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总有一个理由来为我的学业不精开脱——“大概是他更有天赋吧,”可当我读过曾巩先生的《墨池记》后,懂得了这叫天道酬勤。
《墨池记》中的“墨池”就是传说中书圣王羲之的墨池遗迹,可曾巩巧妙借题发挥,撇下“墨池”之真假不着一言,而是说王羲之的成功取决于其后天的不懈努力,从而使《墨池记》达到“劝学”的效果。
说起曾巩,其努力实在一点儿也不亚于书圣王羲之,才学也一点儿不亚于唐宋八大家中任何一个,王安石赞:“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称:“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但曾巩本人用《墨池记》告诉我“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对呀,你我都平平无奇,你我都是芸芸众星中的一个,但你如精卫填海,用勤奋填平大海;你如羲之练字,用勤奋染黑“清池”;你如曾巩,在世人的赞扬声中轻描谈写又意味深长的道一句“非天成也”。于是乎,我终于看清曾巩是何其清醒,而我,又何其有幸。
有幸早些明白了——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不勤就不能成功。江郎才尽,仲永之伤,无不是不勤所致。马丁路德说:“良机对于懒惰没用,但勤奋可以使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如果只一味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就能突然成功,那么直到最后,懒惰者继续幻想,而勤奋者却抓住了机会,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交给现在。站在宣纸旁说“我真有天赋!”不如用毛笔一次次将清池浸成墨色。仰头望天痴人说梦,不如低头看着脚下的路慢慢向前走。
天道酬勤,待心里的墨池浸满勤奋的墨汁,待我们学业有成时,我们也能如曾巩和王羲之一样淡然道一句:“非天成也。”
读《墨池记》有感-记叙文550字相关内容
在暑假期间,我看了一本特别有意义的书—《中国古代神话》,书中有许多发生在古代的故事,赞美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真、善、美。我也从书中深受启发。我看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也看过揭示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我最近正式读《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它给我的印象…
《愿望的实现》一书的作者是泰戈尔,主要描写了老苏巴和儿子小苏希,一个想变小,一个想变大,梦想变成对方的年纪的故事。老苏巴想回到童年,好好学习;小苏希却想成为父亲一样自由自在的大人。愿望女神实现了他们父子的心愿,可是他们的生活变得一团糟。父子…
暑假,我怀着好奇而又的崇敬心情读完了?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书中一共有43个故事,不仅记录了古人为创造新世界所挥洒出的汗水,所凝聚的智慧,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祖先对美好生活的不懈向往和追求。在书中,我收获最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做人的道理…
题记:无论多大,都愿意相信童话。变青蛙的王子遇到了真爱,带红帽的小女孩重新拥抱了奶奶,长着画眉嘴的国王用耐心和真诚教会了公主如何去爱,变成天鹅的哥哥在妹妹的努力下变回人类,白雪女孩耐住寂寞和等待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这些《格林童话…
暑期里,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小英雄雨来》这本书,被里面的画面一直感到着……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一名叫“雨来”的孩子用自己的聪明、勇敢与智慧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并机智地逃脱了鬼子魔爪的故事。读完之后,我不得不佩…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火花,是丰富的精神世界,读书是一次次灵魂的洗礼,所以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我家就有一本好书,叫做《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主人公祥子从乡下来到北平城,做了一名人力车夫,最…
做时间的朋友,做自己的主人-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700字
什么是时间?时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是时钟上滴答奔跑的秒针;是李白笔下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陶渊明笔下的“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在成晨”。他像是一只箭,发射出去永不回头;他像是一朵云,随风而散,再也看不见;他就像是我们…
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词就占据其一。在《人间词话》这本书中,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花费大量笔墨来绘写古时候词的世界,让我们了解到词,感受它的美,体会它蕴含的情感。让评…
刚拿到《泥土深情:巴金》这本书时,我以为是一本关于思念故土的书,直到读后我才知道并不是。俗话说: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了解,才能收获更多。《泥土深情:巴金》主要讲述了小升麟(巴金)出生在封建旧社会,在大宅院里有一段短暂的快乐童年,后来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题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自武汉蔓延至大半个中国,让刚刚到来的春天变得异常艰难、沉重而又漫长。无数的生命受到了病毒的袭击和威胁。在危急紧要关头,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血肉之躯,…
前不久,朋友推荐我读一读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我怀着好奇之心打开了它,书中一个个案例吸引着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当我手捧《做一个聪明的教师》阅读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亲切”;当我在每次合上这本书反思我多年工作的时候,就会…
在这个丹桂飘香的时节,合上这部巨著的末页,心中感慨万千---脑中浮现着唐朝的歌舞升平、宋时的清风朗月;仿佛目睹了都江堰的气势非凡,苏州的诗画交织,耳边响起了草远人民的绵远赞歌,余姚土话的天光云影……我们在这么一个横纵坐标都极为宽广的土地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