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心的作文,描写内心的作文

内心的美丽-高一叙事作文11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5

那是老一辈人的故事了。但仿佛如酒酿,品越久,就越能散发出坚守内心美丽的醇香。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他爱饮酒,这习惯还是从当初他去台湾开始的。正值国民党垮台,无数壮丁被抓,被裹挟到台湾,他就是其中一员。他与家人含泪分别,远走他乡,颠沛流离,他的泪早在途中与这汪洋大海融为一体了。大概从这之后开始,他学会借酒消愁的。他喜欢坐在屋前,看蓝蓝的天空,仿佛苍穹变成了一望无垠的大海,那朵漂浮的云仿佛就是那只亢奋的雄鸡。醉意袭卷着他,眼瞳中的雄鸡刻在他由长江水融汇而成的血液中,伴他睡去了。每次醒来之后,他就愈加体会到这乡愁是有多浓烈。泪可以擦干,但这乡愁似乎总是无法搁浅,时间越长,越是刻骨铭心。那时,他开始在内心坚守着一个信念-——回大陆去!

美在内心_写社会美德的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04:33

同学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什么是美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出来的,就算真能答出来,答案也并非一致。有的说外表美就是美,有的说…

以前,我对美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只要一个人长得漂亮就是美,可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使我改变了对美的看法。

有一次,我乘坐公共汽车,车厢内人很多,非常拥挤。这是,上来了一位妇女,她长得很丑,小小的眼睛,扁扁的鼻子,歪歪的嘴巴,大大的耳朵,活像个“妖怪”。不久后,上来了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这位妇女看见了,连忙离开座位,小心翼翼地把老奶奶搀扶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自己则站在了一旁。下车了,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小宇,你一定觉得她很丑吧?”我点了点头,妈妈又接着说:“但是并非如此,判断一个人丑或美应该看的内心,而不是外表。”

我想对人们说:“一个懂得塑造内心美的人,才拥有真正的美!”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他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他可爱才美丽。”是啊!一个完美的人不仅要外表美,更要心灵美。只有一个美的心灵。才是一个完美的人。

强大在内心-议论文范文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现如今,人类文明空前繁荣,然而再先进的外在力量也无法抵抗自然的力量。一场地震就能夺去数万生命,即便掌控了地球,谁又知道冰冷宇宙深处有着怎样的威胁,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外在如何强盛,人类始终是帕斯卡尔笔下脆弱的芦苇,让人不禁思虑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大。

有人说,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外在体量,也不在于气势声威,而在于内心。

追根溯源,人类科技上的强大正是来源于内心。15世纪西方的骑士们凭借木质帆船,就敢直面可怖的巨浪,远渡重洋寻找新的世界。富兰克林眼前电闪雷鸣,明知下一秒就可能被烧成焦炭,仍伸手去触碰风筝下悬着的钥匙。人类内心的强大在于无畏,是这份敢于挑战浩荡天威的无畏打通了新航路,当世界连成一体,是这份不懈求知的无畏,让人类掌握电能,是内心的强大,造就了科技的强大。

内心的力量-议论文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是什么让常书鸿与黄沙漫天的敦煌相伴六十个春秋,只为守护那一幅幅瑰丽的壁画;是什么让苏东坡被贬到穷山恶水时,仍能吟出:“菊花开日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我想,唯有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能支撑着他们,故有人说,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外在体量,也不在于气势声威,而在于内心。

然而,人们虽敬佩内心强大者,但又觉这并非硬道理,物质性的强大似乎才更被主流价值所信奉。在过去谁的臂膀最粗,棒槌最大,谁就强大;如今,谁拥有的知识、权势、财富越多,谁就越强大。“强大”客观化,物化以至只关注人的外在要素,实则是一种效率的体现,我们的祖先看重外在能力有利于迅速结成群落,以提高生存力;而我们看重物质因素则利于投入产出的计算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正是人们往往忽视内心力量,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因。

但物质至上的眼光终归是短浅的,甚至是危险的!一味对外在强大的追求其实并未使人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反而是更加外强中干,并时刻焦虑。内心的空乏令人无时不刻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从而始终无法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人。

荀子曾言:“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由此观之,我们的外在能力本应是由内心辐射而来的。因为内心的强大赋予了我们两股力量,一是对自我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使命的担当。

追求源自内心-议论文范文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前阵子,“996工作制”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有些人因为热爱工作而心甘情愿996,另一些人则属于被迫加班,每天闷闷不乐。在生活中,我们有时被外在一些规范强制,有时也有自发的驱动力。显然,当你内心真正渴望时,达到的成就才更高。

首先,被外在规范强制时,通常人会产生逆反情绪,常常会敷衍了事,甚至消极罢工;而出于个人自觉追求时,会认真完成任务,渴望达到最佳。正如《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每天被家人的期待与周围人的眼光所迫,浑浑噩噩地去上班,然而他并不快乐,但当他放弃六便士,转身去追求月亮时,虽生活困窘,但内心充实,最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其次,内在自觉追求属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顶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而外在规定可能只使自身达到底线需要的生存。两者达到目标时会产生不一样的成就感,前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会产生更多的愉悦。阿多尼斯所说:“我们来到这大地上是一首歌,而不是一次祷告,妥协的接受枷锁只会桎梏我们,我们应该谱写修改自己的歌。”

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回归自我_优秀议论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07:07

小朱向父母坦诉自己酝踉很久的一个想法,辞职回家和父母一起养螃蟹,但小朱父亲觉得小朱好不容易读完了大学,有一份网络工程师的工作,待遇好,工作又体面。如果回家养螃蟹,那一切都白费了。母亲建议小朱先体现一天抓螃蟹,这使小朱体会到了父母养蟹的辛苦,不过他觉得做电商卖螃蟹也很有前景,成为一个买螃蟹的大学生也很光彩。

我支持小朱的想法,我认为人要忠实自己的内心,回归自我。

小朱父亲认为小朱好不容易读完大学,成为网络工程师,待遇好,工作又体面。而养螃蟹会毁掉这么好的一切。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职业都是平等的,没有光彩和不光彩,体面和不体面之分。难道当网络工程师就是体面的职业了吗?当养螃蟹的人就不体面了吗?不是的,如果一个人有自己所喜爱的职业,那么在这个人眼中这个职业就是最好的,最体面的,最光彩的。能担任这个职业便是最好的待遇。所以小朱父亲应该摒弃这种错误观点。

其次,父母应该尊重子女的选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人生地图,有自己向往的远方,有自己应该到达的人生目的地。父母应该尊重子女的选择,指导子女走往子女自己心之所向的地方,父母不应该左右子女的选择,因为父母不是子女,并不能代替子女走子女自己的人生之路。

坚守内心的梦作文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3

我仿佛可以看见,姑父佝偻着背,浸着月光,独坐阳台上,坚守着他美丽的外贸梦。他的唇瓣一翕一合:“三克油......”

那年表哥正值风华,内心朝气蓬勃。在他二十岁生日后第二天,表哥带着姑父攒了大几年的二十五万迈出了家门。

等他再回来时,光鲜亮丽的衣服不见了,头发不再油亮整齐了,连同那二十五万也不翼而飞了。表哥痛苦地告诉姑父,他跟着做金融的朋友搞事业,结果真被人家把钱“融”了去。

表哥自此一蹶不振,姑父却显得异常积极。我父亲想要表哥跟他去做外贸,表哥满口拒绝了。姑父却追着我父亲要求带他去。父亲好笑的告诉他:“哥,外贸不是谁都能做的,得懂些外语。”

自此,姑父便像着了魔,非要表姐教她外语。表姐拗不过他,终于投降,向我借了英语书,从最基本的音标开始教姑父。

那时,姑父已经62岁了,银白的发丝争先恐后地攀上他的头顶,花白了大半。他的记性是相当的差,即使整天对着同一个音标读上百遍,第二天也跟电脑系统还原一样,全部忘光光。再说,他只小学毕业。

然而这一切绝对不能摧毁了姑父的外贸梦。

有段时间,我暂住姑父家,发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秘密。每当溢满月光的深夜,姑父都会搬出老藤椅,独自坐在阳台上,翻开英语书,映着小手电发出的微弱的光,一遍一遍读着我听不懂的单词。

坚守内心的美丽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3

冷风咆哮,在耳边呼啸而过,我裹紧衣角在空荡的大街上走着。

“行行好吧,给点钱吧。”我抬起头,看见了一个头发凌乱,衣衫褴褛,左脸有一个明显黑疤的中年人,身上散发着一股臭味,我看了看,心中不忍,伸在袋中的手紧握了些,最终还是将那紧握的十元钱拿了出来,仔细展开,折好,快步走去,放在了碗里,此刻,我心中满是光明与温暖。但在晚上放学时,“来一包中华!”我心中似乎有些堵的慌,抬头望去,不由一惊,居然看到了那个令我记忆犹新的黑疤,我揉了揉眼,脚步不由的移动,耳边却传来了对话声,“今儿又讨了不少钱吧,呦,还换了辆新车。”我移动的脚步猛然停止,手又握紧了些,心却撕裂般疼痛,跑开了。

坚守内心的美丽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3

田垄间一座矮小的屋子斜倚在一棵枯老的杨树边。自我生来,它就在那儿,总是有袅袅烟雾从那泥缝蹿出来。

那是我们这块儿地的土地庙。奶奶总是絮叨:“什么都变了,就这土地庙还在。”是啊,茫茫的亩亩农田里,它,一座破破的小屋,和老杨树相伴着。多年敬香的烟熏得它从墙角到屋顶都是黑蒙蒙的一片,一直延伸到顶部零星的瓦上,才隐约看得见墙本来的灰黄色。像一位老人撑着逐渐衰老的身子,静静地看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春节,财神节等各种节日时,按着习俗就有乡民来烧上几柱香,放几个小鞭炮。多数是老人习惯性的来敬香,他们总拎着个篮子,篮子里用盘子盛着鱼、肉,摆在土地公公像前。再慢慢的跪在草垫上,念叨着外省打工的小儿子平安啊,在城里上学的小孙子健健康康的啊。那么几分钟,老人的心牵挂在远处自己的子女,和这上了年纪的土地庙一起祈福。对亲人的期盼、祈祷使这座土地庙在乡民的心里是比稻田还重要的地方,桌台虽印记斑驳,每个来的人都会带来毛巾把台板使劲的擦一擦,门口的对联每年都换上新的,不是有人来换香炉里的香灰。这一座土地庙,乡民们和那棵老杨树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就如保护自己心中最渴望的愿望。

我本并不了解这所谓“迷信”有什么可崇敬,可昨天我看见了它不同的一面。

有时,内心与外表无关_初中日记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6

曾经有幸在网上得遇我非常喜欢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女性,文字安宁简静,流淌着感伤的意蕴,又不失对生活的热爱。我对那些美好的文字爱不释手,一遍遍地品读欣赏,甚至去模仿字里行间的诗意。只是我拙劣的笔始终不能完成那样美丽的作品,于是我更加倾慕着她,以及她笔下旖旎妖娆的文字和情感。

这天,拜发达的互联网科技所赐,我看到了她的微博,她分享了许多照片,有旅行见闻,也有自己的照片。我好奇地打开她的照片,却发现与自己想象中的样貌相去甚远。单从外表来说,美是谈不上的,五官轮廓虽清晰却不优美,矮小微胖的身材也丝毫与窈窕无关,就连化妆的品味也让人不敢恭维。

在片刻的失落之后,我却想明白了。我想起钱钟书说,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喜欢,又何必去见那下蛋的母鸡呢?我喜欢的那位作者也不过是一个写字的女子,无论样貌如何,她编织的文字世界是美丽的,这就已经足够。

生活中我们都太容易以貌取人,所以才会有一些畅销书作者被贴上美女作家的标签,细细品读她们的文字,却不见得都像外表一样美丽。或许我们迷信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又将气质与外表的美等同,却不知道身材和长相由上天注定的地方太多。

那些拥有美好内心的人,未必都有美丽的外表,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