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热似火的暑假,我读了本关于探险的书。它就是丹尼尔.笛福,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经典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绘声绘色的将经典在这部作品中一一诠释,故事情节的失落感——出海前的憧憬迎来的却是灾祸;颠覆感——从庄园主沦为奴隶;压迫感——被食人族追杀;无助感——种稻谷颗粒无收;共存感——收获友情星期五.........把我的情绪时而带到欢乐巅峰,时而跌落到失落谷底,阅读的过程仿佛每一个神经都蹦的很紧,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的作品画面感十足,仿佛也让自己忘却了外面近40度的高温,随着作者的笔尖一起游走在荒无人烟小岛,一起经历着每一个故事的发生.........
这篇小说是1719年作者发表的第一部小说,这本书的险情都是作者受一位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经历而创作的,主人公鲁滨逊为了生存而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内心强大而坚韧,百折不饶,顽强求生的精神牢牢抓住了我双眼。作品由“告诫”、“第一次出海”、“前往巴西”等二十八篇章节组成,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遇难的英国船”。
这艘遇难的英国船不是遭遇了自然灾害,也不是遭遇了敌人的攻击,而是自己人发动了叛乱,叛党精心策划了一次暴动把船长、大副还有一位旅客捆绑到了荒岛,而这座岛屿正是鲁滨逊所处的小岛。陌生船只出现在小岛,机警的鲁滨逊带着星期五耐心观察——制定营救计划——充分准备——等候时机,一气呵成,充分展示了鲁滨逊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还有那颗正义善良的心,即使是素未谋面被叛党绑押的船长也是倾力相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鲁滨逊也被船长一行人驾船带着离开了这座“恶魔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一般人不亲自经历更恶劣的环境,就永远看不到自己原来所处环境的优越性:不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惜自己原来拥有的一切”。这是作品的书引,同时也诠释了鲁滨逊在遭遇这一切后深深感悟。鲁滨逊就像是一道光,荒芜人烟的孤岛原本没有一丁点烟火气息,这道光不仅照亮长期独处小岛鲁滨逊活下去的希望,也点亮了后来留居在小岛上人的信心,更点亮了每一个读者的内心。时时告诫人们务必感恩珍惜,务必勇敢坚强,务必心存善良!
合上《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发现鲁滨逊身上散发出来的光环,其实可以折射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去。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鲁滨逊这样的人,他们伸张正义,传播着正能量。记得有一次,爸爸小时候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去放牛,小伙伴的牛不听话发起了牛疯,四处乱撞,还用牛角把小伙伴顶在田坡上,爸爸说当时内心也是害怕极了,也许是内心那颗勇敢的种子触发的能量,战胜内心恐惧,抄起田埂上的树棍,一顿抽打赶跑了疯牛,使小伙伴捡回一条命。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学习鲁滨逊这种百折不饶,勇于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会像一道光指引着我,在面对困难不会退缩,而是去勇于战胜自我,突破自我,成就自我!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星光闪耀着生命,以及你的梦想,日升日落又是一个朝夕,我们迎着刚刚冒出尖的太阳,展翅飞翔,追逐那只属于我们的年华与梦想。梦想如灯闪耀着光,梦想如火驱走寒冷,梦想是野草,是希望,它双花儿顽强,比蝴蝶美丽。只是,我们在追逐之中上如何让它熠熠生辉,…
这一堂课永远也忘不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武汉封城。各大聚集地进行封锁,禁止出入,学校推迟开学。学生们在家无法返校,也无法进行学习,老师无法讲课。为了解决这件事,各大省教育厅发出“停课不停学”号召,学校纷纷响应,进行网上直播教…
每次去妈妈的老家三门,我都会去一个老地方吃大餐,那个房子旁有一条很小的路,直通坟山。那小路凹凸不平,底下全是杂乱的石头,有大有小,又很尖锐。石头上铺着许多干了的杂草,厚厚的,是引火的好材料。路边还有锯齿状的草叶,一不小心,就会被划到。路的尽…
青春长有眼睛,带领我们怀着好奇的心理,张望着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青春长有腿儿,鼓励我们在充满艰辛与幸福的人生轨道上努力飞奔;青春有着一个美丽的内心,让我们与希望作伴,抚摸生命所迸发的奇迹。青春生机盎然,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就是我们生命中绽放的…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双减”政策。所谓“双减”就是一减学生的作业,二减教培行业。首先,“双减”政策出生的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一,中国的教培行业过度“超跑”于学校内容,导致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人数大幅减少。“让孩子…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强者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努力、奋斗过,所以说努力和奋斗永不过时。我们都曾在每年的六七月份看见那耀眼,令人惊叹不已的高考状元成绩,会心生羡慕,可是有人却说了:“高考状元如何,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只知道做题,…
一部成功、经典的长篇小说的著成,考验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作者的文笔,而读者对于它的评价更是决定了这部长篇小说是否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著作。好的长篇小说不常有,更不必说那能使读者流连忘返,大为赞赏的了,但至少钱锺书先生的这本《围城》却看得我十分投…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从清朝到现在,有多少小说昙花一现,然后又因为没有再让人看一遍的欲望,永远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能像《红楼梦》一样不断被各个年龄段的人反复阅读,反复咀嚼的文学作品又有几本?翻开尘封历史的封面,…
早些时候便听闻过老舍先生的《茶馆》,说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奈何当时的年纪并不很大,对这些阳春白雪的东西了解不深,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只热衷于看那些吸引人,却又肤浅至极的小说,于是便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在。《茶馆》总共只有三幕,因为是…
一所小茶馆暗涌流动,不仅揭露旧社会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还是那个灰暗年代社会的缩影和写照。这便是老舍先生所写的《茶馆》。读完《茶馆》后我想起外公外婆闲时,带我去茶馆游玩的场景。印象中,茶馆里氛围热闹、茶香四溢、欢声笑语,人们应该是惬意的,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随手拿起书桌上的一本书《父与子》,看完之后,我感慨颇多。这本书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该书主角是一对“顽皮”的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书中一幅幅诙谐有趣的画面,蕴含着一个个…
北宋末年,朝廷政治腐败,宋徽宗贪图享乐,不揽朝政,贪官污史横行官场,对上讨好皇帝,上级官员,对下加重税收,欺压百姓,若不是如此,怎么会使一个个绿林好汉揭竿而起,留下这传诵千古的《水浒传》?自夏朝以来,古代帝王之家永远以国为家。国中百姓都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