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6:41

鲁迅似乎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他的作品里介绍了许多民间习俗,比如《朝花夕拾》中迎神赛会、满月酒、新年吃福橘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鲁迅先生的另一篇佳作——《社戏》,品味一下其中都展示了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一、习俗文化

“消夏”在我们口语中不常见,许多学生不甚了解。消夏一词,一说“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又一说“用消遣的方式过夏天”。那“消夏”到底有何意义呢?《社戏》一文中的注释是这么说的——“消夏”是避暑的意思。文中提到鲁镇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不远的且临河的小村庄,可见这里夏季比较凉爽,适合避暑。“但在我是乐土:因为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儿’了”,不知道对别人来说怎样,但对小主人公来说是既可以避暑又可以消遣。

“归省”一词出自唐·朱庆余《送张景宜下第东归〉诗“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意为回家探望父母。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说省亲,那“归省”是不是就是“省亲”?“省亲”出自《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有“归家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的意思,故“归省”与“省亲”两者并无大差异,“省亲”又可称作“归省”。

“行辈”又是什么习俗呢?行辈是中国特有的表示家族纵横关系的方式。行,是家族中兄弟长幼次序,表示同辈的横向关系,古人用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辈,指的是辈分,即同一家族中的代次,表示家族各代的纵向关系,辈分不分年龄,如《社戏》中说“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是同姓,是本家。”但那时的我们不用像传统中晚辈必须遵守尊卑礼节,相反而说比较自由,无拘无束,所以文中说“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文中“社戏”即春赛的一部分活动。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戏曲中有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等角儿。孩子们感兴趣的是老生能翻筋斗,蛇精,黄布衣跳老虎等。

二、民风文化

我们在领略习俗的同时,最应该领略的是平桥村的民风文化。

佛曰:一切皆是缘。缘于母亲夏日归省,我便跟随,又因为平桥村热情待客的缘故,我便有了许多年龄相仿的玩伴,他们除了陪我日常的玩耍外,还有我期盼已久的社戏。正是因为这里的待客之道,才有了一系列的故事。

主人公作为小客人,陪同的当然是年龄相仿的了,中国的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是细心安排、迎送礼让、热情相待,而待客原则不分年龄大小,都要遵循以礼相待的原则。比如,“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游戏。”陪我掘蚯蚓、钓虾、放牛,钓了半天的虾照例归“我”享用。小朋友们为了“我”能看戏,又是打包票,又是卖力撑船陪“我”去看那日思夜想的社戏。社戏好不好看我不知道,但是从“我”一个儿童的视觉来看,那晚的戏确实不怎么样,但看戏的过程却趣味无限。为何呢?缘于那些可爱的小伙伴们。

平桥村的小伙伴们充分展现了平桥村的民风,热情、淳朴、善良……“我”非常想去看戏可惜没有船,聪明的双喜想办法而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在看戏过程中,铁头老生夜晚不会翻筋斗,双喜就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看戏归来,大家提出“偷”阿发家的豆,阿发则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双喜怕多偷后阿发娘要哭骂,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会被骂,想出了对策,不但说明了双喜的聪明机灵,善于为他人着想,而且也表现了一种纯朴的人情美。

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不仅没挨骂,还有更多的收获:一是罗汉豆,二是六一公公的夸奖。当罗汉豆摆上桌后,“我”却觉得没有“昨夜”的好吃。末尾一再强调“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夜的豆不是一个人的豆,怀念的也不是那夜的戏,而是看戏的过程,是淳朴、和睦、善良的人们。

三、地域文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淳朴的民风离不开优美的村庄环境。

文中最美莫过于月夜行舟的景色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它刺激了一个孩子的所有的感官,让其醉心于其中。眼观连山,并从孩子的角度给了它一个形象的比喻“彷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而且“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喷薄着生命的活力。“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那“宛转,悠扬”的横笛,那热切的期盼让一个孩子沉醉其中。去的时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让读者也自失在这片梦里水乡,归来时依旧自失在这朦胧的月夜中。小主人公将那飞速的航船比作“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的大白鱼”,这时时提醒读者,作者依旧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江南的水乡烟雨迷蒙,如诗如画,如梦似幻,藏着梦里的旧时光,那涓涓流水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纯粹着人们的内心。

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相关内容

走进高三_记叙文1000字

高三了,说出时又片刻震惊,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踽踽独行又傲意似水的岁月,高三的岁月,我们像离家闯荡的孩子,背着使命,背着家人的期盼,背着我们无法选择的……上路了……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子往前飞……那时候我们靠着阳台仰望天空,天…

真心爱你,像八戒一样的害羞_记叙文1500字

中学的时候,特别的喜欢看一部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里面有一个让我记忆很深刻的画面,每次想起来总会忍不住笑,觉得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味。那部影片中,小龙女非常的喜欢猪哥哥,而八戒却情系美丽的嫦娥。当嫦娥从人间飞往天上,八戒伤心不已,为了追…

缺憾犹在,逝水难回_记叙文800字

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到大,我都生长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他们告诉我,我必须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人,让父母骄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中都不缺励志教育,我明白我要努力。所幸,小时候我的资质很好,无论是说话还是读书识字,我几乎都比同龄孩子更早…

心灵的屋檐_高中抒情记叙文800字

屋檐,可以为我们遮风蔽雨。而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屋檐,却能给他人送去温暖的关怀。烈日当空,我们急需一个遮荫处;狂风暴雨,我们更需要一个避风港。就在我们焦急寻觅时,热心的店主招呼着我们到店里,这时,我们的心里不禁一阵温暖。这便是店主心中为我们一个…

请不要看不起我们美术生_记叙文300字

我们的苦你们普通生不懂,我们的累你们体会不到,我们的辛酸你们永远都感受不到,你们总是说美术生多么轻松啊,也不用做作业,可是你们见过我们在画室的情景吗,我们一坐就是半天不动,你们能做到吗,当你们暑假玩的正嗨的时候,我们却只有四天的假期,四天的…

凋零_记叙文1000字

它,曾有一霎的美丽,如烟火,稍纵即逝。它,在被赋予灵魂的那一刻,生命也在别的躯壳里燃烧殆尽。它的美丽如杀手般冷酷。娇艳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个亡魂。扭曲的五官,颠乱的幻想,那是生命交还的礼物。——题记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家庭里,茁壮成长的少年,脱俗…

牵挂_抒情记叙文1000字

牵挂是海,是世界上最深的情海;牵挂是丝,是史上最长的情丝;牵挂是结,是世上最密的心结。——题记孤独攀附月色,带来久远的回忆。倾听着泣血的琵琶曲,遥望断肠的古址,回首灯火处的阑珊,牵挂借助着一双鹅黄的月翼,滑向那决堤的泪痕……小时候,我还不知…

我还有明天_高中记叙文800字

现在突然觉得,活着也是一种幸福!刚刚月考结束,心情烂透了,我又一次没考好。记得进考场前,班主任对我说“丫头,加油,身为班干部,整天在中游飘荡不行,这回要好好考!”“恩”我的眉头有皱了。一天四门的量很大,但大家都一样,心里便觉得没什么了。考语…

娘子关前_记叙文2000字

山西的荒野间,常常有牧羊人,拿着铁铲,守望着一群绵羊和山羊。一一题记本该是有一场悸痛, 引得河山动容、万人齐恸, 却再也唤不回那些美丽的心, 和不受任何环境桎梏的中华儿女,你如何悄无声息地隐去?圣诞节, 难得同爷爷一起坐下来看电视。 爷爷爱…

未来已来_记叙文800字

你知道吗?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的我,或许不见经传,也许你不熟知,就当我是金陵的看客,六朝的渔夫吧。那你对十八年前的过去是否存有一点好奇?也许答案廉价的出奇,也许百度一下,就触手可及。我是历史裹挟的泥沙,也是新时代的注脚,我的视角不大,而我却想把…

享受音乐的乐趣_抒情记叙文700字

窗外的树叶飘落,留下的只是那光秃秃的枝丫,天下着小雨,细细的雨滴敲打着地面,发出悦耳的声音!小雨尽情的洗刷着城市的灰暗与喧嚣,它也洗尽了我的愁丝,使我的心得到片刻的安静,我的心情丝毫没有因为天气的缘故而变得糟糕,因为我有音乐做伴!我推开门,…

才子_高中写人记叙文800字

自从被我们崇拜的偶像称之为诗人之后,办公室的“才子”开始蜚声内外,他一向洋洋得意的真名慢慢被淡忘了,诗人成了他的代名词,这让他很恼火。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名字历经几十年,走到现在,浸渍了太多人生的风雨,不应该也不能这样轻易被淡忘。“我是一个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