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吾歌-八年级记叙文1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2:30

我的心里有两首歌,一首平和,一首激昂。——题记

很多年以后都忘不掉去三八线那一天,天阴沉沉的,雨打车窗,雾湿而不快。在此之前,我对这 场战争的印象只有一些模糊的影子,仅知道是朝鲜和韩国的战争,中国和美国也分别参与,最终打得平手,以此为界,朝鲜叫朝韩战争,而韩国,叫韩朝战争。

当车快驶进景区时,两边便有高高铁丝网围护,铁网之外,依稀可见得有面目狰狞的警示牌散落路旁,导游介绍,这便是当年战争的“后遗症” ——随处埋下的地雷,直到现在,还有人因误踏而 被炸死。而在远方,烟雾朦胧间,梯田拾阶而上,有老农箬笠蓑衣,一派祥和,仿佛地狱天堂亦不过一 路之间。

后来我们穿过瞭望台和瞭望塔,穿过望拜台、自由桥,前者依旧有士兵驻守,戒备森严,后者彩带飘扬,满怀思念。这让我们意识到,这里并非仅仅是历史遗迹,它对人们的影响,即使是在今天也难以消融,无论是暴烈地对立,还是温柔地守候,这都是它矛盾的现状。

接着我们来到地道——战争期间亦有许许多多大同小异的地道,这是保存最完好、开发得最好的一条,即便如此,也要戴上头盔和探照灯,彼此搀扶,小心翼翼,耳畔还时常传来有人因滑倒而发出的轻微呼痛——地道既黑且湿,雨水涟涟,滴漏而下。地道尽头却被封锁,隔着几道玻璃,便是朝鲜,依稀见得有人荷枪实弹,来回走动。

返回后便是电影院,循环播放着纪录片,讲述战争的大概和细节,字幕亦有中文,图片里有无助的妇女,迷惘的战士,残肢断臂,伏尸千万,他们有着相同的神情和相似的面貌,甚至连血液也曾有近乎一致的温度,并且都在缓慢冷却。尾声是一首歌,舒缓,悲切,感人,迫我回想一路风景:路旁埋下的地雷,雨中走动的战士,地道尽头黑洞洞的枪口,片子里死去或正在死去的人们……这是同一个民族的自相残杀,我听到黑暗中有饮泣的声音,一定有人和我在这里产生了共鸣。以往听老人说,但愿没有战争,都以为不过一句空言,只有到这里走过看过以往的疼痛和如今的伤痕,才会明了,这是怎样沉重的愿望。

从影院出来,我亦是怔怔,天却意外的晴朗,草意外的绿,有孩童在雕塑缝隙间微笑,忽而就想起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

往日兵燹之地,今朝绿草如茵。

回来后依然经常想起那首片尾曲,在大脑深处回荡,无法哼唱,无法记录,却一直回荡。尽管我对此曲一无所知,可我知道她一定在歌颂和平,演唱者定是一位母亲,一个赤子,午夜梦回,竟也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如斯广博,如斯悲壮,如斯深沉,如斯慈悲,其中必有生命的重量和和平的渴望。

后来我才知道,这场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几十万我们的同胞,同胞中还包括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托尔斯泰仿佛说过,没有哪个父母是希望战争的,可作为一个国民,我们必有不同的选择。

我曾两次去南京,第二次去时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地域和血统的相近,使我感到更难过,也更悲伤。馆前是各种各样的雕塑,身体扭曲,神态痛苦;馆内有一幅幅照片,黑白色的,老人孩子妇女,残杀屠戮分尸,不堪入目。我想若把照片染上色彩,黑发红唇黄肤,这是与我们一般的颜色,却有着白眼鲜血断肢,这是与死人一般的颜色,这又是怎样的触目惊心。馆内还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和照片,活着的样子或死去的遗容,身居庙堂或又是草莽英雄。馆内有时会放《义勇军进行曲》,尽管这是一首生下来便耳熟能详的歌,可到这一刻我的敬畏之心才更加深刻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曲调激昂,毫无悲切之感,却偏偏带了点视死如归的意味,感染自己,动容别人。

我想起北京万里长城上早已熄灭的烽火,南京雨花台里满载历史的浮雕,武汉红楼上当年共商国是的房间,山东台儿庄曾经血染的荷池,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里惊心动魄的模拟场面……很多故地都已物是人非,旧貌新颜,可有些东西未曾改变,如同《义勇军进行曲》般永远流传,从未枯竭。

我想,从汉武帝时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近代秋瑾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再到如今我们脱口而出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从古代的九州烽火,一片丹心,到后来的枪林弹雨,以死相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胜利都是惨胜,可我们能不用惨换来胜吗?“日军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既然战亦死,降亦死,死国可乎?谁又是愿作奴隶的人们?古是,今亦是,抗日战争是,抗美援朝亦是。

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我都不再随意散漫,因为这是我们铭记历史、思考历史的方式,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魄。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另一种平和的声音相配,在我心中轻轻地响起。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渺小呀,谁能拒绝战争,拒绝铁骑将山河踏碎,拒绝同胞在眼前死去,拒绝屈辱的历史?谁又不希望和平,希望人类生生世世相亲相爱,希望哪里都是世外桃源,希望每个人都有喜乐安平的一生?可这的确不是一个人用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担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与他人和平共处,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什么。所谓成长,不过是懂得担当;所谓担当,不过是守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我想,这世间必有很多大写的人,如同擎天柱般顶天立地地站着,撑起一片蓝天,我仿佛也在刹那间拔高,迅速成长,和他们一起,担负着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责任:作为一个人的铮铮傲骨,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世界的和平安定。

这便是我的担当,我的声音。

清平,吾歌。

清平吾歌-八年级记叙文1900字相关内容

别了,我的母校-初中记叙文700字

风风雨雨,朝朝暮暮,岁月轮回,潮起潮落,随着厚厚的日历一页一页地撕下,转眼间,我的小学生涯只剩下两个月多了,我多么希望时光能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再见了我的朋友时光流逝,岁月匆匆,我们即将毕业,我永远忘不了你那欢笑的脸庞,忘不了你安慰我时…

我的想法-初一记叙文650字

伴随着冬天的到来,我也进入了短暂的寒假,但是它并不短暂。和寒假一同来到的还有老师留的作业。现在,就让我来说说我在寒假中是如何学习的。在做作业之前,我先给自己做了一个寒假作息表,作息表上面明确写了哪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同时,作息表上面也规定了…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记叙文700字

灿烂的阳光透过一尘不染的窗户,倾洒在了书桌正中央的一本相册上,微风从窗格间越过,坐在相册前,将它一页一页地翻开,最后停留在了一张照片上。照片里坐着一个女孩儿,两手抱着一个布娃娃,头向一旁歪着,显得那般俏皮可爱——那是当时,充满稚气的我。反观…

那场雪我记忆犹新-初一记叙文600字

刚上完补习班,我匆匆地向家里走着,第二天就要月考了,我想赶快回家复习。前一天晚上下了雪,路面上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棉衣。树尖上也挂着晶莹的雪花,宛如一只巨大的雪豹曾从这里经过,被挂下几缕雪白的残毛。这一切美景仿佛只会在梦幻中出现,而现实中的我…

观《长津湖》有感-记叙文650字

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抓住国庆假期的尾巴,妈妈带我来电影院观看《长津湖》。原本对战争片不感冒的我,被这部176分钟的影片震撼了,每一分钟都看得聚精会神。故事讲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悲壮历史,天寒地冻、缺衣少粮,装备落后……在极度…

遗憾,从未缺席-初中记叙文650字

夕阳西下,黄昏也渐渐隐退了,夜像半透明的墨油纸铺在了大地上。此时此刻,游泳馆里只有我一个人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年前的秋天,我信心十足地报名了省里的游泳达标赛,以为自己的实力很“强”,可以进前三。但是很遗憾,自古就有“关羽大意失荆州”,我…

畅想带给我快乐-记叙文700字

畅想是使人思想放松的极好途径,是凡俗生活的中对自己的一点奖励,一丝慰藉。——题记我喜欢畅想,它使我在困难时看到了希望,在冷漠时感受到热情,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我对畅想很感兴趣,我也常常畅想人间的一切。小时候的我,时时仰望天空,望天空闪闪发光…

读懂生活-初中记叙文700字

生活如同一块多味的巧克力,不断品尝,你会得到不同的感受。——题记近期以来我参加了“啦啦操比赛”,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这可真是有些令我哭笑不得。得与失每当同学们在老师们的魔掌之下苦苦哀求求,我也早已逃之夭夭,去练啦啦操了,心里早已乐开了…

时代向前吾辈向上-记叙文650字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身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及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祖国母亲生日之际,我由衷地祝福她、讴歌她!从传说时代到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再到现在,我们的祖国母亲承受过千磨万难,经历了风吹雨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题…

网课的日子真烦-初中记叙文600字

山川异域,风雨同“钉”――题记2020年的寒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彻底的延长了。我们迫不得已的在家里上起了网课。视频会议真烦人“叮叮叮”,我的美梦被这清脆刺耳的声音打断了,我猛地一下清醒了,视频会议开始了,老师要点名了。我迅速的穿好衣服…

这个人,触动了我的心灵-记叙文800字

一锅鸭汤煲出日子的恬淡芬芳,一把薄扇摇出生活的阵阵清风……推开时光的大门,我仿佛又回到了我古朴静谧的乡下老家,回到了外婆的身边,回到了我的童年。小时候的夏夜里,外婆常给我煲鸭汤,煲汤前要先生火,外婆这时便会找出那身绿色格纹围裙穿上,坐到灶前…

一块无坚不摧的钢铁-记叙文800字

当我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我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心中仿佛有数千个波涛在一浪接一浪地冲击着我的心。这本书不仅给了我一个新世界,更给了我一片属于我的蓝天。本文主人公保尔是一位坚强,勇敢的共产党员,他一生坎坷,但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