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暑假中,我读了列夫·尼克拉维奇·托尔斯泰的《复活》。它是以聂赫留朵夫与玛斯洛娃的情感纠葛为主线,揭露了俄国社会的法庭、监狱和政府机关的黑暗以及官吏的昏庸残暴和法律的反动。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那时,人们的生活地位是及其不平等的,不同阶级有着天壤之别。而女主人公玛斯洛娃本来是一个农妇的女儿,她的母亲在女地主索菲亚姊妹的牛奶场工作,但她在玛斯洛娃三岁时就去世了。女地主看玛斯洛娃长得清秀,便把她收养下来。因此她过着一半小姐一半婢女的生活。
但在那个时代,社会充满了不平等。她被一名替妓院物色姑娘的牙婆碰到后,开启了她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但由于斯梅柯夫的意外死亡,她遇到了她的初恋聂赫留朵夫。他为了玛斯洛娃的案子而四处奔走,从报纸诽谤案的审理到替玛斯洛娃上诉,聂赫留朵夫最终为她争取到了减刑的结果。但到最后只有一本《马太福音》陪着他。
文中“人们居住在已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土地上,他们将石块砸进地里,害得什么植物都休想长出地面,而青草全被清除干净,到处弥漫着烧炭与石油燃烧的气味……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这一段写出了当时俄国政治的腐败及俄国社会的黑暗。可能也有想改变现状的人,但都被沙皇统治者无情地清除了。沙皇统治时期,俄国即使是春天也是一幅悲凉之景。
“人们,尤其是成年人,却一直哄骗自己,欺骗他人,使自己和他人遭受折磨。”神圣和重要并非春色媚人的清晨,也并非上帝造福所有生灵而创造的美好人间。但沙皇统治却用神圣而重要来统治人们。小说在此揭露了当时人们遭受思想束缚、自欺欺人的现状。
“复活”是指聂赫留朵夫通过英国人赠的《马太福音》悟出“我们活在世界上抱着一种荒谬的信念,以为我们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这显然是荒谬的”。于是他开始了一种新生活。
《复活》一书对俄国社会现实作了强烈的批判,达到了撕下假面具的效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来临的向往。
读《复活》有感-记叙文700字相关内容
她站起身,躬下腰拍了拍自己的背包,斜身一挎,理了理手中的“票证”径直渡到了“欠款人”桌旁。只见她将票一摊,摆在“欠款人”面前,还特意叩了两下桌子来提醒欠款人注意。“萧新妍,我说你有毛病吧,借了你一块钱就打欠条。还不管怎样你就只借一块钱,你是…
记得雷锋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平凡,像一粒沙,却不卑微。他们默默地帮助有他人,在别人遭遇困难时伸出援手,雪中送炭般给予热情帮助,生命也…
矮矮的个子,白白的皮肤,一双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眼镜,一张大大的嘴巴,这就是我的同学——杨同学。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文文静静的,学习很好的那种,可能是那副眼镜的缘故吧,其实他可淘气了。上次就是他把班里的花盆打碎了,是和另一位…
要问我最崇拜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雷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是的,他就是我最崇拜的人——雷锋。42年来,雷锋这个伟大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精神成为亿万人民的自觉实践。42年来,雷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萧伯纳曾言:“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一无二,无法复制。不要追随前人的,要去自己开路并留下足迹。”一对与众不同的招风耳,带给我不同常人的听觉能力,让我的以与音乐共舞。初学时,零零散散跳跃的音符,反应不过来的双手,让我无比痛苦。但得益于敏锐…
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老师并不少,可是我最敬爱的老师,不是别人,而是我妈。我依稀的记得小时候,妈妈教我认字,我却一心想着看动画片,妈妈不厌其烦,一个一个教我,我只得跟着后面学,虽然是满肚子的不乐意,但为了几句小小的表扬,我还是用稚幼的声音一遍遍…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妈妈不仅爱美,而且已经到了臭美的程度。妈妈为了美,花了大把钞票买化妆品。你瞧,护肤霜、防晒霜、保湿水、植物精油……要什么有什么。每天一起床,妈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擦化妆品,她将那些乱七八糟的霜,挨个地倒在手上…
在我们学校的附近,有一位修鞋的老爷爷,他每天很早就来到这里修鞋,晚上很晚才回家。我们素不相识,每当我上下学路过那里时,也只是扫他一眼就匆匆而去。可是通过一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的高尚……那是一次,我穿着妈妈为我新买的皮鞋去上学,晚上放学的时…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班的副班长一上任就点燃了三把火。第一把火:谁敢!六年级了,当然不会再像一二年级那样,老师说:“不准吵!”我们就无条件服从。不早读让老师头都大了。早读嘛,那些老油条一会阴阳怪气的说几句,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会儿“…
我有一个千变万化,简直可以去当演员的妈妈,她个子很高,身材匀称,增一分则胖,减一分则瘦。今年39岁的她,乌黑的头发中偶尔会冒出几根白发,记录着妈妈的操劳。说妈妈千变万化,是因为妈妈的面部表情很丰富,变脸比变天还快。不信你就往下看。“快写作业…
在书刊上看过一张沈从文的照片。他戴着眼镜,温文尔雅。与众不同的是,那张脸是那么安然自若。从镜片后折射出的目光,又是如此平静祥和。那张脸,让我过目不忘。沈从文的一生其实可谓命运多舛,尤其是十年'文化与革命',对他更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沈从文凭借…
黛玉这个人,有的人非常喜欢她,以至于无端地讨厌起宝钗起来,也有的人非常烦她,总以为她惺惺作态,小鸡肚肠。在这一点上,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经历和眼界,固然会有不同的观点,爱也好,恨也好,大部分人只是从里面照到了自己的影子。抛开一切的情感因素,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