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分的作文,描写满分的作文

逆水行舟_2017广西高考满分作文1500字

更新时间:2024-01-16 23:35

高考前,父亲到蔺中拜会我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邓国刚副校长。问及我高考有无希望,邓校长笑着对我说:“打个比方吧,你就像门槛上的鸡蛋,可以进,也可能出!”

邓校长用手点点我的头,又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明白邓校长的意思,像我这样的基础薄弱的区乡学生,要想赢得高考,并非那么容易,

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同时也不能放弃希望。

我一直行进在艰难的路上。

9月,蔺中面向全县招考初中生,我的成绩超招考线并不多,比我的伙伴袁红明差了好几十分。人家可是农村娃,我呢,居民户口,生活在教师家庭,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比他多,可学习总是比不过别人。我们两人可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班同学啊!

要说,受影响,我们两人都受过***余波的影响,那时的小学、初中,不要说部编教材,好像连省编教材都没有;我们上午学习,下午劳动,每天还得沿途打一捆“秧青”交学校,定时送农民田里作肥料。所不同的是,我有文艺宣传一堆事,要学草原舞蹈,要学样板戏,常常要下生产队巡回演出,有时还要上街参与批斗大会。这一些,袁红明是没有的。

五年小学,两年初中,尽管我在班上还算学习优秀,但实在没学到什么知识文化,倒是课外家里的那些连环画让我知道了不少,但也仅限于文学和历史。课本没给我留下太多记忆,至今印象深的是课本中有《黄帅日记》。至于所学科目,是绝对没外语的。

高考满分作文: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更新时间:2023-02-07 10:31

书者如灯,“是知灯者,破愚暗而明斯道。”有人说,人生须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大书。吾与之也——有字之书为传承,知识在其中;无字之书为体悟,阅历在其中;心灵之书为本然,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少年之时习句读,或观古今之言,有字之书为师为友。以文字为媒介,书籍带着我们走向新的世界,教会我们许多知识,前人的经验与智慧,虚幻的欢笑与泪水,令我们沉醉、助我们成长。“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古训仍在耳边。正是有字之书告诉了我们“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正是有字之书让我们体味出“天荒地老无人识”的苦涩,有字之书塑造着最初的我们,正如加缪评卡夫卡,“他书中的每一页都强迫我去读它”,有字之书,有益之书的每一页也都“强迫”着我们去阅读。

年龄稍长,阅历增加,经历了若干人若干事,无字之书的书页也渐渐增加,其中内容悲喜自知。无字之书,是阅历,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积淀,是人生路上经过的一个个路牌。它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前进的方向,开启一扇扇不同的门。我们自己牵着自己,跟着无字之书的指引。

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说到底其传授之物均源于外,你化而用之,或上坦途,或坠深渊。心灵之书,却是由你而发,由你守候。

铁——纪念我的外公_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19 06:22

他用漫长的岁月,把自己锻造成了一块沉默而凌厉的铁。

我很害怕外公,或者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让我从来只敢远远地观望这个看似瘦小的老人。

他总是穿着好似永远也洗不干净的外套,裤子上总是洒落着一枚枚细小的洞眼。我知道,那里曾有点点铁星闪烁着绽放了最后的光辉。他的皮肤黝黑,泛出如铁块一样的光芒。头上只有几根零星的“枯草”。即使沉默时,他的瞳孔的最深处也依旧燃烧着熊熊的炉火。他是一尊铁铸的雕像,屹立在我的生命之中。

铁,就是外公的生命。

我到过外公的小屋,我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去往那里。那时,我特别爱看武侠小说,却不爱那些白衣飘飘的剑客,倒是对他们手中的剑情有独钟。剑客终会老去,颤抖的手再也握不住沉重的剑,而剑却屹立在风中,穿越历史,那是因为曾经铸造它的那个人,呕心沥血,把自己铸进了灼热的铁块之中。当铸师老去,他仍活在剑中。

我的外公也在老去,连着他的小屋。红漆剥落的腐朽木门,锈迹斑斑的门栓铁锁的那一边,是外公的世界,一个沉默的铁块也会唱出最悠扬的歌的世界。

心有三书,不忘初衷_高考满分范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3-12-29 06:34

王阳明在临终前说过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辨明善恶是格物,为善去恶致良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致良知”。

人生来于世,未曾携带任何东西。因此,学习,在这个世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读书,便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首先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读“有字之书”,张载有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往圣的绝学继承下来,理解并吸收他们的精髓,这才使原本的“童子之身”逐渐成长,使心智趋向成熟。金庸在大学期间几乎将整个图书馆的史地著作读完,这便为他接下来写武侠小说奠定了一个较深的文学功底。可以说,这是读“有字之书”的功劳。

人生的变数_高考满分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0 19:38

人生充满机会,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抓不住;有些人发现了,有些却茫然不知;有些人在不断地创造机会,有些人却在苦苦地等待机会。前者的人生都注定是辉煌鲜明的,而后者却黯然无光。

一群天鹅,在突然骤变的气温变得不知所措。其实湖面并没有被完全冰封,它们仍有走的机会。但是,如果在不准备南迁,天鹅就会死亡。没有被滞留的少数却把握主了机会,逃出了生天。如果当时没有发现机会并把握住机会,它们会怎么样?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把握住机会而因此成功,可是又有多少人与机会失之交臂而碌碌无为。当拿破仑还是一个上尉时,在参加战争时,因提出作战方案而被赏识。拿破仑立即意识这是一个机会,要奋力一搏,于是全身心投入策划中,显示了过人的精力,才智和胆略。他的这次战役中锋芒毕露,叱咤风云。如果当时他受夸奖后只是沾沾自喜,而没有继续努力,把握机会,那么还会有名垂千古的他吗?

当孟浩然四十多岁在京城游历时,被王维邀请到内署作诗,大显身手。但是,当他知道圣上玄宗来临是,却被吓得躲到床底下。当玄宗问他诗时,他却朗诵些怨天尤人的诗,引起玄宗的不满。这两次机会,本是可以平步青云,但他却浪费了。如果当时他是毅然面对圣上,朗诵雄心勃勃的诗,有怎么会落得被放还而不被重用的下场呢?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读书的滋味

更新时间:2023-02-07 10:31

当初读书,并不知道读书的重要。那么勤奋刻苦地学,为的只是超越别人,捧回那张可以做为资本炫耀的奖状,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一切都是心中那份要强的自尊在支持着自己。但在默默的成长中,在痛苦与烦恼的冲击下,逐渐厌倦了这种心理上浅薄的满足。是书这无声的挚友使我明白,读书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

而今,闲来无事,便爱读书。不为黄金屋,不为颜如玉,不为千钟粟,更不为那一纸荣誉,只是为了读。读书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坐是卧,如果没有一本书做伴,就要心下茫然,踯躅不安。

大国风范_高考满分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7 10:3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有人选择自保,有人选择携手互助。中国,一个屹立了五千年不倒,一个以和为贵的大国,在这一特殊时期展现着她的大国风范,自身腾飞,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前往荷兰的火车在义乌出发,随着巴基斯坦第一大港建成,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为西欧带去物美价廉的小商品,给中国带来各种欧洲的高端消费品,还拉动了沿线蒙古、中亚各国经济的发展。这条铁路不仅加快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产能去库存,也满足了欧洲市场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相比于英国脱欧,美国修墙,中国反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走出困境,帮助陷入死胡同的国家重回正轨。经历史验证,闭关自守不是出路,开放合作才能共赢,这也是深入中国人民内心的一个真理。

习主席说:“不建中国的后花园,而需建设世界各国的百花园。”中国的高铁技术领先于世界,甚至有外国人专程来中国感受,惊呼:“座位很宽敞舒适,速度快到我们感受不到!”中国高铁不仅速度快,服务好,环境舒适,最重要的是——平稳。

前段时间有外国人在中国高铁上作了个试验,将硬币立在车窗边,可以全程保持不倒,只是在列车进站减速时才有晃动。不服气的网友在日本高铁也做了同样的试验,结果硬币根本立不起来。可见中国高铁平稳度多高了。

说尺子_高考满分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6:44

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

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误解,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_满分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5-16 20:19

你是谁,读者,百年之后读着我的诗?”一个头缠白布、身着素衣的老者向我走来,默默微笑着,“我无法从春天的财富里为你送来一朵鲜花,无法从远方的云彩里为你送来一缕金霞,打开门向四周看看,从繁花盛开的园里采撷百年前消失的鲜花的芬芳记忆,让欢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光……”

泰戈尔就这样一步一步向我走近,在我的耳边低语,告诉我奉献的美丽——它如一抹春日的阳光,亲吻着每一个生灵。

在熹微的晨光里,叶儿轻轻晃动,飘摇在秋风里。“落叶在泥土里迷失自己的时候,才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了。”你说着,用手托住一片黄叶。叶儿一生的意义便在于此,在深秋晚风中,用一种辉煌的告别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为大地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零落成泥,不奢求什么回报,它只是记住了大地对它的哺育之恩,也渴望用自己的生命予以报答。正因为如此,叶子才得到了永生,飘散在诗人缠绵的笔墨里,一幅幅书卷里……

秋日的凄凉过去,是春日的繁花似锦。那枝头含苞的花蕾,抑或层层叶片之间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竞相争艳着。“泥土饱受污辱,却以花朵作为回报。”你让我捧一坯土,我闻到了泥土里散发的阵阵幽香。

读心为魂_高考满分作文900字

更新时间:2024-04-30 18:46

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大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这话说得确实精辟,当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

“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阅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夜晚用一本书来填满闲暇的时光,一方面夯实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开拓了人的视野。培根也常强调“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但若仅仅停留在阅读“有字之书”,便易陷入苦读成疾的泥潭。

“专读书也是有弊病的”,鲁迅鼓励人们使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这便是所谓的“无字之书”。

“无字之书”深深根植于生活这片包罗万象的土地上,经历百态人生也是另一种阅读。向生活寻求知识,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搭好身骨。这本大书中没有直接易得的文字总结,它更需要人活化地看待,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撷取成长所需的营养,做到经世致用。

读着这两本书,能拥有“谈笑有鸿儒”的展望,但真正贯穿人一生的更关键的是“心灵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