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阳光斑斓的田地里,有我的童年。
那条土路,又窄又难走。奶奶总是在路的尽头微微地向我笑着,她的身形佝偻着,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我总爱在这条路上奔跑,我的腿上和手臂上有土地亲吻的痕迹。当我不小心趴在地上,手里总会有土地赠给我的石子,但我总会因为心疼破皮流血的手心而甩手扔掉它们,看它们滚向那块地。那是我家的地。地里种了些韭菜,一棵玉米也没有。因为父母常年不在家,那块地在我的改造下彻底荒废了,只有地头的一棵柿子树还倔强的立着,不理睬我的折枝拔叶,小身板挺立如初。柿子树是我爷爷种下的,可我对爷爷没什么印象,他在我4岁时就去世了。但是,爷爷留下的这棵树却十分关照我,每年春天,它总是绽出嫩绿的芽尖,星星点点,给土地带来青春的气息。随着时光悠悠,它悄然开出朵朵白花,小小的花儿藏在碧绿的叶子里,露出头来,在我眼前摇啊摇,晃啊晃,好像在和风嬉戏,在和我打招呼。我整日浸在柿子花淡雅的香中,顽皮也消了不少。
奶奶有时带我到路边的枣树旁,我坐在地上,听她和我唠叨。我的脑袋被奶奶抚摸着,我的身躯被微风吹拂着,渐渐地,世界安静下来,奶奶也不说话了,只有知了无休止地聒噪。就这样,我度过了四年的美好时光。父母相继回家,说要把我接到城里,奶奶很痛快,“去了县城读书好,将来有出息。”我就这样离开了我的家和奶奶,还有那块儿地。一年后,奶奶自己坐车从乡下跑来,带了两棵树苗和一个布袋。从此,我在县城也能看见柿子树和枣树的影子,在我的眼中晃荡。那袋柿子的甜蜜,也成了我永远的回忆。
奶奶在我12岁时就去世了。当我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看见的是奶奶的遗像。我独自坐在地头的柿子树下,把身体靠在树干上,留着泪笑了,“我已经长大了,”漫步在那条土路上,高大的枣树投影在我的脚边,我仿佛又看到奶奶在笑,她在招手,我立时跑向她,笑了。
那块地,和那个她,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让我一生有一份美好的,珍贵的回忆……
那块地带给我快乐-记叙文700字相关内容
中考作文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
对于即将中考的学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写活动怎样防止“三老病”_怎么写记叙文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参加活动总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于是写活动,如参观、访问、旅游、集会……也就成了我们记叙文中常见的题材。一般说,同学们总以为写活动最容易,把现成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就成了。问题就…
初中生作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
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_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
(1)积累动情点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呢?那么,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往来的摸”,有比较鉴别之意,显现出他聪明而无私的童贞,传达出…
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由这样三个板块扣题:一是开头,在书写自己在朝鲜的感觉后,以“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扣题;二是主体,在展示了三个典型事例后,分别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就是说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驿路梨花》结尾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既实写自然梨花,又虚写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意蕴丰富…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人物为主,重点在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从而使读者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对人物产生鲜明的态度和感情。怎样刻画人物呢?那就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互相结合,交替使用。这里说说怎样用好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