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图》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历经十年打磨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明末清初时期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家族为原型,描写在河洛文化孕育下,以康秀才、周亭兰、康悔文为中心的三代人,由“耕读人家”走向“中原财神”的发家史,康氏家族面对运与命的倾轧,时与势的胁迫,如何顺势而动,起死回生,走向鼎盛发达的财富传奇。
读这本书,第一点让我深感佩服的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周亭兰。周亭兰嫁于以诗书传家的康家,老爷子康秀才精心培养出“一门两进士”,不料儿孙两进士双双罹难,康秀才决定让孙媳妇周亭兰管家,自此开始了这名弱女子带领整个家族走向经商发家的道路。周亭兰面对分家难题、起步艰难、土匪绑孩、孩子教育、商业危机等各种情况展现了当时代女子少有的足智多谋、处变不惊、外甜内刚、大局观念和舍身忘我等品质,让人不得不佩服这样一位女强人。
第二点让我深感佩服的是老爷子康秀才的教育模式。康秀才虽然经历了丧子丧孙的悲痛,为此念叨出“书把人读了”的悔恨之语,还给曾孙起名“悔文”,但他仍坚持耐心培养曾孙,只是不再求取功名仕途,只为读书丰富见识。
这里与大家分享教育三件事:一、为了给八岁的悔文开蒙,他让悔文拿着两串钱到街上去买“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悔文转遍了店铺也没有找到卖字的,更不知如何买来这五个字。后来他发现桥下一群因洪水逃难来此的孩子,这瞬间激发了悔文的恻隐之心,他把钱撒向了这些可怜人。这番举动让悔文在河洛镇被视为傻孩子,甚至遭到母亲的一顿打,而康秀才却对悔文的举动深表赞许,只因他买回了“仁”字。
二、康秀才又让悔文到街上去向陌生人借钱。撒钱容易借钱难啊,悔文转遍大街小巷,没人愿意借钱给他。后来康秀才又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一张字据,悔文很快就借到了钱。康秀才以此教育悔文:给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而“借”凭的是信誉,人无信不立。
三、康悔文12岁成人礼那天,太爷爷康秀才又给了他五两银子,让悔文用三天时间买回“仁义礼智信”五个字。第一天他在床上躺着发呆,第二天继续发呆,直到第三天,他找到老外公周广田,提出用二两银子买老外公家一堵墙,并拿出字据签字画押。老外公笑而不语,但也答应了。到了杂货店,悔文找到老板娘,用钱收买她,只为让她信服在河洛镇上有堵墙是甜的。好事的老板娘叫来几个人一起去见识那堵甜墙。在她的宣传之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老外公家的墙,初看是土墙,再看是蟹黄色,其实质确是甜墙,此墙是由柿子皮和麸皮长年累月堆起来的柿糠墙,本是老外公家荒年救急用的,却被悔文买了去。康悔文面对众人说:我老外公是仁义之人,凡本镇人士,尝一口墙,两文钱;凡逃荒要饭的,免费品尝。大家在好奇心驱使下纷纷拿出钱去品尝甜墙的味道。再后来一批批的灾民闻讯赶过来,而这堵墙也被后人命名为仁义墙。
康悔文在太爷爷的培养教育下不仅习得了为人处世基本的优良品质,更关键是早年间已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教育人的方式,这也为当前的教育提供了借鉴。
康氏家族十二代的奋斗史将中华传承数千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力量体现的淋漓尽致,更体现了康家人所具备的高度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就是中原文明的魅力。
读《河洛图》有感-记叙文1100字相关内容
也许你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生气,也许你会因为分离而难过,也许你会因为失去而后悔。有一本书他让我学会了承担,学会了体谅,学会了迎难而上,学会珍惜——庞婕蕾.《我会想念你》。在机场,我认识了一个外国人,我们班来了个外国人,原来是他,他叫周仁衡,散步…
凡是用来做笛子的竹子都需要经年历冬,让“风刀霜剑严相逼”,质地才能更加紧密结实,做出来的笛子才能不变样,不走调。文章作者孙君飞小时候认为能做成笛子的竹子也没什么奇特的,觉得家里的木匠只是在敷衍他了事。当多年后,在卖笛人手中买笛、请教退休音乐…
寂静的夜空下,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像是无数提着小灯笼的精灵。它是那么幽静,那么美好。感觉自己就坐在这如同仙境的地方,久久不愿归去。轻轻合上这本厚厚的书,起身走到一缕月光轻轻洒落的窗台边:也许这就是生命吧,有时虽然短暂,却像萤火…
就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本讲述我们以前如何长大的书。长大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辛苦的事。长大的过程中,有很多秘密,有很多苦恼,有很多迷茫,也有很多幻灭。你得一件一件地经历过,体验过,然后才能跨进真正的人生的门槛,才能见到远处熠熠的光亮。这时候…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只有认真才可收获成功。近日,我阅读丰子恺先生所写的《怀李叔同先生》一文之后,我认为认真不仅仅只能收获成功,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于认真。这篇文章讲述了丰子恺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即弘一大师)相处时,在丰子恺眼中弘一大师之经历的五…
初读《乡土中国》,只觉其学术性极强,晦涩难懂;再读,却觉其中思绪百味,值得细细琢磨。时光荏苒,日月换天,岁月变迁,这时代日新月异,变化得很快。“乡土”便与这高新时代格格不入——它是一个慢热的名词。但,华夏儿女生于拥有着五千载记忆的泱泱大国,…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韩愈在《马说》中发表的看法。千里马要靠伯乐识出并加以培养,可若是千里马未能碰到慧眼的伯乐,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千里马在还未遇到伯乐而混于马群时,应养精蓄锐,为将来某一天的爆发做准备。因为在未遇到伯乐时,自己纵…
合上法国作家埃克特·马洛的小说《苦儿流浪记》,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主人公雷米的敬佩。回顾小说内容,主人公雷米的一生充满坎坷。他刚出生两个月就被坏人偷走、丢弃,被好心的巴尔博兰大妈收养,但又被脾气暴躁的养父卖给了流浪艺人。没过多久,他又成了孤单一…
每当我遇到挫折或是获得成就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次的读书活动——“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它使我懂得许多可以受益终身的道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是我在阅读完《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后印…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写的一部小说,后来在2020年2月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一开始我是以电影的方式来了解这部作品的。这是以一条狗的经历来表现文明世界的狗,在主人的逼迫下,回到原始状态的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巴克原是南方米勒法官家的…
《活着》一书的作者是余华。当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激荡不已,感受颇深。书中讲述了富贵的一生经历的故事。福贵是地主的儿子,娶了一个有钱人的女儿,整天无所事事,就每天进城到赌馆赌钱,终于有一天败光了家业,父亲也因此断气。或许是报应吧,地主位置被一…
合上书,仿佛眼前真出现了一位棋痴子,眉目清楚,眼神单纯而专注,肩上挑着比肩膀阔不少的帆布上衣,走起路来空洞洞的裤管一荡一荡,仿佛看不见瘦削的小腿在摆动。他就背对着我,沿着滚着黄土的大土路,急而专注地远去,均匀地带起一阵那个时代不一样的黄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