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的灭亡,无法阻止生命的延续;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国韵的传承。
——题记
从牙牙学语,口中念出的天地玄黄,到初始人事,耳边环绕的宋词文章;从笔尖初下,洁白的纸上斑驳着稚嫩的字迹,到笔尖生花,随笔写下的诗文词句。本本书籍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堆积,汪洋识海在我心灵的旱田流淌。华夏千年的国韵,给予了我生命的意义;华夏千年的国韵,奠定了神州大地上,不朽的辉煌。
文学的雏芽,传承的开始——《诗经》
最开始的国韵是什么?中华千年的语言文明的起源,又是什么?历史的长河告诉我们,是《诗经》。那是源自民间最质朴的歌声,那是来自远古最纯真的呼唤。那是传承的开始,是文学的雏芽。它作为一切的起源,早已深深的埋入了我们的血脉。也许我们回想不起最初的混沌,但我们的心中永远保存着当时的情愫。国韵的传承,是发自内心呐喊出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面对国家存亡,无所畏惧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面对物是人非,境迁人变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就仿佛是一颗文学的种子种在历史的长河中,刚刚破土的雏芽。它纯粹,不夹杂一丝污秽。也许我们现在脱口而出的话语,也许我们不假思索的文字,都蕴藏着《诗》的魅力。
文学的花苞,传承的骨髓——诸子百家
现在我们所走出的每一步,都偕夹着那个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时代的思想。那些生于乱世的圣人与他们的学说、思想,就仿佛是国韵传承的骨髓,在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流淌,永不停歇。中国人言谈举止中表现着的,是《论语》的仁与恕,是《孟子》的礼与义;中国人思想精神所流露的,是《道德经》的静与淡,是《庄子》的无为与思。当我们同知己相交时,不会去在意真正的朋友是否有权,有钱,有势,这时我们身上自然流露的,是《墨子》的侠骨豪情;当我们背靠祖国,面朝蛮夷,眼中闪烁着的,是《孙子兵法》的无穷智慧。中国人不屈的意志,是《周易》中后天六十四卦誓与天挣与地斗的伟意;中国人合并天下的壮志,是《鬼谷子》纵横之述的玄通奥妙。当前进道路上的火焰逐渐熄灭,这个时代就仿佛是火种,借着部部传承的书籍,再一次为我们点亮前进的道路。
文学的花朵,传承的骄阳——唐诗
从一颗种子,到生根,再到发芽,最终开出花朵,需要多久?唐诗告诉我们,需要近千年。唐朝就像是天下最肥沃的土壤,开出了世界最美的文学之花——唐诗。唐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晶莹而饱满的珍珠,在近千年的琢磨后闪闪发亮。它又仿佛当空日照的骄阳,闪耀着世间最美的光芒。在那个时代的国韵,是王维边塞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是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凄美;是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负;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愤慨。也许我们早已忘记“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出处,也许我们早已记不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但是那一颗颗珍珠,却早已从书页上滑落,留在了我们的心底;那绚烂的花朵,却早已在每个中华儿女的灵魂中开发;那火红的骄阳,却早已升上了文学的殿堂。
文学的果实,传承的净土——宋词
有人说,如果将唐诗比作一朵花,那么宋词就是它结出的果实。果实也许没有花的绚烂与璀璨,但它却多了一份淡雅与宁静。宋词不似唐诗的豪迈,但它自有自己的精致。如今的我们很难用极其简短的语言写出极其复杂的感情。但是宋词做到了。我们从宋词中看到的,是细腻复杂到如苏轼的《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无限悲凉与思念;是如范仲淹的《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惆怅哀伤;是如李后主的《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寂寞孤独。为什么我们很难在宋词中读到快乐的事情?有一个人说的很对,他说,一个人在快乐的时候是没有时间去写东西的。所以宋词就仿佛是繁华之后的寂静,是自负之后的自省。宋词仿佛是千年传承中的一方净土,沉静了我们的思绪,洗涤了我们的灵魂。宋词又仿佛是一枚果实,同时它还是一颗种子,再一次被岁月种入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开发的时候。
国韵就像颗种子,生长,开放,结果,最终重归于种子。这颗种子开出的花朵,也许每一朵都外形不同,颜色不一,香味不齐。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时间也许会带走片片花瓣与枝叶,但它的本质将永存于历史的长河中,被华夏的儿女子孙代代传承。
终将有一天,这颗种子,将会在未来再次绽放。
国韵的传承_关于文化的作文1500字相关内容
红色,象征着光明、温暖和力量,红色基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著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我们的红色基因,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国家的独立而英勇奋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美丽的诗篇。翻开中国的历史,在艰苦的战…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也在伴随着人们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与时俱进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源源不断的人影响后世深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文化,奠定民族的根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而现在,存在的只有中国一个。这其中中华文化起着巨大的作用,一个民族…
“我的故乡脸孔金黄,身体里流着图腾的血。”炎黄子孙,生下来便是一副铮铮傲骨,红色基因在黄皮肤下跃动。红色基因,是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众所周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的祖先经住了时间和岁月的考验,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的财富给我们这一些后代们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现在我们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
读完这厚厚的一本《长征故事》,让我内心震撼不已!我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写过的那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每当我读起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时,心中浮现出来的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红军跨过一座座高山,趟过一条条河流,走过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_介绍中国文化作文800字静悄悄的新年像极了一个普通的周末。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
中华文化_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1)阳光洒落在幽静的花园里,梧桐叶斑驳的影子落在我身上。我席地而坐,膝上摊开一本厚厚的《论语》,不停地读着、背着,一股清新、淡雅、古朴的墨香沁入心脾。身旁,一只又一只小鸟儿飞来飞去,美丽的歌声时而婉转…
走进一间农家书屋,翻开一本红色经典,感受一段英雄事迹,红色事迹与英雄人物虽然已经逝去,但是他们传承下来的红色精神则经久不衰,百年依旧。在我的家乡——安徽,涌现出大批英雄人物,流传着不少红色故事,接下来就跟我走进安徽的无限“红色”中吧!在安徽…
桃花脸、柳叶眉、杏核眼,是美人。爱国情、凌云志、满腹才,是中华美人。无论陈年往事,抑或盛景流年,那些绝代佳人,皆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传承了中华千古美人心。千载琵琶作胡语昭君不仅绝色倾城,而且绝顶聪明,亦没有寻常女子的泪水洗面。她拒绝贿赂毛延…
我很幸福,由于我生在一个爸爸母亲都非常爱我的家人。先说我爸爸吧,从我的爷爷、及其我爷爷的爷爷起,到我爸爸这一辈全是知识分子,因此我在两三岁时就逐渐识字念书了。爸爸一直对我学习培训的规定很严苛,就我英文单词念错一个小小声调,他都是会较劲儿的在…
每座城的上空,都有一种永久不变的味道,那是一种传承,不曾消弭,牵着远行在外人们的心。我的老家在长江以南,总记不清那城中有哪些地标,只记得整座城始终传承的上空的味道,那是千百年温存下来的别样风味。清晨,这座城在东湖上氤氲又四散的雾气中醒来。吃…
遥想百年前,人们曾躲在枪林弹雨之后,听哀鸿遍野,看血淌成河。如今,祖国七十二年华诞,我们真正从一穷二白走向伟大复兴,走过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九月底,骄阳正好,秋风透过林梢,我协同我的好友,来到了博罗的老街。博罗近几年的变化着实令人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