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说一篇文章。要求比较宽泛,文章中要有“笑”的元素,可以以它来当标题,也可以是文章中必须有关于笑的情节。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文呢?其实是为了锻炼大家发现的能力,也锻炼大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面对同样的作文题目,高手和一般同学在想法上是很不一样的。
不擅长的同学,可能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好的题材,最后只好胡编乱造,草草敷衍成文,字数600完事大吉;稍好一点的同学,会在行文当中考虑文章的结构;阅读面稍微宽一点的同学,或者头脑稍微灵活的人,会想到自己从前读过某一篇文章,可以加以灵活的运用和改造,于是一篇文章就写成了。
再说说真正的擅长写作文的同学:他们会认认真真的去思考文章的主题,然后寻出一件事情,对照自己读过的名篇佳句,细细确定文章的结构,甚至在作文纸上写到第几行事情进展到什么程度,都有比较细致的规划,在语言方面呢,则会借鉴已有的成熟的篇章,之后文章便洋洋洒洒的写于作文的纸上,毫无疑义的是,这样的作文一定会稳稳的得高分。
其实能够灵活借用文章,只要稍加训练,那么离真正擅长写作文就并不遥远。
会写作文之前,务必会读别人的作文,会读作家的名篇佳作。
只有会读的人,才能从读的过程中汲取营养,或者是闪光的字句,或者是巧妙的修辞,而最上层的理解,这是文章的结构和内在的思想。
现在回到这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文中要有“笑”的元素。
思维不一定有顺序,但行文却是有顺序的。围绕着一个“笑”字,我们的思维当是发散的。就“笑”的主体而言,具体如下:
是谁发出的笑?是父母还是老师?还是其他的亲人,或者陌生人呢?或者是作者自己呢?为什么会笑?
“笑”也是有原因的:是欣慰还是感恩?是舒心的微笑,还是含泪的微笑?是悲伤之后的微笑?是成功之后发自内心的微笑,还是面对失败时发出的苦笑?
感受“笑”的角度,眼耳鼻舌身,这是人的五官,对于“笑”这个事物而言,用眼睛去感受,毫无问题,但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用耳朵去感受呢?
在文章的艺术手法上,如果一般人都用眼睛去感受,有人用其他感官感受,那么文章就会变得很新颖。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具体的事件,还没有选好,文章的主题,也没有确立。可见作文的构思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那种希望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作文方法,可能会沦于僵化。
下面结合具体的文章来说一说。比如某一篇文章的标题叫《那串串难忘的笑声》,文章的开头两段,是这样的:
春天来了,篱笆院内的老槐树,再一次挂满了雪白的花朵,清风徐来,满树的花儿像蝴蝶在空中翩然起舞,花海中的老屋,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不断飘来。老屋陈旧,却很干净。院子里不见一片树叶,一丝杂草,连花盆都时时刻刻整整齐齐。每次走到门外,外婆的笑脸总会出现在窗口,她的白发一年年增多,可脸上的笑容却没变,久病多年的外公也直起身来,望着我嘿嘿直笑。
像这样的文章的标题,以及文章的开头,都是非常有新意的。笑的主体是外公和外婆,笑的原因是看见了外孙来看望他们。我们也看到作者感受“笑”的方式,既是听觉的,也是视觉的,这就比单一些看到了笑容要丰富得多。
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在开头不长的篇幅中,小作者运用了环境的描写,又展现两位老人的生活和状况,所以读完了开头,后面的文字也同样会吸引大家。
大家都学会了吗?
带“笑”的作文,如何写_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相关内容
根据下面要求作文。手,或完美或残缺或纤细灵巧或粗壮有力。手能传递真情,为你撑起一片天空,手能托起生命,给你生活的勇气和重生的力量。有人用这双手改变家乡的面貌,有人用这双手慰藉心灵的伤痛。有人用这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有人用这双手营造幸福的生活…
亲情,顾名思义,就是亲人的情义。人,作为社会的人,首先并经常接触的是养育自己的生身父母,亲同手足的兄弟姐妹。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谱写着我们的多彩人生,维系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在这方面,你一定有许多切身的感受,动人的故事,也一定有许多深刻…
作文可说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历来是各校备考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现在还对作文进行了改革,出现了新材料作文。它虽然给学生以更大的思考空间,但同时也加大了审题的难度。很多考生反映不知如何去审题,总觉得什么都可以写,却抓不准最佳立意。可见,作文的改…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
命题作文的回归命题作文曾经一度独领风骚几十年,但随着各类作文命题的百花齐放,命题作文所占比例迅速下降,到2004年所占比例只有4%。但从最近五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趋势来看,命题作文的比例逐渐提高。在笔者搜集的133份2008年作文题中,命题作文…
一、横向组合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
听,是对世界的感知。听,是对人生的观照。听,是对心灵的抚慰。听,是对未知的寻找。请以“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写作有两种。一种是不被限制的,没有题目,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
写作文的步骤_中考写作技巧指导其实,我们每个人写作文都要想的,即使是那些拿起笔来就写的同学,他也要想,只不过是他边写边想罢了。关键问题是:有的人想得好,有的人想得不好;有的人会想,有的人不会想。那么,怎样来想作文呢?想作文,一般可以按照这样…
中考作文辅导:写好作文的十大诀窍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
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但是从总体来看,中考命题作文也有其设计、表达方面的规律: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第三、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第四、命题作文在使用数…
1、自然收束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突出含义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方法为“自然收束法”。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实无华,应在中…
题记在中考作文中使用并不普遍,但从近几年中考高分作文来看,采用题记形式的占有一定的比例。精妙的题记不仅可以提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营造愉悦的阅读心理,而且能够彰显文采、展示才情,从而达到“浓缩言语动人心,未成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