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笔记的作文,描写读书笔记的作文

读《走向海洋》有感_高三读书笔记2000字

更新时间:2024-01-17 09:26

读《走向海洋》有感_高三读书笔记2000字篇一

提起海洋,会使人联想到波澜壮阔、浩瀚无际等词语,别看“海洋”

只有简简单单两个字,但是其中蕴藏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不信?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向海洋》吧。

蔚蓝的海中两只海豚互相追逐嬉戏着,溅起晶莹的浪花;远处一艘帆船迎风起航;海鸥在海面上盘旋……这一张以海洋为主题元素的封面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不由自主地翻阅起这本《走向海洋》。

这本书并不算厚,但其内容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崔京生首先概详细地叙述了海洋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然后他讲述了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讲述了中国悠远的海洋历史;最后,他展望未来,发现“百废待举,起步艰难”,他认为“海事兴”,便“万事兴,民族兴”。他呼吁全世界的人们——当海洋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高歌,与海洋同行!

从书中,我了解到,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哺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物种;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那里有数不尽的财富和能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帮助。

展翅高飞,与爱同行-读《与爱同行》有感_高中读书笔记10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11:26

展翅高飞,与爱同行-读《与爱同行》有感_高中读书笔记1000字篇一

几乎每个孩子,在生下来时,上帝都会给他一对翅膀,那对翅膀,会帮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飞得更远,有些翅膀能力有限,而有些则犹如老鹰。待到翅膀精疲力竭,剩下的人生路就得由自己去完成了。可是有些翅膀,为了自己的孩子,他们能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举动。

记得文中有一篇,令我感触极深,是《超越血缘的母爱》,主要讲了一个母亲罗雪华为了一个捡来的小女孩看病,十几年如一日,四处奔波,花光家里的所有积蓄,感动了社会获得了援助,治好了小女孩小陆陆的病。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她夲完完全全就可以放弃了她,也可以不收留她,可是,就因为孩子一声甜甜的“妈妈”,使她身为人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涌了上来,整整十年的不离不弃,即使是亲生的,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也不一定坚持的下去,可是,她却说“只要用心去抚养、呵护她,亲生不亲生有什么两样”如此朴实无华的回答让人心酸。罗雪华——这位伟大的母亲,她用超越了血缘的母爱硬是把小陆陆的生命给挽救了回来。此时,罗雪华就化身为了小陆陆的翅膀,带她飞得更高、更远。

读《玛雅文明》有感_高三学生读书笔记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4-17 15:42

读《玛雅文明》有感_高三学生读书笔记1200字篇一

科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后不久,即大约10000年前,有一种古老的人

-----玛雅人。他们发明了许多东西,他们很聪明。

玛雅人的历法和天文知识究竟精确到什么程度呢?他们把一年分为18个月,他们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人测算为365.2422天,误差仅0.0002天,就是说约5000年的误差才仅仅一天。他们测算的金星年为584天,与现代人的测算50年内误差仅为7秒。这是个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几千年前的玛雅人怎么能有这么精确的计算他们还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宗教纪年法,一年分为13个月,每月20天,称为“卓金年”。这种历法从何而来,实在令人不解。

玛雅人笃信宗教,文化生活均富于宗教色彩。他们崇拜太阳神、雨神、五谷神、死神、战神、风神、玉米神等神。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尊为上帝的化身。另外,行祖先崇拜,相信灵魂不灭。玛雅国家兼管宗教事务。首都即为宗教中心。

《我们爱科学》读后感_杂志读书笔记1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07:45

最近我读了一本科普杂志《我们爱科学》,书中的无数个科普知识震撼着我,影响着我,启发着我,他像一双无形的大手,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我带进了标有“科学”这扇大门内的神奇世界。让我尽情领略这神奇的世界......

“无头鸡可以存活吗?硬币从摩天大楼上扔下来是否会砸死行人?打哈欠是否会传染?”……看了书的目录,无数个问号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引诱着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这也还未,脑海中的问号奇迹般的一个一个都消失了。这也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那无头鸡可以存活!

上面这样写道:“可以,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的。这个神话起源于一只生活在美国弗鲁塔的名叫迈克的鸡,它在无头的状态下生存了18个月。虽然头被割去,但它的颈静脉完好无损。此外,它的主人通过吸管给它喂送玉米和牛奶,这保证了它的生命延续,而且体重还有所增加。但是,一次在吸食玉米时,迈克因窒息而死。在它生活的小镇,人们每年都要为这只鸡举行纪念活动。”真是太匪夷所思了!鸡都被砍了头了,生命还未结束,生命力太顽强了。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鸡被砍了头了,但它的颈静脉完好无损,可以生存,但主人却用吸管为它,多麻烦啊!可不可以把那只鸡的头与他的身体重新缝合,先从里面将他的骨头缝好,再有里到外一层层将血管皮肤连接起来,不就行了吗?何必用吸管那么麻烦?……

生活的意义_《生活的镜子》读书笔记9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04:58

是什么促使了人活下去,给了他们活的勇气?又是什么在于人看来是最值得去珍惜的东西?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打开《生活的镜子》一书,看看书中是否给了我们其中的答案。

翻开书,第一页则是代序,代序不仅告诉了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什么,也对这本书做了大概的解释。其中一句鲁迅的话给了我深刻的印象:“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那么,活的意义,它的价值是否就是鲁迅所说的那样呢?我仍然一知半解。让我们继续往下阅读。

理想?信念?灵魂?在第一单元几则小故事中,给了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则小故事——《上山的和下山的》。它讲述的就是上山的人和下山的人登山的不同感受,是一篇选自《重庆日报》发表于2000年9月22日的小寓言。其实,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就是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对结果的感受也就不尽相同,但只要你认准了,就不要再管别人说什么。之所以我会选择它是因为它是这6篇当中的典型,不管是目标,理想,信念,灵魂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最主要的还是你把握了没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别人的信任,不能没有信誉,更不能没有自己的立身。你一旦抛弃了诚信,社会也将会抛弃你。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_小说读书笔记12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5:08

终于在放假结束前吧《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看完了,这真是一本探索人内心的书。

没有事先对它了解与认识的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个全新的世界,哲学的世界。《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而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就像评论家所说的,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读《百科全书》有感_高中生读书笔记14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9 01:05

小时候,总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缠绕着我。例如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却不从北方升起,在南方落下;为什么天空中总会漂浮着片片云朵,看得见却又摸不着;为什么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不翼而飞了;当人们遇到无法避免的事时,总是哀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是躲避不了的。却没人告诉我天为什么要下雨?

长大了,在科学的耳融目染下明白这些都是应该的,若你要进一步追问:“什么是科学?”那我要恭喜你,你成功问倒我了,因为对于我们这样的一群学生而言,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科学,去了解科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接近科学了解科学呢?我把汗水撒给了《学生探索百科全书》。

这套百科全书是为提高全球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而编写的一套综合知识读物。它包括《地球探索》、《科学探索》、《历史探索》、《生物探索》四册。四册的排版都做的很好,让读者很容易便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四册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分为若干节,各节在结构设计上均采用场面宏大的主图以及精彩纷呈的配图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并且具有多项附加功能,如关键词中英文对照,内容索引,词汇索引,知识点提示,基本知识问答,以及相关教育网址索引。让读者在准确的文字描述、严谨的原理揭示中愉快地踏上新奇的探索之旅,轻松地掌握的百科知识。

读过这本书后,我发现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法律读本》读后感_高中读书笔记1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03:42

一开始,我对法律的认知并不多,只是有些模糊的概念,但读了《法律读本第一章》后,我不仅对法律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懂得了像家长不能侵犯孩子隐私这么法律条款。

我们有权让父母在我们的抚养权内抚养我们的同时,也有权不让父母偷窥到我们的隐私。隐私就是说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些东西,譬如我们的日记,私人信件...。这些都是我们的个人隐私。如果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父母是不能私自偷看我们的日记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地违反了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里隐私保护法这条规定:《条例》对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父母偷看孩子聊天记录、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等行为都作出了明文禁止。

所以说,偷看孩子日记或聊天记录是犯法的。为了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一些家长背着孩子偷看他们的日记和QQ聊天记录。今后,这些表面上看是“为孩子好”的行为将被禁止。

但是,在如今这个世界,这个21世纪,这个什么事情都完全不能由我们说了算的世界里,又有多少学生的日记是可以受到保护,没被家长看过的呢?又有多少家长真正在意过这些法律呢?真正在意过我们这么小孩的感受呢?很少,真的很少,我甚至敢说没有。

身残志坚的榜样_《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读书笔记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3 00:58

算是加班加点的看完了《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一个因为意外七岁就没了身体四分之三的残疾少年,一步一步在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最后在北京发展起了自己的写作事业。

生活是公平的,在收了一些东西之后,还是会给予别样的补偿,笔者虽然失去了自己身体的大部分,然而却有一颗永不屈服的心。生活也是残酷的,把他的梦想一次一次的在现实的熔炉中梵化,然而追梦的人从不放弃,又一次一次的拾起那最初的梦想,只要梦想还在,只要信心不倒,残酷的现实又有何惧?

智慧的人总是能交到贴心的朋友和赏识他的能人。笔者的智慧与勇敢让周围的人对他刮目相看,无不赞赏。从小就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天份和勇敢,所以小朋友不但不嫌弃他还把他当成知心朋友,能干的大哥。长大了,在磕磕碰碰中学会了为人处事的法则。经历了父亲的死亡之后,他变得成熟了,说话做事也收敛了许多。即使是如此残疾,也有好几位好姑娘愿意和他共度一生,这足以见得他自身的人格魅力有多强大。

他是一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坎坷的童年到青年,看得人想哭。

他是一本书,书中记录了他的独孤与心酸,看得人心碎。

他是一本书,书中记录了他的智慧、勇敢、乐观,看得人真心佩服。

他是一本书,书中记录了他的魅力与光环,看得人无限向往。

读《鲁兵孙漂流记》有感_读书笔记3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08:36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读到了《鲁滨孙漂流记》,从此鲁滨孙强健得到身姿,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了。

鲁滨孙在一次事故中,冲到了一座孤岛上,一般人可能会放弃生的希望,可鲁滨孙却仍然照亮着希望之路,就这样生活了二十六年。在这其中,他遭遇过很多,比如食物问题,野人......但他有着比一般人更坚不可摧的信心,最后经过两年多的航行,终于返回了英国。

鲁滨孙的各种举动,都让我自愧不如。鲁滨孙在荒岛上,蜘蛛、蚊子、蚂蚁,有什么没见过。而我看到看到虫子,恨不得眼泪都要掉下来;山上的黑暗,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鲁滨孙却努力地生活了下来,可我在夜灯的照耀下,依旧还是十分胆小。不光是我,换做是谁去荒岛上生活二十六年,恐怕也生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