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梁实秋先生,读者心头所涌起的仰慕之情无需多言。先生被誉为“华语散文一代宗师”,更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民国段子手。他的作品笔调世故却不圆滑,稳健却不死板。常常于寻常处见崎岖,戏谑间带批判。喜爱他的读者,更是戏称他为“行走在人间的吐槽机”。
喜欢先生的文字,其实更是喜欢文字中所折射出的那份通达、智慧的人生态度。“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热闹人间 半满生活》这本书,正是展现了他人生的真意。
真意一:于无色处见繁花。
正如梁实秋先生及携同家人在四川旅居的岁月,条件之简陋,环境之糟糕,令人瞠目。但寄寓其中,那份最舒服、最自在的生活状态却能通过文字鲜活地呈现出来。“苍蝇的音乐,的确是由清悠以渐至于雄壮。当其嘤嘤的时候,我便从梦中醒来,侧耳而听,等到嗡嗡的时候,我便翻过身去,想在较远的地方去听,到了轰轰的时候,我便兴奋得由床上跳起来了。音乐感人至深,不亦然伟哉!”(《苍蝇与文字》)“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鸟》)““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者有之,有张牙舞爪者,有佝偻其背者,有戟剑森森者,由摇曳生资者,各极其致。”“树与人早晚是同一命运的,都要倒下去,只有一点不同,树担心的是外在的险恶,人烦虑的是内心的风波。”(《树》)而这种生活状态极为难得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全然不计的自我麻痹,而是在看清现实处境下的不较真,并能以和谐共生的姿态对其进行审美,智慧地与其共生。
真意二:临窗慢品人间戏。
这寻常的日常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既有人情往来,也有柴米油盐,既有满心的欢喜,又有令人五味杂陈的交织。寻常人常感叹:我们是生活浪潮里裹挟的一粒沙子,早已没有主宰生活的力量和勇气。凡人如是也,谁不是在自己的生活里着自己的眼泪呢?当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书中《脸谱》、《孩子、《女人》、《男人》、《请客》、《谦让》、《送行》、《不亦快哉》等文章时,才不觉豁然开朗,在先生的眼中、心里,众生万象,寻常生活,有悲有喜才是人生,半苦半甜才是生活。世间多存缺憾,而知足并知不足,则是更高的境界。那尚未抵达的部分,是全力生长,仍有余地的期许。正如《旁若无人》一文中,他对生活中烦忧的审视一般“逃避不是办法。我们只是希望人形的豪猪时常的提醒自己: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的伸张。”莞尔一笑的同时,那份警醒式的批判和“品戏”时的投入是不是形象地印刻在我们的脑际间呢?
真意三:闲观万事岁月长。
正如作者书中所言:“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有其丑恶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觉得快乐?”快乐的真谛在于内心,不假外求。“幸遇三杯酒美,况逢一朵花新?”每个时段有每个时段的妙趣,当我们还能看到阳光朗照,生生不息之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打开快乐的闸门,让快乐的浪潮冲卷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从容、悠闲的胸怀拥抱生活,岁月静好,明丽的生活才可以不期而遇。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祝愿每一位与《热闹人间 半满生活》这本书相遇的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生活中最舒适的状态,留一份清淡的余地给欢喜的事物,拥有一份通透和智慧。
读《热闹人间 半满生活》有感-记叙文1200字相关内容
生活告诉我,只有保持耐心,慢慢来,才能取得成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开始养起了多肉。她先是沉浸在淘宝当中,精心比较它们的品种和样貌;有时还向我展示它们的照片,脸上洋溢着笑容,如数家珍般讲述着,这一株红的多么艳丽,那一株紫的多么高雅,白得多…
希望!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希望,人也是为着希望而存活的。石头擦出希望的火光,这在黑暗中耀眼的火光点亮了道路,点亮了一跳长长的道路,那就是希望的道路,在希望的道路上,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希望就在那一刻绽放一只飞蛾,在寻觅食物。在这黑…
有人常常问我:“是什么?”我知道。我知道,幸福就是能吃饱穿暖。虽然我们丰衣足食,但所有都这样吗?不,不是。比如干旱或地震的灾民,一次本不属于他们的灾难却让他们暂时远离了幸福。我知道,幸福就是能有父母陪伴。虽然我们有父母从小养到大,但所有人都…
“wish”一词,用作名词,是愿望,理想之意,用作动词,则表示一种将来时态。也许,在您的心中,梦想,理想都属于将来时态,让未来自己走来,于是,就在这样的期盼中,梦想如过眼云烟,渐远渐朦胧。愚蠢等待的人们,与其等待,不如敞开心扉,积极追寻梦想…
从前投稿总是心情忐忑,想着编辑会怎么样看待我的文章。从今年起,我担任校报的编辑,作为编辑,我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收稿、修改,在缺稿件的时候也需要自己写稿子。角色发生了转换,如今我定夺着文章的去留,一下就拥有了生杀大权。有时候,收来的稿件差强人意…
时间的行走无法抗拒,不可逆转,一切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无能为力。“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在时间的脚步中过去。去地质馆参观,看见一个又一个的物种消失、灭绝,被人类发现再去研究。曾经主宰着世界的物种,无法抵过各种灾难、火山、地震、降温、升温……
早晨交了实习报告,晚上回来宿舍,后知后觉的发现,从今天起,我们的实习日子就真的化上句号了。清晰的记得,和舍友在郭杜见面的那个场景,那是实习的开始。还记得那会还是穿着短袖的盛夏,如今却是插着电热毯仍会觉得冷的寒冬。走过了四季中的夏秋冬,却发现…
最喜欢独自呆在漫漫长夜里,思索着,寻觅着。似乎,一切都是沉睡着的。静静地,想一些事。这一呆,是漫长,而不是煎熬。风呼呼地吹,一切都在沉睡,只有一个孤影,伴夜而坐。似乎在想念着什么,悠悠然。随心,随思,用心去对。凝眸深不可测的黑夜,叹息着,这…
去年暑假,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我与同乡的小明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我的心情格外舒畅。我想,村旁的那片杨梅林也一定受到我的感染,正急切地等待着我去和它们作伴吧。吃罢午饭,我跟家人说了一声,便拉着小明往村旁的杨梅林跑去。这几年,我…
沿着缓坡走去,那高高的土丘上面,是一座残破的古庙。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几间正殿被两侧的房屋挤压着,给人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可见当初正殿供奉的神佛的日子并不舒坦。远远望去,灰黑的房顶在后面的一株柳树和一株银杏的映衬下,经年累月地在旷野中风吹…
近期读到“薄凉”二字,使我感到“薄凉”这两个字用在秋天也许是合适的,秋天,甚至胜过薄凉。当我第一次读到“薄凉”二字的时候,就感到这两个字用的太好了,这要比冰凉柔和,要比凉爽深邃,要比清凉有文化,总之,心中感觉既有薄雾一般的迷醉,又仿佛有清清…
总想,选一个角度:让心情在美景中放牧,让脚步随心意转动。在这个微寒的初冬,我随市教育作协采风团来到了中山岭南水乡,水乡以她特有的姿态让我触到了一个角度,体味到宁静与快乐。汽车在接近水乡的公路上疾驰,遍地的香蕉林让人如此熟悉,仿如穿梭在家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