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失败,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平淡的,一直纠结着不放可是很容易产生心结的。
回忆起我人生中的十多年,失败的事情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也不少,最为令我难忘的就要数初三那一年了。
我是一个对于语文极其热爱的孩子,对于文字自然也十分热衷。当我们初三临近结束的时候,班级里开始为百日誓师大会做着准备。而我自然也是参与了的,带着自己的稿词。在我充满信心的时候,也尽了全力,终于成功打入了年级前二强。
出于公平,我跟着他一起比赛,然后投票,进行最后的角逐。可这也是我没想到的,最大的公平,令我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们两个人一一进行了演说,在教室里模拟,在我看来,我是百分百胜出的,可结果他的票数高于我。这并不是最为令人心塞的,最令人难受的是,他的稿子写的并不好,结果竟然还要用我的稿件,替我上前代表初三同学!
孩童时期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所谓的虚荣心和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骄傲别人是不会明白的。当时我失望了很久,心底里不服气了很久。我总结出来的唯一原因就是另一位同学的成绩比我好,所以大家对他的印象比我好,因此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后来,年龄大了,进入了高中。
经过了高中的沉淀,我成长了很多。转眼也已经步入了高三,也开始高三的誓师大会了。这一次我轻松取得了代表权,毫无压力的代表了我们年级。这时候,我又回忆起了初三时候的往事,不知为何,此刻的自己倒是开始反思起了自己当时的不足。越是优秀的时候,越是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越是失败的时候,越容易被失望冲昏了头脑。此时想想,当时无论是气度也好,还是不怯场的状态,自己都和曾经的那位同学差了一点。唯一优异的稿件提分之处我也没有把持的很好。就算后面他代表了我们全班,可是毕竟稿词也还是自己的,自己也是为了班集体尽力了。没有必要揪着这个事情而感到烦恼许久。
如今分析起来,确实当时是太幼稚了。
因为一件小事而嫉恨于别人本来就是一件不对的事情,更何况自己根本就没有必要的理由去那样子。
很多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失败,我们的情绪都会被其感染,所能接收到的信号好像都成了负面。别人的鼓励我们不一定能听得进去,该有的态度也会变得有些扭曲。事实上,这自然是不应该的。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把胜负看淡,只是在乎那个过程就好。毕竟,无论结果如何,只要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了,流过汗了,那就是经验,那也就是我们自己本身的收获!
如今成长过后的自己,比起那些过往的失败就已经看淡了,留下的也只剩下唏嘘。毕竟,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在某些瞬间回忆起过往的一些不愉快的回忆,面对那些的时候,可能会成为阴影,也可能会成为自己努力前行的勇气。无论是何种选择,正视失败,看淡失败,才是战胜失败的最好的方法!
我希望不管是我也好,又或者是其他的人,都能够在失败面前保持着一颗不服输的心!
看淡失败-高中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作文中的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摹。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故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写好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及渲染气氛,突出文章主旨帮助很大。而在初中阶段,更多的用到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
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
任何文章都是由中心、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我们写文章,题目出来以后,首先要进行整体“谋…
撷英取华法,即向名家诗文取料。援引名人名篇名诗名句作为写文章时取之不尽的材料。平时博览群书,含英咀华,自然会潜藏着丰富的营养;将这些潜藏的储备应用到作文,便是信手拈来,撷英取华了。这些材料一旦撷取,进而还能为全文构思助一臂之力!加强阅读积累…
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杜甫就针对写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极为充分地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只有书读多了,胸中的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才能才思敏捷,下笔如有神助。这也就是说,如果同学们平时多阅读并注…
一、概念阐释丰富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丰富;二是形象丰满;三是意境深远。第一个方面主要是指文章的内容要具体、充实。第二个方面是就写人叙事类文章而言,它需要同学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几种描写方法,写环境,绘声绘色,让人如临其境;写人物,个性鲜…
过渡,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照应,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文内部的照应,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照应。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文章的开头要干净利索,不罗嗦,切入正题迅速。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略加修饰后,也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1.直入法。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最适用的方法。开头不加任何修饰,直接…
我所谓的作文,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宾偏正短语,亦即写作文章的意思。记得梁实秋也写过一篇基本同题的文章。梁文说教气太重,并且所谓的三个阶段也毫无新意,人人都明白。就好比人要经历少、青、壮、老一样,是一般的发展规律。此文之所以出名,并不是…
写作时,围绕某一中心或某一话题,摘录或选用在生活中和阅读中获取的新鲜材料,经过加工改造,形成有新意的文章。【策略解读】1.借“新闻”或富有时代特色的材料组织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1999年满分作文《新闻集锦》由九则新闻导语构成。粗粗一看,是一…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