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的灭亡,无法阻止生命的延续;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国韵的传承。
——题记
从牙牙学语,口中念出的天地玄黄,到初始人事,耳边环绕的宋词文章;从笔尖初下,洁白的纸上斑驳着稚嫩的字迹,到笔尖生花,随笔写下的诗文词句。本本书籍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堆积,汪洋识海在我心灵的旱田流淌。华夏千年的国韵,给予了我生命的意义;华夏千年的国韵,奠定了神州大地上,不朽的辉煌。
文学的雏芽,传承的开始——《诗经》
最开始的国韵是什么?中华千年的语言文明的起源,又是什么?历史的长河告诉我们,是《诗经》。那是源自民间最质朴的歌声,那是来自远古最纯真的呼唤。那是传承的开始,是文学的雏芽。它作为一切的起源,早已深深的埋入了我们的血脉。也许我们回想不起最初的混沌,但我们的心中永远保存着当时的情愫。国韵的传承,是发自内心呐喊出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面对国家存亡,无所畏惧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面对物是人非,境迁人变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就仿佛是一颗文学的种子种在历史的长河中,刚刚破土的雏芽。它纯粹,不夹杂一丝污秽。也许我们现在脱口而出的话语,也许我们不假思索的文字,都蕴藏着《诗》的魅力。
文学的花苞,传承的骨髓——诸子百家
现在我们所走出的每一步,都偕夹着那个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时代的思想。那些生于乱世的圣人与他们的学说、思想,就仿佛是国韵传承的骨髓,在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流淌,永不停歇。中国人言谈举止中表现着的,是《论语》的仁与恕,是《孟子》的礼与义;中国人思想精神所流露的,是《道德经》的静与淡,是《庄子》的无为与思。当我们同知己相交时,不会去在意真正的朋友是否有权,有钱,有势,这时我们身上自然流露的,是《墨子》的侠骨豪情;当我们背靠祖国,面朝蛮夷,眼中闪烁着的,是《孙子兵法》的无穷智慧。中国人不屈的意志,是《周易》中后天六十四卦誓与天挣与地斗的伟意;中国人合并天下的壮志,是《鬼谷子》纵横之述的玄通奥妙。当前进道路上的火焰逐渐熄灭,这个时代就仿佛是火种,借着部部传承的书籍,再一次为我们点亮前进的道路。
文学的花朵,传承的骄阳——唐诗
从一颗种子,到生根,再到发芽,最终开出花朵,需要多久?唐诗告诉我们,需要近千年。唐朝就像是天下最肥沃的土壤,开出了世界最美的文学之花——唐诗。唐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晶莹而饱满的珍珠,在近千年的琢磨后闪闪发亮。它又仿佛当空日照的骄阳,闪耀着世间最美的光芒。在那个时代的国韵,是王维边塞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是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凄美;是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负;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愤慨。也许我们早已忘记“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出处,也许我们早已记不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但是那一颗颗珍珠,却早已从书页上滑落,留在了我们的心底;那绚烂的花朵,却早已在每个中华儿女的灵魂中开发;那火红的骄阳,却早已升上了文学的殿堂。
文学的果实,传承的净土——宋词
有人说,如果将唐诗比作一朵花,那么宋词就是它结出的果实。果实也许没有花的绚烂与璀璨,但它却多了一份淡雅与宁静。宋词不似唐诗的豪迈,但它自有自己的精致。如今的我们很难用极其简短的语言写出极其复杂的感情。但是宋词做到了。我们从宋词中看到的,是细腻复杂到如苏轼的《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无限悲凉与思念;是如范仲淹的《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惆怅哀伤;是如李后主的《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寂寞孤独。为什么我们很难在宋词中读到快乐的事情?有一个人说的很对,他说,一个人在快乐的时候是没有时间去写东西的。所以宋词就仿佛是繁华之后的寂静,是自负之后的自省。宋词仿佛是千年传承中的一方净土,沉静了我们的思绪,洗涤了我们的灵魂。宋词又仿佛是一枚果实,同时它还是一颗种子,再一次被岁月种入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开发的时候。
国韵就像颗种子,生长,开放,结果,最终重归于种子。这颗种子开出的花朵,也许每一朵都外形不同,颜色不一,香味不齐。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时间也许会带走片片花瓣与枝叶,但它的本质将永存于历史的长河中,被华夏的儿女子孙代代传承。
终将有一天,这颗种子,将会在未来再次绽放。
国韵的传承_关于文化的作文1500字相关内容
中国是礼仪之邦,5000年的文化传承至今,铭刻于中国人的心中。说起家风、家训,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中国每个家里都有家风家训,例如我家。我家的第一条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原则。有一次,我偷偷拿了五元钱去买零食,其实妈…
在经历无数的弹雨纷飞的战争,面临生与死的交锋,无数的先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胜利的口号谱写了一段段传奇事迹,无不令人震撼,为之留下激动,缅怀的泪水。他们献身为国,用自己的身躯搭起了一座通往顶峰的桥梁,向世界宣告:“中国,站起来了!”…
行走在党史百年的雨林中,我感慨万千……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期间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多达4…
我在这个满是热情的秋天,等待着你对我的亲吻,等待着骄傲的红色传承。第一片落叶的落下,斑驳的树影,凉爽的秋风,无处不在昭显着秋天已经到来。透过这斑驳的树影,我早已看到我的红色传承。在1949年10月1日,落叶早已落下,斑驳的树影伴随着梧桐树的…
中华上下5000年,我们骨子里流着的鲜红血液所告诉我们的乃是红色传承,乃是文化传承,乃是中国上下5000年传承……中国的文化传承你是如何看待的?现在我们就拿当今特别火的汉服来说说中国文化传承,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这中国文化传统服饰,数年轻人最多…
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一定有着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存在。不管如论如何,我们从小出生于中国,骨子里满满的都是红色的传承这个是我们生来骨子里血脉里就有的东西,所以文化传承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重要到我们这一生可能都要在完成这个文化传承!那什…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字-----那就是“孝”。自古以来,孝是中国人民五千年来追求的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东方的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文化素质。然而孝道,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百善孝为先”这句老话,至今流传许久。但是又有…
在我们呼吁“珍爱粮食,传承美德”的同时,有人在说:“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点粮食么?”是的,也许你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是当你了解一下“三年自然灾害”和“贵州毕节儿童自杀案”你就不会那么说了。“三年自然灾害”是我国从古至今最为惨烈的一次饥荒饥荒饿死…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篡改古诗成了一股风,比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双截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门口小卖部”等等。当我们有些中学生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改造成“举头望明月,李白睡得香”、“举头望黑板,低头思姑娘”时,…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交谈,会让你的灵魂受到冲击与洗礼。而最近,真的有一本书,带给了我非凡乐趣的同时还受益匪浅,它就是《中国神话故事》。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很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有…
仍记幼时,小小的我依偎在母亲怀里,听着母亲给我讲那些有趣的神话故事。年纪渐长,我升入小学,认识了不少字,暑假里便让父亲给我买了《中国古代神话》,开始自己阅读神话故事。书中瑰丽多彩的神话故事让我着迷,不禁感慨古人想象力的丰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
他们在烈火中永生。——题记1948年,重庆被一层黑色的浓雾笼罩着。这座城市似乎每处都透着晦暗、阴沉,但在这片土地下,却翻涌着革命者鲜红的热血,预备着将那黑暗吞没,迎来期盼已久的光明。《红岩》这本书便将它们用文字记述了下来。在这本书中,“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