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6:41

鲁迅似乎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他的作品里介绍了许多民间习俗,比如《朝花夕拾》中迎神赛会、满月酒、新年吃福橘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鲁迅先生的另一篇佳作——《社戏》,品味一下其中都展示了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一、习俗文化

“消夏”在我们口语中不常见,许多学生不甚了解。消夏一词,一说“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又一说“用消遣的方式过夏天”。那“消夏”到底有何意义呢?《社戏》一文中的注释是这么说的——“消夏”是避暑的意思。文中提到鲁镇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不远的且临河的小村庄,可见这里夏季比较凉爽,适合避暑。“但在我是乐土:因为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儿’了”,不知道对别人来说怎样,但对小主人公来说是既可以避暑又可以消遣。

“归省”一词出自唐·朱庆余《送张景宜下第东归〉诗“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意为回家探望父母。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说省亲,那“归省”是不是就是“省亲”?“省亲”出自《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有“归家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的意思,故“归省”与“省亲”两者并无大差异,“省亲”又可称作“归省”。

“行辈”又是什么习俗呢?行辈是中国特有的表示家族纵横关系的方式。行,是家族中兄弟长幼次序,表示同辈的横向关系,古人用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辈,指的是辈分,即同一家族中的代次,表示家族各代的纵向关系,辈分不分年龄,如《社戏》中说“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是同姓,是本家。”但那时的我们不用像传统中晚辈必须遵守尊卑礼节,相反而说比较自由,无拘无束,所以文中说“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文中“社戏”即春赛的一部分活动。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戏曲中有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等角儿。孩子们感兴趣的是老生能翻筋斗,蛇精,黄布衣跳老虎等。

二、民风文化

我们在领略习俗的同时,最应该领略的是平桥村的民风文化。

佛曰:一切皆是缘。缘于母亲夏日归省,我便跟随,又因为平桥村热情待客的缘故,我便有了许多年龄相仿的玩伴,他们除了陪我日常的玩耍外,还有我期盼已久的社戏。正是因为这里的待客之道,才有了一系列的故事。

主人公作为小客人,陪同的当然是年龄相仿的了,中国的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是细心安排、迎送礼让、热情相待,而待客原则不分年龄大小,都要遵循以礼相待的原则。比如,“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游戏。”陪我掘蚯蚓、钓虾、放牛,钓了半天的虾照例归“我”享用。小朋友们为了“我”能看戏,又是打包票,又是卖力撑船陪“我”去看那日思夜想的社戏。社戏好不好看我不知道,但是从“我”一个儿童的视觉来看,那晚的戏确实不怎么样,但看戏的过程却趣味无限。为何呢?缘于那些可爱的小伙伴们。

平桥村的小伙伴们充分展现了平桥村的民风,热情、淳朴、善良……“我”非常想去看戏可惜没有船,聪明的双喜想办法而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在看戏过程中,铁头老生夜晚不会翻筋斗,双喜就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看戏归来,大家提出“偷”阿发家的豆,阿发则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双喜怕多偷后阿发娘要哭骂,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会被骂,想出了对策,不但说明了双喜的聪明机灵,善于为他人着想,而且也表现了一种纯朴的人情美。

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不仅没挨骂,还有更多的收获:一是罗汉豆,二是六一公公的夸奖。当罗汉豆摆上桌后,“我”却觉得没有“昨夜”的好吃。末尾一再强调“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夜的豆不是一个人的豆,怀念的也不是那夜的戏,而是看戏的过程,是淳朴、和睦、善良的人们。

三、地域文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淳朴的民风离不开优美的村庄环境。

文中最美莫过于月夜行舟的景色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它刺激了一个孩子的所有的感官,让其醉心于其中。眼观连山,并从孩子的角度给了它一个形象的比喻“彷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而且“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喷薄着生命的活力。“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那“宛转,悠扬”的横笛,那热切的期盼让一个孩子沉醉其中。去的时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让读者也自失在这片梦里水乡,归来时依旧自失在这朦胧的月夜中。小主人公将那飞速的航船比作“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的大白鱼”,这时时提醒读者,作者依旧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江南的水乡烟雨迷蒙,如诗如画,如梦似幻,藏着梦里的旧时光,那涓涓流水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纯粹着人们的内心。

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相关内容

国庆-高中记叙文1400字

国庆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个充满喜气的日子,在国泰民安的今天,节日的县城被装点得妩媚动人,分外妖娆,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县城的人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休闲、旅游、购物、聚会……尽情享受着金秋的阳光和欢乐,我们迎来了祖国的第72个生日!纵观我国…

碗上的温度-高三记叙文800字

拉开厨房的碗柜,映入眼帘的是一叠叠大小各异,形状不一,各式各样的碗,琳琅满目。而它们,却仿佛将我拖向那些使我幸福得几乎让我窒息的汩汩暖流中……记忆中,当我很小时,我总是不懂事地在吃饭前就坐在餐桌边那把上了年纪的木质靠椅上,用勺柄不停敲打着桌…

红星闪闪强国有我-记叙文1000字

那一瞬,七十一架战机冲破九天;那一刻,五台直升机悬挂党旗迎风翱翔;那一时,百发礼炮响彻云霄,中华儿女心潮澎湃。“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铿锵有力,习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重要讲话掌声雷动!从1921到2021,从五十余名党员的星星之火…

阳光灿烂的日子-记叙文作文800字

2019年的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来势汹汹,成为了笼罩在全国人民心头的阴云。二年级的寒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回到成都过春节。谁也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一种不明原因肺炎悄悄地从武汉开始发展成为了一场影响全国的疫情。新闻上播报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

美好从未缺席-记叙文1400字

人生总是充满意外,可你所期待的美好,从未缺席。——题记“老师,作文可以用题记写吗?”我揣摩许久,鼓起勇气高举右手。这是作文课上,语文老师正在讲解下周月考的作文。为了帮助我们尽快适应中学考试,年级组老师统一决定把作文题目告诉我们,引导审题,提…

阳光灿烂的日子-记叙文作文1000字

立冬后,天气骤然降温,日出也比从前迟了。去上学时,天才蒙蒙亮。经过小区南门的垃圾分类亭,透过车窗,我又看到那瘦弱且疲惫的身影,透着微亮的路灯,寒风瑟瑟中,她一边背着心爱的孙子,一边分拣着地上堆积的各种各样的垃圾。她的身材十分矮小瘦弱,大约六…

夜游吴王庙-记叙文1200字

听奶奶说,今天是老爷的生日,要去拜老爷。这“老爷”,便是蒿山(乡下的一座小山)上庙宇中供奉的吴王孙权。我不觉得这不过是老一辈可笑的封建迷信罢了,不过看奶奶认真地换好衣服出门,我便也跟着去了。车只停在了蒿山脚下,妈妈说反正这山也没多高,走上去…

阳光灿烂的日子-记叙文作文700字

“夏去秋来,丹桂飘香”2021年的秋天姗姗来迟,虽然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但是,今年的秋天几乎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天都是那么温暖,没有一丝寒意,让人们忘记了寒冷。清晨起床拉开窗帘,看到外面阳光明媚,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再见,往昔_高中记叙文1000字

周末去移动营业厅改套餐,把原来的“自由人单项”套餐改为“网聊校园版”。营业员提醒道,你现在用的这个套餐已经没有办理了,以后就换不回来了。有那么一瞬,我竟心生不舍。毕竟它已伴我两年。想想这一年,这种感觉时不时地纠缠着我。期中考试后班级微调。考…

餐桌前的谈话-记叙文作文800字

成绩是一个诱人的字眼,有人为它欢,有人为它哀。在我们家也因为成绩而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随着考试的失利,我不安的坐在爸爸的车上回到了家。途中,爸爸并没有询问起成绩的事,可这,让我更加的不安。回想起上一回,爸爸在吃饭时询问起成绩的事,我的回答…

挑战的喜悦_记叙文作文900字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2018中国区TheBlastGames机器人挑战活动,这次挑战活动是在浙江乌镇的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的。我们机器人工作室组队的7人小队,在这里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个小队的同学们欢聚一堂,与各地好手们共同切磋,享…

哦,就在幸福里-幸福记叙文1200字

梦开始的时候,我便问过自己,选择这条路可以快乐可以幸福吗?小学时,学习压力较轻,不过年幼的我还是抱怨着:“作业好多呀!放学怎么这么晚?今天又受老师批评了。”我的母亲总是安慰着我:“你的同学不也和你经历着同样的事情吗?现在辛苦点,以后就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