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说一篇文章。要求比较宽泛,文章中要有“笑”的元素,可以以它来当标题,也可以是文章中必须有关于笑的情节。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文呢?其实是为了锻炼大家发现的能力,也锻炼大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面对同样的作文题目,高手和一般同学在想法上是很不一样的。
不擅长的同学,可能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好的题材,最后只好胡编乱造,草草敷衍成文,字数600完事大吉;稍好一点的同学,会在行文当中考虑文章的结构;阅读面稍微宽一点的同学,或者头脑稍微灵活的人,会想到自己从前读过某一篇文章,可以加以灵活的运用和改造,于是一篇文章就写成了。
再说说真正的擅长写作文的同学:他们会认认真真的去思考文章的主题,然后寻出一件事情,对照自己读过的名篇佳句,细细确定文章的结构,甚至在作文纸上写到第几行事情进展到什么程度,都有比较细致的规划,在语言方面呢,则会借鉴已有的成熟的篇章,之后文章便洋洋洒洒的写于作文的纸上,毫无疑义的是,这样的作文一定会稳稳的得高分。
其实能够灵活借用文章,只要稍加训练,那么离真正擅长写作文就并不遥远。
会写作文之前,务必会读别人的作文,会读作家的名篇佳作。
只有会读的人,才能从读的过程中汲取营养,或者是闪光的字句,或者是巧妙的修辞,而最上层的理解,这是文章的结构和内在的思想。
现在回到这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文中要有“笑”的元素。
思维不一定有顺序,但行文却是有顺序的。围绕着一个“笑”字,我们的思维当是发散的。就“笑”的主体而言,具体如下:
是谁发出的笑?是父母还是老师?还是其他的亲人,或者陌生人呢?或者是作者自己呢?为什么会笑?
“笑”也是有原因的:是欣慰还是感恩?是舒心的微笑,还是含泪的微笑?是悲伤之后的微笑?是成功之后发自内心的微笑,还是面对失败时发出的苦笑?
感受“笑”的角度,眼耳鼻舌身,这是人的五官,对于“笑”这个事物而言,用眼睛去感受,毫无问题,但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用耳朵去感受呢?
在文章的艺术手法上,如果一般人都用眼睛去感受,有人用其他感官感受,那么文章就会变得很新颖。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具体的事件,还没有选好,文章的主题,也没有确立。可见作文的构思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那种希望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作文方法,可能会沦于僵化。
下面结合具体的文章来说一说。比如某一篇文章的标题叫《那串串难忘的笑声》,文章的开头两段,是这样的:
春天来了,篱笆院内的老槐树,再一次挂满了雪白的花朵,清风徐来,满树的花儿像蝴蝶在空中翩然起舞,花海中的老屋,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不断飘来。老屋陈旧,却很干净。院子里不见一片树叶,一丝杂草,连花盆都时时刻刻整整齐齐。每次走到门外,外婆的笑脸总会出现在窗口,她的白发一年年增多,可脸上的笑容却没变,久病多年的外公也直起身来,望着我嘿嘿直笑。
像这样的文章的标题,以及文章的开头,都是非常有新意的。笑的主体是外公和外婆,笑的原因是看见了外孙来看望他们。我们也看到作者感受“笑”的方式,既是听觉的,也是视觉的,这就比单一些看到了笑容要丰富得多。
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在开头不长的篇幅中,小作者运用了环境的描写,又展现两位老人的生活和状况,所以读完了开头,后面的文字也同样会吸引大家。
大家都学会了吗?
带“笑”的作文,如何写_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相关内容
深刻才能感人。要把作文写得深刻,我们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入手。首先,注意优选能深刻表现时代特点的生活片段。如反映环保问题“乱砍滥伐、肆意破坏、硝烟战火”,最终必将导致“毁灭”的科幻小说《毁灭》,其最后一句“那儿,只是一片荒凉,一片有着惨痛经…
临近期末考试,不少考生致电本报关注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对此,北京一六一中高级教师刘雪倩提醒考生,写半命题作文要具备相关语法知识。半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是中考作文复习的重点之一。2007年中考作文就是半命题作文:“动力来自…
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那么,一篇文章首先需要什么来装点呢?回答是:标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标题就是文章的“衣”和“金”,好的标题会使文章锦上添花。“题好一半文”嘛!下面就来说说标题的几种拟法。一、词语并列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放在一…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身边生活,学生观察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并进行相应指导,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分析事物的好习惯。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不能单用眼睛,要耳、口、手、脑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苏联的教育家…
一、写中秋节作文注意事项1、注重“体验”。写好中秋节的基础是你要参与过这个节日,在这个节日的活动或者气氛中有所体验。只有体验过了节日,才知道这个节日我们主要做些什么事儿,开不开心,是个什么心情,有没有感悟。这些写作中要用到的素材必须经过自己…
写作上的“有米之炊”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尽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但一个人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博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为此,在青春年少之际,要广泛阅…
【能力解说】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单薄,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这个积累应当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审美积累等多个方面。平时积累多,考场…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
亲情,是一种永久减不掉的忖量,永久抽不去的挂念,永久更换不了的关爱,永久忘不了的根。交情再深,也有被年华冲淡的一天;恋爱再真,也未必必然地老天荒。惟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任年华流逝,人事务迁,那一脉相承的浓浓亲情老是似淡还浓,长期弥新,温顺民气…
说到积累与梳理,脑海中就出现了“蚂蚁搬家”和“蜜蜂酿蜜”的情景,你看这些世间的精灵何等的渺小,何等的微不足道,然而谁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又有谁不知“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积少成多的秘诀是细水长流,集腋成裘的根源是勤耕不辍…
一些人物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所发生的某件事中的一个生动画面,这就是场面。比如体育课上的拔河比赛,一场好玩的生日聚会,一次隆重的班级春节晚会等。场面描写离不开人物,人物不能只是一个,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才构成场面。要描写整个事件时,要抓住重点时…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无疑是一双靓丽的眼睛,不仅能吸引读者,夺人眼球,而且能正确而生动地概括全文。既然一个好的标题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算好呢?一个好标题,起码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简洁、新奇、概括性强。困为一个标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