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蚊子-我的拿手好戏作文900字
“啪”……“啪”……“啪”……“啪”!
你可不要以为这是架子鼓表演现场,这是我在打蚊子。没错,我在打蚊子领域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呢!
夏天时,家里蚊虫泛滥,闷热的空气伴随着无止无休的蝉鸣,耳边还有群蚊乱舞发出的声音,世界上哪会有比这更烦的事儿呢?于是我挥汗如雨、勤学苦练、自己琢磨加上勤奋学习,很快迫不得已之下练成了这项绝活。
“啪”……“啪”……“啪”……“啪”!
你可不要以为这是架子鼓表演现场,这是我在打蚊子。没错,我在打蚊子领域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呢!
夏天时,家里蚊虫泛滥,闷热的空气伴随着无止无休的蝉鸣,耳边还有群蚊乱舞发出的声音,世界上哪会有比这更烦的事儿呢?于是我挥汗如雨、勤学苦练、自己琢磨加上勤奋学习,很快迫不得已之下练成了这项绝活。
说到我的看家本领,这……(路人甲:就你!样样不通,哪有什么看家本领?哼!就你话多。)我灵机一动,对啦!穿针引线我可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呀!
要问我是如何练就这一手的绝活儿,还得从我的弱视说起。以前的我是个弱视患者,为了让我尽快康复,医生让我做了不少的辅助治疗,其中穿针引线是我每天的必练项目。妈妈为我买了无数根针,大针小针,粗针细针,数以千计的针让我眼花缭乱,嘈嘈切切错杂弹,大针小针多如云。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下,我每天感觉无时无刻都在穿针,早上穿,晚上穿,就连做梦都经常有无数根针追着我跑。久而久之,我把自己练成了穿针大师。
春日的一天,微风和煦,阳光灿烂。奶奶趁着阳光做针线活儿,只见她朝着明媚的阳光,戴着老花眼镜,对着针眼儿,小心翼翼地穿着线,奈何线头儿像一只不听话的虫子,一直不往“山洞”里钻,奶奶便想起了我这个穿针大师。好吧,看我的!
“啪啪啪……”屋子里一直发出鼓掌声,你可别以为我在看表演呢,是我在打蚊子。你没听错,我已经可以算是打遍群蚊无敌手了。
暑假,我和妈妈去了湖南的外公家,玩是玩得挺开心,可美中不足的是这里蚊子太多,给我发了满身红包。我忍无可忍,向外公请教方法,自己与蚊子进行“实战”。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无数练习,我终于从自己挨包到了无蚊能敌的地步。不久,我住的屋子便没有一只活蚊了。
既已出师,当为民除害。我溜到隔壁小王家,笑嘻嘻地说:“小王,我可以在五分钟内把你房间的蚊子全消灭光,但不借助灭蚊剂,你信吗?”小王不可置信地瞟了我一眼:“谁信呀?我们打个赌,输者得交出一包薯片。”“好!”我语音未落,足尖一点,身子向前一跃,一双灭蚊掌对准一道黑影,猛地一拍,那蚊子仗着身子灵活,向下一个急冲,想躲过这招,却被我眼疾手快,手掌一转改为上下相击,那蚊子便自投罗网,它刚要逃,我两掌却已经合起,只听“啪”的一声,那只蚊子便口喷鲜血,一命呜呼了。“嘻嘻,开门红呀,”小王睁大了眼睛,“技术不错嘛!再接再厉。”
夕阳下,广场上一道道黑色的闪电划过,溅起一层层灰尘,留下一条条黑色的圆弧。
老哥给我的自行车,也不知道被他怎么玩儿弄才拿上了“残疾人驾照”,车胎都磨平了,支架也摇摇欲坠,但最让人“几度摔车”的还是那松松的刹车,要很大的劲才能将其停住,因为这我几次险些失控。不如去找小君让他把车修好,顺手学几招,岂不妙乎?
小君可是车神,他车技出色,经过他的言传身教,我苦练骑车本领。终于练成了一计绝学----漂移。暑假里,经常约上小云、小君一起去比比车技,看看谁更胜一筹。
三辆车齐刷刷地停在起点,小云搓了搓手,小君带上手套,我胸有成竹。“嗖嗖嗖!”三辆车如三条流星一般,从起点划过,比赛开始了。
初出茅庐
虽说我拼尽全力,但还是落后了几米,他俩犹如身上装了发动机马达一般,将我甩在后面,这样不行,一定超过他们,有了!我灵机一动,瞧好一个弯道,从外侧冲了上去,身体向左倾斜,一脚支地,紧按左刹,把车顺势一甩,车轮便如圆规一般飞速划出一道弧线,另一只脚再次发力,将车速提起来。再看他俩走内侧,拐弯时一下慢了下来,我顺势跟上,追了上去,三辆车平分秋色,继续飞驰。
两侧夹击
我的拿手好戏是套圈。
过年时,我看到别人套圈时都抱回来一大堆奖品,而我却两手空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回到家,苦练套圈一整年。我用各种瓶子和玩具摆在地下,每天拿几个圈往上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从之前的“菜鸟”练成了“神套手”,十个圈有八个能套中。此时的我胸有成竹,做好了迎接下次套圈的准备。
今天我去翠湖公园玩。这里的小摊真多:有摇摇车、娃娃机、套圈……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套玩具的小摊。我走上前买了五个圈,跃跃欲试。
我准备先套最前面的小魔方练练手。我站在横线后面,心里不停地给自己打气:加油,加油!我蹲下来,右手拿圈,左手放在地面上支撑着,保持平衡。右手恨不得长出弹簧,立马飞到魔方上。我的脚尖踮起,眼睛死死盯着魔方,心中默念:“三,二,一,发射!”与此同时,圈如同离弦的箭,“嗖”的一下飞了出去,它要真是一支火箭,这速度也能飞到太空呀!我的心悬在了嗓子眼:会不会没套中?会不会出师不利,我一年的心血要付之东流吗?我的钱会白花吗?圈好像知道了我的心思,它不偏不倚正好套中了魔方,摊主笑了笑打趣道:“哟,手气还不错。”我把魔方拿回来,放到地上。
面对被打乱的魔方,抱歉,我不会还原;面对彩纸和剪刀,抱歉,我剪不出美丽的图案;面对黑白分明的琴键,抱歉,我弹不出优美动听的乐曲。但是,当我面对白纸和彩笔时,我可以画出栩栩如生的画。
要说我是如何练成画画的,那还得从小时候说起。小时候,每当我仰望瓦蓝的天空,欣赏火红的太阳,眺望连绵起伏的山川,看着五彩缤纷的花朵,观察大千世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平静的心总会被激起一道道波纹——我要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这个美丽的世界。妈妈见我这么热爱画画,便将我送去了美术兴趣班。
在美术兴趣班学习了两年,我迎来了一场绘画比赛。为了比赛时不丢人,我每天写完作业都会练习一小时。临近比赛时,我已经能行云流水地画出美丽的画了。拿起画笔,我想起了回家时看到的晚霞,便画了起来:夕阳的余晖照在天边,染红了在天空中游荡的白云,替它们镶上了亮晶晶的花边,而此时的天空就像一块丝绸。金灿灿的晚霞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闪着万点金光。嗷嗷待哺的雏鸟等待着父母,这时,鸟爸爸和鸟妈妈飞了回来,给巢里的雏鸟喂食......我挥舞着手中的画笔,不一会儿,一幅夕阳图跃然纸上。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称赞道:“画得不错嘛!按这种状态,肯定能拿上奖。”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钢琴,篮球,书法……而我的拿手好戏是小提琴。
记得有一次,我在舞台上表演《梁祝》,拉第一段时,节奏非常舒缓,我仿佛看见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本应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却被生活打散,最后化为两只蝴蝶……看着看着,我的眼角不禁湿润了,多么美好的一段爱情故事,却因现实的残酷而成为了泡影……
突然我的指法变快了,我知道第二段要开始了。我没想到我的指法和弓法竟这般娴熟,我全身心地浸入这首曲子。拉琴的时候,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爱情悲剧的惋惜,还有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
我继续拉着,我觉得我的心跳得飞快,我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激动,节奏非常快,所以我精神高度集中,生怕一不小心拉错了音。我的弓子和手指在琴弦之间跳跃着,像是在舞蹈,它们一起默契的配合,拉出的声音美妙而又和谐。
看着正在舞蹈的手,我想起五岁半那年,我刚学小提琴。老师第一课课教我们夹琴。我一直都夹不好,哭了,晚上,我练琴练到了11:00!这件事情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后来,拍摄地铁快闪时,我拉了我学习生涯中第一首曲子——《龙的传人》。虽然有的音不太准,但老师鼓励我,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我也隐隐约约地看到,冬天,下着鹅毛大雪。小小的我牵着妈妈的手,背着小提琴走在学琴的路上,白茫茫的雪地上留下了我和妈妈一大一小的脚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比如:打篮球、打架子鼓等等,而我的拿手好戏是打冰球。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冰球运动不是一项普及运动,在天津冰球运动更是一个冷门项目,并且会打冰球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会打冰球的女孩子在天津几乎寥寥无几。一是因为冰球运动需要很好的体能和运动技巧,二是打冰球最关键是需要有很好的滑冰技术。之所以是一项冷门项目,原因是冰球训练需要特殊运动场地,还需要特殊的运动装备,最关键是打冰球是需要多方面技能集一身的一项特殊运动。能够拿着冰球杆推着冰球在冰上自如滑行,还要让一枚小小的冰球在冰球杆的操控下于冰场上游刃有余地游走,这些都很好的说明了打冰球就是我的一个拿手好戏。
记得我初次接触滑冰是在我五岁的时候,那时候我的个子很小,人也很瘦,一双冰鞋的重量对于我的体重真的是不成比例。穿上冰鞋就像两个大铅球一样拴在脚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比如:打篮球、打架子鼓等等,而我的拿手好戏是打冰球。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冰球运动不是一项普及运动,在天津冰球运动更是一个冷门项目,并且会打冰球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会打冰球的女孩子在天津几乎寥寥无几。一是因为冰球运动需要很好的体能和运动技巧,二是打冰球最关键是需要有很好的滑冰技术。之所以是一项冷门项目,原因是冰球训练需要特殊运动场地,还需要特殊的运动装备,最关键是打冰球是需要多方面技能集一身的一项特殊运动。能够拿着冰球杆推着冰球在冰上自如滑行,还要让一枚小小的冰球在冰球杆的操控下于冰场上游刃有余地游走,这些都很好的说明了打冰球就是我的一个拿手好戏。
记得我初次接触滑冰是在我五岁的时候,那时候我的个子很小,人也很瘦,一双冰鞋的重量对于我的体重真的是不成比例。穿上冰鞋就像两个大铅球一样拴在脚上。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爱上了那独特的墨香,爱上了那泛黄的宣纸,爱上了“枯燥”的书法,看到“拿手好戏”,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坚持了许久的书法了。
起初,我去练书法是为了过年写点对联儿,对自己长长脸面。拿起又细又长的笔干,心想:不就是练毛笔字嘛,多简单!看那些书法老师们写字都是那么的容易,更别说聪明绝顶的我了!
我练的第一个字是“一”,柔软的笔尖,刚碰到纸,“刷”的一下,印出了一个大墨点。这一次不算,墨沾多了不能怪我!我吸取教训,墨只占了一点,又开始写。在纸上横着一道,“咦?”和书上写的不能说不像,简直能说是一点儿影子也没有呀!
这时背后响起一阵稳重绵长的声音,:“小悦啊——写书法可不能心浮气躁。转头一看,原来是沙老师!老师又张开嘴,娓娓道:“写书法,要好好观察字的结构,软笔字可不像硬笔字,一个简简单单的横就过去了,光是一个一选五个转折呢!天呐,一个一要五笔,看来这书法还挺难,那以后,那些笔画繁多的字岂不是要写死人呐?我犹豫了。
老师好似洞察了我的内心,笑着摸摸胡子:“你知道那些书法大师为什么要练字吗?你知道他们的好字是如何而来的吗?因为他们要把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下来,书法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