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乡土中国》,“这可不是当下的中国像”——这是来自一个完完全全城市人的感叹。书中有大量鲜活生动的实例,然而对我们从小生养在城市者而言却成为十足的新鲜。七十载过去,中国社会面貌已然天翻地覆,时代使命也经历相当巨大的跨越。但在今天重新回望过去的乡土岁月,我们或许正如“读史以明智,为鉴照前途”一般,站在现代人的立场认识过去,又以历史的视角照见未来。
已经失掉了乡村生活的实际与基础,我们在《乡土中国》这里认识过去的中国,认识我们的传统何以作为传统被一代代人恪守和尊重,认识如今耳熟能详的那些风俗、谚语背后的文化与社会根基——这正是它原初的目的与内容:在提炼现实的维度上为乡村的中国社会画像;创作于中国城镇化的萌芽期,彼时受困于抗战和国内势力分立,城乡分裂非常明显,而乡村人口又占据主流,认识乡村中国自然能够更好的推进乡村建设与城市化。这样不拘泥于某一具体问题的内容,使得《乡土中国》在今天更有发挥价值的见地。这不仅仅在结论上,作者在提炼过程中所记录的实例以及所使用的办法,对学术对应用都有不磨灭的价值。
打比方说,对乡村中国深刻的认识,来源于作者丰厚的实地探究,最使我们亲切与认可的也是他的实践与科学精神。《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无讼》两部分内容探讨乡村改革中理论与实际发生的摩擦,作者立足乡村实际,在考察与思辨后大胆地指出“想当然的不一定正确,众人说的也不一定可靠”,对“使乡下人变聪明的办法是普及文字与知识,而使乡村更加科学有序的必要是推行法治”这些看似不证自明的论点提出具有创见的异议,读来既醍醐灌顶,又深深为其勇气与实证品质所触。
我们或许问,过去最“土气”的中国,今天还可见乡土中国的影子吗?社会的面貌在飞速的变,社会内在的结构也毋庸置疑的不断变化,但是中国人变的真的有那么快吗?仿照费老先生的方法与观点,尽管“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但是“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换句话说,当习惯不足以成为障碍,保留经验的行为仍然可以算作“保守”的意义时,更可能的现象是习惯的残留、“注释”,而非习惯的更替。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很不均匀,如果是就改革开放后才踏入城市化的大片区域来看,踏入城市的家庭不过两三代人,当代青年人的父母或许就是随着他们的长辈自农村走进城市的,而真正完全扎根于城市或许就是从青年人这一辈开始。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些从过去带来的经验,从泥土中携带的习气,是否依然得以保存?《血缘和地缘》一节中所提出的人情往来的通则,今天依然被盛奉为不言自明的社交准则;《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极具相对性的群己界限和道德标准,是否仍然深深根植于当代人的心中,使人们顽固地“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而在实际上妨碍了国家利益的实现、团体利益的认同?《乡土中国》曾经全面的概括了这些普遍的、广泛的属于中国人的特质并进一步深入其文化根本,如今这些见地里的结论在部分意义上依然统摄着整个中国社会。
如今的中国,可以察觉逸散在城市楼宇间属于土地的气息,但亦清楚的看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必在更迭之中越来越多的脱离土地和乡村,而乡村本身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弄清楚乡村的脉络,要探寻在其上拔地而起的城市文明的轨迹或许也不再那么“当局者迷”。
读《乡土中国》有感-记叙文1200字相关内容
天边甩出了一丝光亮,染着深蓝的云,透出赤色的光。田野里的清晨,没有机器的嘈杂和人烟的喧闹,缕缕炊烟悠扬飞舞,世界,万籁俱寂。这是我的家乡,金华市一个普通小村。一直以来,它生长在田野上。我们都是田野哺育的孩子,不是么?小小的村子,承载着我太多…
入夜的不眠之城,华灯初上。此刻的我,约好了妹妹,正靠在公寓的楼顶天桥上。难得的相聚时光,我们却保持着沉默,就这样一直看那城市的繁华夜景。我早已听她诉过苦了,今天的她更为异常,我,在等她开口。不过一会儿,那倔强的人儿开始了小声地抽泣,她无助地…
今年的小寒,整个城市闷在一口锅里,水蒸气腾在上空,渐渐有向下侵略之势,若是上下颠倒过来看世间,仿若天堂——建筑物的“底部”全部浸在朦胧白烟之中,缭缭绕绕。“小寒”这个时节,入耳秀气,字面上看过去则泛着冰蓝和莹白。身为岁末的节气,它丝毫不吝啬…
梨树上长了一个又大又美的梨,看起来格外显眼,每当路人经过这儿说的时候都很赞这个梨很美又大。梨听了很高兴,反复感觉到了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慢慢的树上的梨子一个接着一个的从花变成了梨,外表却那么显得那么丑陋。这么多梨都在羡慕这个梨很美。一…
亲爱的灵溪:您好!作为你多年的笔友,很高兴能再次收到你的来信。可遗憾的是,我最近几年都没有看见你在作文网上的投稿,我希望你能够重新拾起你的笔在网络上看见你的身影。那么言归正传,你在来信中提及起要我评论一下你这几年来的文风和写作,我愿意竭我驽…
初冬的雨是猛烈而又急促的,打在窗户上发出“啪啪”的声响;雨是冷冽而又冰冷的,打在脸上犹如遭受电的击打;而雨又是温暖的,仿佛春风滋润了爱的绿芽,为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周二晚上下起了狂风暴雨,让没带伞的我措手不及。晚自习下课之后,雨势竟没有一点…
的梦想是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的身边就有许多的老师可以作为我的榜样去学习,不过,我最崇敬的老师还是那位钢铁般的老师——庞老师。庞老师长得普普通通,但她的眼睛却不一般哩!庞老师的眼睛不大,却十分有神。她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里散发出令人害怕的…
日子总在一天天过着,有的一天都充满激情,有的却一天跌入低谷,正是因为在这如花季一般的年纪里过着抑扬顿挫的生活,组成青春的旋律。音乐有旋律,我们可以听出这首曲子是欢快的还是忧伤的,青春也有旋律,可是就不一样在了它永远是进行时,你看不到最终的结…
“嘭,嘭,嘭”声声撞击声回荡在耳畔,秋风清凉,卷来的缕缕茶香萦绕于鼻腔。细细数来,已与你相伴走过十二个春秋。你,令我如此感动。外公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有着一手不赖的厨艺。贵阳的一大特色——油茶,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自打我来到这个世界,外公外婆…
每每看到“雨后春笋”这个词,我的嘴角就会微微上扬,露出两个打着旋儿的小梨涡,我就会想起悦悦小姨,想起那个喜悦的她……周末,我和悦悦小姨一起到郊外的农庄度假,闲来无事,便到小院后的竹林里散步。天刚刚下了一场瓢泼大雨,泥土湿润润的,我们踏着松软…
从小到大,每到放假他都会去奶奶家吃饭,奶奶总是笑盈盈地迎上来问他:“想吃什么呀?”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喊道:“想吃奶奶做的手擀面!”于是奶奶乐呵呵地忙活起来,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手擀面便端了上来。在他看来,奶奶亲手做的手擀面,比哪一…
“姐姐,这是什么花?”当时的我正站在花园里,突然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抬头,一个看起来只有五六岁,身上穿着一件可爱碎花裙的小女孩正指着我在打理的花丛。女孩似乎有点怕生人,规规矩矩的站在离我一米远的地方,水灵灵的大眼睛中却闪出好奇。突然,我的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