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有两首歌,一首平和,一首激昂。——题记
很多年以后都忘不掉去三八线那一天,天阴沉沉的,雨打车窗,雾湿而不快。在此之前,我对这 场战争的印象只有一些模糊的影子,仅知道是朝鲜和韩国的战争,中国和美国也分别参与,最终打得平手,以此为界,朝鲜叫朝韩战争,而韩国,叫韩朝战争。
当车快驶进景区时,两边便有高高铁丝网围护,铁网之外,依稀可见得有面目狰狞的警示牌散落路旁,导游介绍,这便是当年战争的“后遗症” ——随处埋下的地雷,直到现在,还有人因误踏而 被炸死。而在远方,烟雾朦胧间,梯田拾阶而上,有老农箬笠蓑衣,一派祥和,仿佛地狱天堂亦不过一 路之间。
后来我们穿过瞭望台和瞭望塔,穿过望拜台、自由桥,前者依旧有士兵驻守,戒备森严,后者彩带飘扬,满怀思念。这让我们意识到,这里并非仅仅是历史遗迹,它对人们的影响,即使是在今天也难以消融,无论是暴烈地对立,还是温柔地守候,这都是它矛盾的现状。
接着我们来到地道——战争期间亦有许许多多大同小异的地道,这是保存最完好、开发得最好的一条,即便如此,也要戴上头盔和探照灯,彼此搀扶,小心翼翼,耳畔还时常传来有人因滑倒而发出的轻微呼痛——地道既黑且湿,雨水涟涟,滴漏而下。地道尽头却被封锁,隔着几道玻璃,便是朝鲜,依稀见得有人荷枪实弹,来回走动。
返回后便是电影院,循环播放着纪录片,讲述战争的大概和细节,字幕亦有中文,图片里有无助的妇女,迷惘的战士,残肢断臂,伏尸千万,他们有着相同的神情和相似的面貌,甚至连血液也曾有近乎一致的温度,并且都在缓慢冷却。尾声是一首歌,舒缓,悲切,感人,迫我回想一路风景:路旁埋下的地雷,雨中走动的战士,地道尽头黑洞洞的枪口,片子里死去或正在死去的人们……这是同一个民族的自相残杀,我听到黑暗中有饮泣的声音,一定有人和我在这里产生了共鸣。以往听老人说,但愿没有战争,都以为不过一句空言,只有到这里走过看过以往的疼痛和如今的伤痕,才会明了,这是怎样沉重的愿望。
从影院出来,我亦是怔怔,天却意外的晴朗,草意外的绿,有孩童在雕塑缝隙间微笑,忽而就想起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
往日兵燹之地,今朝绿草如茵。
回来后依然经常想起那首片尾曲,在大脑深处回荡,无法哼唱,无法记录,却一直回荡。尽管我对此曲一无所知,可我知道她一定在歌颂和平,演唱者定是一位母亲,一个赤子,午夜梦回,竟也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如斯广博,如斯悲壮,如斯深沉,如斯慈悲,其中必有生命的重量和和平的渴望。
后来我才知道,这场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几十万我们的同胞,同胞中还包括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托尔斯泰仿佛说过,没有哪个父母是希望战争的,可作为一个国民,我们必有不同的选择。
我曾两次去南京,第二次去时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地域和血统的相近,使我感到更难过,也更悲伤。馆前是各种各样的雕塑,身体扭曲,神态痛苦;馆内有一幅幅照片,黑白色的,老人孩子妇女,残杀屠戮分尸,不堪入目。我想若把照片染上色彩,黑发红唇黄肤,这是与我们一般的颜色,却有着白眼鲜血断肢,这是与死人一般的颜色,这又是怎样的触目惊心。馆内还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和照片,活着的样子或死去的遗容,身居庙堂或又是草莽英雄。馆内有时会放《义勇军进行曲》,尽管这是一首生下来便耳熟能详的歌,可到这一刻我的敬畏之心才更加深刻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曲调激昂,毫无悲切之感,却偏偏带了点视死如归的意味,感染自己,动容别人。
我想起北京万里长城上早已熄灭的烽火,南京雨花台里满载历史的浮雕,武汉红楼上当年共商国是的房间,山东台儿庄曾经血染的荷池,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里惊心动魄的模拟场面……很多故地都已物是人非,旧貌新颜,可有些东西未曾改变,如同《义勇军进行曲》般永远流传,从未枯竭。
我想,从汉武帝时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近代秋瑾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再到如今我们脱口而出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从古代的九州烽火,一片丹心,到后来的枪林弹雨,以死相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胜利都是惨胜,可我们能不用惨换来胜吗?“日军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既然战亦死,降亦死,死国可乎?谁又是愿作奴隶的人们?古是,今亦是,抗日战争是,抗美援朝亦是。
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我都不再随意散漫,因为这是我们铭记历史、思考历史的方式,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魄。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另一种平和的声音相配,在我心中轻轻地响起。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渺小呀,谁能拒绝战争,拒绝铁骑将山河踏碎,拒绝同胞在眼前死去,拒绝屈辱的历史?谁又不希望和平,希望人类生生世世相亲相爱,希望哪里都是世外桃源,希望每个人都有喜乐安平的一生?可这的确不是一个人用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担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与他人和平共处,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什么。所谓成长,不过是懂得担当;所谓担当,不过是守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我想,这世间必有很多大写的人,如同擎天柱般顶天立地地站着,撑起一片蓝天,我仿佛也在刹那间拔高,迅速成长,和他们一起,担负着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责任:作为一个人的铮铮傲骨,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世界的和平安定。
这便是我的担当,我的声音。
清平,吾歌。
清平吾歌-八年级记叙文1900字相关内容
较量_初三记叙文800字(1)下课了,进餐铃响了。同学们像出笼的小鸟一样,跑出教室。“叮、叮、当”“叮、叮、当”同学们拿着碗筷来到餐厅。餐厅里,一排排、一溜溜餐桌、一桶桶白米饭,一盘盘熟菜,排得整整齐齐。一个个同学都围着餐桌“咕噜、咕噜”的…
谎言_撒谎作文700字记叙文记得那是一个炙日当空的夏日。炎炎的阳光烘烤着地面,蒸发着每一个路人体内的水分。刚刚玩完游戏散伙的我,感到口干舌燥,不停地吞咽着口水,并加快了回家的步伐。突然,熟悉的叫卖飘过耳际“卖冰棍咯,卖冰棍咯”,卖冰棍的是一…
刚出教室的门,他就迫不及待地从口袋掏出一包香烟。因为十分焦急,所以点烟的那手显得有些颤抖。火光一闪,香烟的顶端顿时冒出一小束略显篮色的白烟雾,他用两只手指用力夹住香烟,猛吸了两口,然后两唇紧紧闭着,生怕一点烟从嘴中露出。一会儿,随着他从鼻孔…
从小我和母亲之间就有着较深的隔阂,在我的眼里,母亲就是个“女强人”,提到母亲,我只能这样形容她,“像个父亲”。从我来到这个世界至今,我眼中的母亲就是个“低情商”的人。二年级时,期末考试我考了双百,她不夸我就算了,反而冷冷地来了一句:“下次准…
清澈的池水拍击着校园的院墙,一个个蓝色的纸船,在碧波上飘飘荡荡……那些纸船承载着我们的友谊。——题记五年前的我在上三年级,那时的我总是马马虎虎的,总会弄丢一些东西。那是一个秋日的早晨,我在上学的路上翻着书本,那一天要考语文,可我却忘记了复习…
毕业那天_初三记叙文700字哪一天,当你推开教室的门,看到的不是在嬉笑的好友或睡觉、聊天的同学、你讨厌或喜欢的老师,当你看到的不是这些,而是一间空旷的、毫无生机的、放满桌椅却落满灰尘的教室时,我想说:酸甜苦辣咸,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桌子、椅…
你离开的那一天_初三记叙文600字今天天气不错,我背上书包。推车,上学。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清晨的风有点凉。可却比前几日都要清新。心中不免有一丝丝欣慰。这几天都没看见这么清新的空气了呢。速度加快,想迅速回到学校迎接这一天。从校门到教室,打着…
时光似流水匆匆,漫无目的地长流。我驶过沧海,越过山川,转眼望向身后,也已是茫然一片。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心底慢慢模糊。早已告别了的人儿,会在心底偷偷回忆。只是不知道,当年的你们是否已经忘记了我们的美好回忆呢?窗外,雨不停地下着,似在有…
一堂“精彩”的课_记叙文550字初中“下节课是什么?”“生物!”“哦,那我又可以休息一节课了。”当生物老师缓缓地走到讲台上时,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已起立,但仍有部分调皮蛋仍坐在椅子上。不知是涂了强力胶还是下肢骨头疏松,无论如何都站不起来。老师也…
毕业那年_初三记叙文700字当六月的蝉鸣已近,当枯燥的初三生涯流逝,当同学的欢笑变作悲伤,我才知道,初三结束了。——题记不知道为什么,相逢总是那么短暂,相离却是那么快,牵着朋友的手,在校园外走了一圈又一圈,手掌上的潮湿,不禁的,让我们的双唇…
毕业后的疯狂_毕业记叙文700字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今天是多少初中生梦寐以求的时刻,因为今天我们将走出初中生的行列成为一个社会的闲杂人等,因为我们已不再是初中生也不是一个高中生。因为们也不知道我们将会读哪一个高中,所以,我们是社会闲人。今…
善意的谎言_撒谎作文记叙文800字谎言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全部都是坏的!我认为:世界上有一种善意的谎言,甚至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如果你不相信,下面我就给你讲这么一个故事:在某人的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他自出生以来身体的体质就很差,,他的父亲在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