在延续。110米跨栏赛上,刘翔因伤退赛。在场的中国人无一不流泪。而刘翔用最寂静的方式按人退场。虽然他失败了,但中国人还是在奥运会上一举成为金牌大国。我们在泪水中收获喜悦,我们在泪水中不断成长。
在那些不幸中,流汗更多的是抢救人员。是他们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救人,救人,还是救人。有些官兵还不顾个人安危,就出了许多灾民。使他们失望的人们,获得重生。而在新生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艰辛!在汗水的背后,是灾民的喜悦。他们没有白流汗,他们的汗水是值得的。他们有更多的汗水,铸就了更多的喜悦!
在2008年奥运会顺利召开完毕,在2009年两会也顺利召开完毕。在困难和失败后,更多的是成功,更多的是喜悦!喜悦使我们中国人更坚强,喜悦我们成功了!
从未想象过,心情失意时,低头的茫然,会让我兀然抬头,然后,选择失忆失意。——题记
那个风儿垂青过的早晨,露珠儿都显得无力,垂搭在稀零的叶片上,路灯还恍恍惚惚的照着明。睡眼惺忪,茫茫然走出门外,远离了屋内的嘈杂,一个人,径直走在葡萄架下。虽然知晓已是寒冬,叶子也已枯萎,可还是愿意走在这里,听着风儿刮过的枯凉的声响,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踏实感。
风急匆匆地从我身旁飞过,一股寒气扑来,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只见一丝寒气从嘴中吐出,只觉得好玩,便大口大口的吸着吐着,无意间发现有谁打了好几个喷嚏,我静静站在那里,哦,原来是我着凉了啊!
于是,安安静静地走着。
就在拐弯处,沉了半天的头抬了起来,忽瞬间眼前一亮——
橘子瓣的橙色,羞答答的粉红,还有那宝石般亮闪闪的蓝!
梦一样的颜色,在双眸中交织着!渗透了眼,侵入了心,无法阻止它的热情!
一点点变幻,可还是死死拉着你的双眸。
指尖上,高楼的缝隙折射出天空的微笑。原地的徘徊,犹豫是否前进,可这是,头顶的月牙儿正熟睡着,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就这样站着。人流中的我如此渺小,偌大的空中我又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可我享受着。享受着并不属于我的幸福!
月牙儿被太阳宝宝送回了家,呵,是不愿意让月牙儿在风中冻着吧!
当国旗冉冉升起,当国歌缓缓奏响,当国家渐渐富强,我们会想,是谁让我们拥有这欣欣向荣的景象?是谁带来了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是谁做过无数贡献却不曾要过回报?是共产党!是我们伟大的领导者与开拓者——中国共产党!
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大喜之年!这是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一百年,是中国为全人类发展作出贡献的一百年,是中国人民改变命运的一百年。翻开这一百年来的历史画卷,我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年是那么不容易。
一百年的风雨历程,一百年的艰苦奋斗,一百年的光辉灿烂……当再一次回顾历史,我不禁想起中国共产党员的英勇事迹:刘胡兰,一位未满十五岁的伟大共产党员,她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不幸牺牲在敌人锋利的刀尖下。虽然她牺牲了,但她死得光荣,死得伟大,她的爱国精神也会像火炬一样代代传承下去。记得董存瑞吗?在枪林弹雨中,他不暇思索,抱起炸药包,冲到鬼子的碉堡前,“轰”的一声,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董存瑞也随着炮火消失了……他用生命,换取了战争最后的胜利,他舍身取义的壮举也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邱少云、黄继光、夏明翰……还有无数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献出了宝贵生命的烈士。他们不辞劳苦、不畏艰辛,他们用血液染红了五星红旗,用身躯筑起万里长城,用血汗换来今天我们美好的生活。谈起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能不被他们感动吗?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我的倒影随着我的年华,慢慢地从生命的长河中销声匿迹。——题记
我就要和初二说再见了,那段青涩而又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总会定格成记忆里微小的点,然后消失。
现在是仲夏时节的六月,天空还是那样湛蓝。梧桐树上茂密的长满了叶子,阳光透过那些罅隙投射在地上,形成斑驳的树影。
一年前,正是初二刚开学时,带着一颗期待而懵懂的心来到了现在的学校。那个时候还是个开心的孩子,脸上总是挂着大的的笑容。
一年后,我做在考场里,握着笔写下了所有的心情。
一年的时间,一切似乎都变了很多。大家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样子,可是内心大概也会有一些难以掩饰的微小变化吧。
逝去的时光是不会再回来。然后我又是那样的珍惜它。它给予我的,实在很多。
忽然想起学校小花坛里的圈型座位,围绕着一棵很大有着茂密树叶的梧桐建起的。想起就在一年前,我们来这边考试的时候,就是坐在那里静静的看书。浮云轻轻的从头顶飘过,午后安静的时光漫漫流逝。夏天的清风微微吹来,拂起我们的发丝。我是那样的惬意满足。
现在,座位变得很粗糙了。上面什么垃圾都有,也许它已经在时间的潮流中被人们所遗漏了吧。
然后就忽然很难过了。
我们甜蜜青涩的回忆见证,就这样被那么多人遗漏了么?
许多事情的到来都是有预兆的,于是我学会了等待——不是空等,而是在等待中努力准备,让等待开花结果。
等待运动会的到来是苦的,但我学会了在等待中努力。随着运动会一天天地到来,我变得紧张而不安:老师可让我跑长跑呀,这可是个挑战。我平时不注意锻炼,到时候哪能和别人比赛呢?于是在每天繁重的学习之余,我每天早晨都抽空进行锻炼,体育课上也绕着操场跑步。我不想让自己等来一场空,坚持晨练便成了我那半个月的习惯。清晨的校园是那样清静,只有我孤独地在操场上跑步,无论多苦多累都不曾放弃。其实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等待中学会了坚持,没有虚度准备的光阴。
等待月考的到来是苦的,但我学会了在等待中努力。自从月考前的那一场期中考试考得不如人意后,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好。我不想落在别人的后面,于是在等待中我必须比别人更勤奋。勤能补拙,在完成老师的任务后我就做课外习题,上课笔记更认真了。做题不在于多而在于弄懂,融会贯通。我也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会进步,我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月考的成绩不管如何,我都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遗憾了。在等待中,我学会了努力,而不是靠运气等待高分。
唉,是谁说成绩好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我来告诉你吧,一点也不是。
上一次月考,我考得不错,稍稍有一点沾沾自喜,却怎么也想不到,接踵而至的却是一大堆烦恼。
烦恼一:受到死党“炮弹式”盘问。
“你考得真不错,好羡慕你啊!”一听这声音,我的心一麻,没想到真的是死党。她“不怀好意”地向我走来,我感觉一阵寒意,毕竟,那并不是她说话的风格呀。“你用了什么高超的学习方法,竟可以将成绩提高那么快?”死党问道。我实话实说,向她解释了这次考试的偶然性。可死党却扔下一个冷脸:“朋友之间不就应该坦诚相待吗?你不会自私到只想一个人成绩好吧?”我被她的话说得“无言以对”,刚想解释,她又连珠炮似发问:“你到底用了什么教科书?你到底有没有请家教……”天啊,她还是我平时那个亲密的死党吗?
烦恼二:受到老妈更严格的督促。
和时间赛跑,母爱,是胜利者。
5分钟的的路程,不知母亲是怎样的飞驰而来,只是看到面前的母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满是褶皱,头上的青丝凌乱不堪,几根白发也夹杂在其中,好像黛色的山上卧着几抹浅雪,冰的我难过。泪,充满了我的眼眶,记忆的车载着我回到了那个雪的上午。
窗外,又飘起了雪花,晶莹的雪花好似一个个飞舞的精灵,从天而降。“雪天路滑,注意安全。”妈妈关切的话语在我出家门之前准时响起。带着温暖的话语,我一步一滑的走向学校,到了学校我才发现我用了15分钟,心里一边大喊着快要迟到了,一边腿也忙碌的迈着步子,却忽略了隐隐作痛的胃。
下了第二节课,我终于忍不住了,吐了出来,紧接着是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的疼,仿佛在抗议我早上忽略了它的感受。老师慌忙拨通了我母亲的号码,焦急的汇报我的情况,听得出来,电话的那一头,不知道要更焦急多少倍。
放下电话,老师向我走来,迷迷糊糊中,我看了一眼手表,九点半,喝着老师端来的热水,胃却没有服软的意思。
好像很快,门口出现了一个焦急身影,恍惚中,我又看了看表,九点三十五分。
我一下子清醒了,等等,五分钟!只有五分钟!我惊呆了。虽然妈妈是骑车赶来,但是,雪很大,路也很滑,骑车并不比走路要快很多。而且,晴天骑车到校也要七八分钟,更何况是雪天。
那些年,我终日于“书香缭绕”,有点烟云仙境的感觉,古今中外名著个个都是那样出彩,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孔子的《论语》等,不过说起来我与书还真挺有缘分的。
小时候,我爱听妈妈给我讲睡前故事,什么《丹麦童话》、《安徒生童话》,此时“书香之根”已在我心中蒂固。
大一点,我就听那风声萧萧的《长征的故事》,有一段记得写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词大致我已不记得了,但把毛主席的雄姿英武写得淋漓尽致,书香已经萌芽。
上小学时,我爱自己沉醉书香之中,我爱读妈妈的《典藏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在序言中说:“珍惜你的一双眼睛,就好像明天你就会失去光明一样”,书香已经成花。
现在的我,更爱书了,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向上的阶梯,此话半点不虚,我现在想了解中国古事,在读《上下五千年》,汉朝初汉高祖斩蛇起义,宋太祖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岳飞精忠报国却死于佞臣之手,如此超绝的故事实在令人惊叹!书香已准备结果。
《上下五千年》似乎不够尽兴?所以又迎来了我人生中第一次读的两本名著:《三国演义》与《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