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有两首歌,一首平和,一首激昂。——题记
很多年以后都忘不掉去三八线那一天,天阴沉沉的,雨打车窗,雾湿而不快。在此之前,我对这 场战争的印象只有一些模糊的影子,仅知道是朝鲜和韩国的战争,中国和美国也分别参与,最终打得平手,以此为界,朝鲜叫朝韩战争,而韩国,叫韩朝战争。
当车快驶进景区时,两边便有高高铁丝网围护,铁网之外,依稀可见得有面目狰狞的警示牌散落路旁,导游介绍,这便是当年战争的“后遗症” ——随处埋下的地雷,直到现在,还有人因误踏而 被炸死。而在远方,烟雾朦胧间,梯田拾阶而上,有老农箬笠蓑衣,一派祥和,仿佛地狱天堂亦不过一 路之间。
后来我们穿过瞭望台和瞭望塔,穿过望拜台、自由桥,前者依旧有士兵驻守,戒备森严,后者彩带飘扬,满怀思念。这让我们意识到,这里并非仅仅是历史遗迹,它对人们的影响,即使是在今天也难以消融,无论是暴烈地对立,还是温柔地守候,这都是它矛盾的现状。
接着我们来到地道——战争期间亦有许许多多大同小异的地道,这是保存最完好、开发得最好的一条,即便如此,也要戴上头盔和探照灯,彼此搀扶,小心翼翼,耳畔还时常传来有人因滑倒而发出的轻微呼痛——地道既黑且湿,雨水涟涟,滴漏而下。地道尽头却被封锁,隔着几道玻璃,便是朝鲜,依稀见得有人荷枪实弹,来回走动。
返回后便是电影院,循环播放着纪录片,讲述战争的大概和细节,字幕亦有中文,图片里有无助的妇女,迷惘的战士,残肢断臂,伏尸千万,他们有着相同的神情和相似的面貌,甚至连血液也曾有近乎一致的温度,并且都在缓慢冷却。尾声是一首歌,舒缓,悲切,感人,迫我回想一路风景:路旁埋下的地雷,雨中走动的战士,地道尽头黑洞洞的枪口,片子里死去或正在死去的人们……这是同一个民族的自相残杀,我听到黑暗中有饮泣的声音,一定有人和我在这里产生了共鸣。以往听老人说,但愿没有战争,都以为不过一句空言,只有到这里走过看过以往的疼痛和如今的伤痕,才会明了,这是怎样沉重的愿望。
从影院出来,我亦是怔怔,天却意外的晴朗,草意外的绿,有孩童在雕塑缝隙间微笑,忽而就想起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
往日兵燹之地,今朝绿草如茵。
回来后依然经常想起那首片尾曲,在大脑深处回荡,无法哼唱,无法记录,却一直回荡。尽管我对此曲一无所知,可我知道她一定在歌颂和平,演唱者定是一位母亲,一个赤子,午夜梦回,竟也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如斯广博,如斯悲壮,如斯深沉,如斯慈悲,其中必有生命的重量和和平的渴望。
后来我才知道,这场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几十万我们的同胞,同胞中还包括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托尔斯泰仿佛说过,没有哪个父母是希望战争的,可作为一个国民,我们必有不同的选择。
我曾两次去南京,第二次去时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地域和血统的相近,使我感到更难过,也更悲伤。馆前是各种各样的雕塑,身体扭曲,神态痛苦;馆内有一幅幅照片,黑白色的,老人孩子妇女,残杀屠戮分尸,不堪入目。我想若把照片染上色彩,黑发红唇黄肤,这是与我们一般的颜色,却有着白眼鲜血断肢,这是与死人一般的颜色,这又是怎样的触目惊心。馆内还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和照片,活着的样子或死去的遗容,身居庙堂或又是草莽英雄。馆内有时会放《义勇军进行曲》,尽管这是一首生下来便耳熟能详的歌,可到这一刻我的敬畏之心才更加深刻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曲调激昂,毫无悲切之感,却偏偏带了点视死如归的意味,感染自己,动容别人。
我想起北京万里长城上早已熄灭的烽火,南京雨花台里满载历史的浮雕,武汉红楼上当年共商国是的房间,山东台儿庄曾经血染的荷池,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里惊心动魄的模拟场面……很多故地都已物是人非,旧貌新颜,可有些东西未曾改变,如同《义勇军进行曲》般永远流传,从未枯竭。
我想,从汉武帝时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近代秋瑾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再到如今我们脱口而出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从古代的九州烽火,一片丹心,到后来的枪林弹雨,以死相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胜利都是惨胜,可我们能不用惨换来胜吗?“日军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既然战亦死,降亦死,死国可乎?谁又是愿作奴隶的人们?古是,今亦是,抗日战争是,抗美援朝亦是。
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我都不再随意散漫,因为这是我们铭记历史、思考历史的方式,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魄。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另一种平和的声音相配,在我心中轻轻地响起。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渺小呀,谁能拒绝战争,拒绝铁骑将山河踏碎,拒绝同胞在眼前死去,拒绝屈辱的历史?谁又不希望和平,希望人类生生世世相亲相爱,希望哪里都是世外桃源,希望每个人都有喜乐安平的一生?可这的确不是一个人用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担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与他人和平共处,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什么。所谓成长,不过是懂得担当;所谓担当,不过是守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我想,这世间必有很多大写的人,如同擎天柱般顶天立地地站着,撑起一片蓝天,我仿佛也在刹那间拔高,迅速成长,和他们一起,担负着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责任:作为一个人的铮铮傲骨,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世界的和平安定。
这便是我的担当,我的声音。
清平,吾歌。
清平吾歌-八年级记叙文1900字相关内容
“哈哈哈哈……”从我们教室里传来了不断的笑声,你脑袋里肯定会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哎呀,老师说今天和我们玩个游戏,听到这个消息,全班都欣喜若狂。俗话说得好:“爱玩之心不可无”嘛!我们玩的是什么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上课了,丫丫老师笑盈盈地走…
时光的流逝多么的快,快得直到我停下回头一看,才后知后觉:母亲也老了。还依稀记得儿时的母亲,她是个全职妈妈,日日陪伴我。而等到把我送进了幼儿园,她便两手一撒,不管了,去拥抱自己的世界。记忆中的她,带着小小的我出门逛街。拉着我的那只手,白白嫩嫩…
傍晚,我走进熟悉电影院,观看《中国医生》,这是一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时期,发生在中国武汉金银谭医院,中国医生是如何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奋不顾身的救助疫情患者的故事。电影院里很安静,周围坐满了暑假期间和我一样慢时光休闲的学生,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
曼珠沙华,开在地狱的花,血红的花色是对死亡的致敬,高傲的身资从容赴死。我直立着,忍着敬一个礼的冲动,就这样站着,在那个镜头前致敬。最后一刻,她踏上军车,回首微笑。就是这样一个镜头,溢满曼珠沙华的高傲。也许她们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穿回学生装…
这是一份爱的叮嘱,虽然没有听她亲口说出,我却从纸上简单的一字一句,体会到了她对我浓浓的爱意。暑假,我来到宁波,因为姐姐在这里工作。她是一名卫生院工作的护士。来到这儿,我理所应当地和她同住在医院的员工宿舍里。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姐姐对我说:…
7月11日早晨,随着妈妈和她的同事及小伙伴出差去邢台,顺便准备游览天河山和邢台大峡谷。我们首先来到了天河山,因为它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所以被称作中国爱情山。一路上鸟鸣回响在耳旁,漫步在绿荫中,泉水从山顶源源不断的流向山脚,处处都能看见清…
时光匆匆,而我,是否依然如旧。——题记回想,那年,也是这样的夏天,闷热如蒸笼。记忆的时光里是那个孩童的我。站在这所中学前满怀憧憬的我,那是两年前的我。时间是沙漏里缓缓流逝的细沙,转眼,七百多天的日子就这样在时光的沙漏中走了。我还记得两年前在…
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在这收获的时节里,爸爸又一次带我来到了美丽乡村——尚合。尚合村是东至县美丽乡村示范点之一,也是东至县城及周边老百姓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干净整洁的村落环境,唯美自然的田园风光,古树、古道、古宅的徽风古韵,…
夜深降临,道路两旁的街灯亮了起来,可我的心里却暗沉的,直到那一刻,一盏温暖的蜡烛照亮了我的心,我知道,此刻我是幸福的。回到家,危险的警报敲响了我的心,小鹿不听话了,横冲直撞,紧长得心难安宁。唉,说来话长,是的,调皮的我又闯祸了。回来了。一听…
在一场比赛中,最值得尊敬的,往往不是胜利一方的选手,而是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教练;在一场革命中,最值得纪念的,或许不是胜利的革命者,而是在这之前献出一切的烈士;而在人生这场漫长的道路中,最美丽的或许并不是走上巅峰的强者,而是为他铺平道路的同伴……
思绪回到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到暖烘烘的家,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虽然穿着厚厚的棉衣,但刺骨的寒风直钻体内。远处,一对乞丐母女走来。那母亲衣裳破旧,身上有好多处补丁。褴褛不堪点衣服让我心中生出几分厌恶:什么时代了还穿成这样!…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11月1日至5日我们学校举行了第十三届秋季运动会暨第二届校园跳绳争霸赛。在这次比赛中,我一共参加了六个比赛项目,其中五项夺冠,一项获得季军,这使我欣喜若狂。为何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