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大将命,万事成蹉跎。”幼年时,曾有一个算命先生给姥爷算了这样一卦,但他不信这个命,在长达70多年的岁月里,他用自己的奋斗来抗拒这个命运。造化弄人,姥爷至今没有走出乡村,但却活出了一个“大将”的风采。
壹:少年求学
1944年,他出生于河南南部一个贫寒的小乡村里。十二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这让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正在上小学的他面临辍学的风险。
家里没有交学费的钱,父亲无力供他上学,他只能自己想办法。因为他坚信,只有上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绞尽脑汁去想办法赚学费,当打听到菱角秧可以卖些钱,便立马跑到离家不远的水塘里捞菱角秧。为了多卖些钱,有一次,他整整捞了两大担菱角秧,但身薄力单的他根本担不起来,他就想办法,用一根麻绳扎在腰间,使出浑身力气,一步一挪地将担子挪到了集市上,换回了两分钱,而两个肩膀已血肉模糊。就这样,那个秋天,他用这样的劳动,终于攒足了学费。
1959年,国内发生大饥荒,河南更是重灾区,饿死的人随处可见。姥爷家靠一坛腌制的洋姜挺过了大饥荒。一天一块洋姜,人饿得浮肿,也没让他放弃上学,他边劳作,边苦读。
他咬牙上完小学,又上完初中,但家里再无力支持了。十七八岁的他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命运,再次显示他残酷的一面。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西北风刮的正紧,光着脚踏在雪地里的他走在上学的路上。那天也是上高一的他最后一天去学校了。
西北风刮得极为狼藉,遍地都是残枝烂叶。他抱着已破烂不堪的书包,缩着头,不停拉紧没剩几个纽扣的棉袄,不让风钻到衣服里。他的脚早已经冻得麻木了,感受不到路上小石块的刺痛;脸也被那刺骨的寒风吹得发紫又惨白。但这样的日子以后也没有了,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道路就此中断。
贰:中年持家
虽然求学之路不通,但在那时,他也算得上一个有文化的人。他有过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如当兵、招工等等,但都因为当时家里缺乏劳动力,以及后来姥姥体弱生病,孩子幼小,统统错过了。
年富力强的他没有因此沮丧,他用一个日渐坚强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改变命运,更希望能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因姥姥经常生病,不能干农活,整个家都是由他来支撑,他同时还承担公社的公务。忙完公事忙家事,他四处奔波劳作,默默干活,如同一头老水牛。
他身体很好,但长期劳作,也会出些意外。一次夏收,割麦子,担麦子,放在别的家里,五六个人一起干的活,在他家却由他一个人承担。一天下午,他手里的镰刀一直不停歇,汗水顺着衣服往下滴。割完了整个田地里的麦子,气喘吁吁的他立即开始担麦子。刚刚担起担子走几步,他突然觉得嗓子里有一股腥味,一咳嗽,一大口鲜血竟吐在了麦秆上。脑子里一阵眩晕,他倚靠着担子,缓了好半天才发觉自己吐血了。他稳稳神,没有惊慌,想起当地的一种说法:“将吐的血吃回去,就不会损伤身体。”他找来一个荷叶,收集一些鲜血,回到家里,没有惊动任何人,把血放在锅里煮了煮喝了下去。
这件事情之后的很长时间,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之后,才告诉姥姥。
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与命运顽强抗争,他在风雨摇曳中支撑住了自己的家。家里境况越来越好,姥姥身体渐渐好转,孩子们也健康长大。日子虽不说大富大贵,他也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叁:老年维权
“老兵不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一年一年老去,但是他的“大将”本性依旧,继续与岁月抗争,与命运抗争。
近十五年,他执著于两件事:上访与打官司。起因是他家所在的地方正在进行商业开发,占用了大量的基本农田,却不给农民合理的赔偿,侵犯了农民的权益,让他们无田可种。为了维权,他带头与村民联合起来,去信访部门信访。有些人答应背后给他钱,让他不再管这事,但他却不同意。从国家的土地主管部门、市主管部门到县主管部门,他不停歇地去上访,写信、打电话反映情况,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他依然不放弃。
在上访的同时,他因土地纠纷还打起了一场持久的官司。“活到老,学到老”,正因为这场官司,70多岁的他又开始学习、了解《土地法》《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知识。前几天,他又打电话给学法律的爸爸,咨询《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情况,爸爸细心向他解读,他在电话额那端用一支笔仔细地纪录着。此外,他还时时关注国家大事,每天晚上,每当时针直到七时,他都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收集与土地有关的所有国家动态。
这场官司从一审打到二审又到重审,尽管他聘有律师,但每次都会亲自出庭,进行法庭辩论。他坚信自己合理合法,始终不与对方私下和解。为此,他家的路曾被人偷偷挖断,田里的秧苗曾被人拔掉,身边的人都劝他放弃时,他都坚决不放弃。“只要这世间还有法,我就不会放弃!”
如今,70多岁的他牙齿已经全部脱落了,一支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曾经高大的身躯现在已弯曲下来了,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但他的眼睛依然目光如炬,骨子里的抗争精神依旧。
结语
他这一生没能走出乡村,没能功成名就,但在我看来,他一生平凡却不平庸。70多年的风霜雨雪没有将他磨的圆滑,依旧棱角分明,那个“大将”一直住在他的身体里,从未离去。
虽然老去,初心依旧。艰辛一辈子,奋斗一辈子,抗争一辈子;不服软、不妥协、不放弃,这就是我的姥爷,“大将”姥爷。
记我平凡而不平庸的姥爷-写人作文1800字相关内容
那洛阳真暖,荀府降下了个小生命,荀老爷高兴不已,忙上前从接生婆手中抱过孩子,是个女孩儿,不哭不闹,眼睛灵动地眨啊眨。“女儿也好,女儿以后会更加孝顺。”荀老爷笑着喃喃自语,将怀中的婴儿抱得更紧了。时光冉冉,转眼间,这姑娘到了金钗之年。这会儿,…
漂泊的雪摇曳回风,诗意更迭灵魂。曾有那一人在一瞬之间给了我那样的感觉。我自幼在渔村生长,这里四季如春,只分干季和雨季。常听大人说起,那来自北方遥远的寒冷,纯洁如冰皎洁如冰雪般的冬季。我常常在想那是什么样的?直到一个来自北方的少年——因赶考而…
他是几十年前湖北高考的状元;他十五年前入主中国权力人物的聚集地——中南海;他被誉为党的第三代领导人中最智慧的一位……8年前,当他以罕见的高票被推上共和国第五任总理宝座的时候,面对亚洲金融风暴的他当即发誓:“无论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
老家的冬季着实较寒。说是寒吧,倒不是因我穿的单薄,而是这方圆几里不见人家的孤寡,让我的兴致寒了几分,不过倒也无伤大雅。只存在一周的年假,已让我欣喜,多余的,又哪管它的有无?无非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锦上添花一些,又或是删去那繁琐菱角,使离别之愁更…
因为有你,我懂得了快乐。因为有你,我知道了温暖。因为有你,我才明白要珍惜。因为有你,我的奶奶。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出外打工了,幼小的我被奶奶带着,读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的老师说没有读学前班的,不能读一年级,可是奶奶不相信这个理,拉着我,跑了…
雷锋,这个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人说的简朴的话语,曾经感动了无数人,我们应该让淳朴的他成为我们汩汩不绝的精神源泉。一个星期天,我上完兴趣班正往家赶,突然,看见一个人正搀扶着另一个带着墨镜的人走路,我十分诧异,走上前想一探究竟。刚刚上前,就听到他们…
苦难和挫折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意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可以动摇一个人的信心。但他们同样也能造就一个伟人。平凡与伟人有时只在一念之间,一个是永远的解脱,一个是无尽的痛苦,而无 尽的痛苦换来的就是后人的尊敬。司马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只是生在了一…
她像一位婀娜的舞者,怀着无限的激情与梦想,在岁月的流逝中流下她轻盈的舞姿,岁月的摩擦,让我与她相遇、相知,我感叹——她,是一个会走路的梦。——题记杨柳招摇细指,是在感谢春的教导;鱼儿纵身一跃,是在感谢水的教导;草儿顶破泥土,是在感谢土的教导…
太平天国的起义,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而起义的失败,则是一次偶然。假如我是洪秀全,起义也许就不会失败。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是没落腐败,民怨沸腾,起义是人心之所向,只是缺乏一个号召的人。所以说太平天国的起义是必然发生的。即使不是“天国”,也会有“…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过一段时间删一段留言说说删一些不在联系的人。现在在黑暗中其实也就剩手机屏幕那么点光亮苟延残喘。我也想那些人,不知道为什么就失去了联系,也不是没有话题也不是有深仇大恨只是一不见面你不找我我不找你就这样没有联系。…
春天,兰儿家的山坡上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当鸟儿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兰儿就起床了。她来到坡上,摘下这些含苞欲放的花朵。兰儿数了数,正好一篮子。兰儿是个可怜的娃,当她还在襁褓中,父母就离开了她。兰儿在邻居奶奶的照顾下慢慢长大。懂事的兰儿每天从山坡…
秋风肆虐的街道,扬起一阵叶雨,那是唯美的或抑凄凉……行人个个匆匆而去,留下的仅是一地枯黄,坐在街边的小女孩,低垂着头,刘海遮盖了她的神情,只能看到她微微颤抖的肩膀,没有人去关心她,甚至是没有去正眼瞧她一眼。身旁还放着一瓶没喝完的可乐。天色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