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铜的作文,描写青铜的作文

《青铜葵花》读后感1000字

更新时间:2024-04-30 18:06

转眼间又到了暑假,热辣辣的天气,空气都是炙热的。如果有一本好书,我可以手捧它,安安静静的度过一个下午,也很惬意;如果有一本好书,我可以倚靠床头,在柔和的灯下细读里面的文字章句;如果有一本好书,我可以在假期充裕的时间里,好好翻看和它做朋友。

这天上午我来到小区附近的悦书房,在高高的长长的书架前开始选书,我找了一本小说《青铜葵花》,随意翻了一下,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了。揣着这本书,我在家看了一个星期看完了,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跌宕起伏,我看入迷了。整本书文字优美,情感细腻,我一直处在感动的情绪里……

小说里的画面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主人公是城市里来的小女孩,名叫葵花,她长得清瘦秀气,聪明又懂事,惹人怜爱。大麦地的男孩叫青铜,虽然不会说话,但倔强善良,对家人极其呵护。葵花变成孤儿时,被青铜一家领养,那个时代的生活极其艰苦,青铜家是村里最贫困的一户。葵花来到他家没受到一点委屈,大家对她的爱和照顾,暖化了她的心,葵花再次笑容满面,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让她安心。

感悟人间真情_青铜葵花读后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13:56

孟德斯鸠曾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我有许多喜爱的书。有的像一束郁金香,沁人心鼻;有的像一轮红日,拨开我心中的云雾;还有的像一支画笔,为我的生活锦上添花。而我最喜爱的书是曹文轩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获《中国时报》“2005年十大好书奖”的《青铜葵花》。

全文讲述了这样一个催人泪下故事:青铜,一个脾性古怪的乡村野子。他五岁时,在一场大火后,他因发烧而成为了大麦地人口中的“哑巴青铜”。葵花,一个来自城市的女孩。她的妈妈在她五岁时得病死了,她的爸爸妈妈又都是孤儿,她,这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只剩下了爸爸。爸爸要去芦苇荡劳作,她只能跟着爸爸来到了在大麦地对面的那片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葵花爸爸的死,使这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孩成为了青铜家的一员。他们以兄妹相称,一起生活了五年——从葵花七岁到葵花十二岁。在这五年中,兄妹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成功地度过了众多历经坎坷的岁月。也就是在葵花十二岁那年命运将葵花召回了那个开满青铜葵花的城市。得知葵花的离去,哑巴青铜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坐在河边的大草垛上眺望,这种毫无结果的眺望,在青铜吐字不清地大喊“葵花——”时停止,喊声盘旋在大麦地的上空,最后,变成了难以终了的思念。

不惧霜雪 昂扬向上-读《青铜葵花》有感14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3

“呈现葵花的最好材料就是青铜。它永远闪耀着清冷而古朴的光泽,给人无限的深意。暖调的葵花与冷调的青铜结合在一起,气韵简直无穷。”这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笔下的《青铜葵花》中的文字,不仅是对葵花爸爸最成功的作品“青铜葵花”的描述,更是对青铜与葵花这两个孩子至真至纯的亲情的最好诠释。看完整本书,内心汹涌澎湃,感触良多。

一、将苦难当作生发壮志的泥土

大麦地的人们经历了太多天灾人祸,似乎是浸泡在苦难之中。青铜五岁那年深夜的一场大火,就像洪流,将整个村庄卷入火海,把一切化为灰烬,也永远夺去了青铜的声音。不仅如此,三月里的一场台风犹如成千上万匹黑色怪兽,张着大嘴卷着舌头,一路呼啸而来,暴雨如天河穿底,将房屋推倒,将庄稼淹没。但大麦地的人们没有屈服,没有倒下,每个人都用尽全力,努力生存着。他们用勤劳、智慧、汗水、宽容、爱心……筑起坚固的城墙,支撑着每一个人。后来他们又遭遇了可怕的蝗灾,“飞蝗蔽日,所过之处,禾稼俱尽”,三月蝗吃光了庄稼,只留下悲伤。但大麦地的人没那么容易被打倒,他们依然把家,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大人们继续上工;孩子们去芦荡深处挖芦根,捉野鸭,挖野菜;奶奶去大棉区采摘棉花;葵花背着家人坐船去江南捡银杏……知道救济粮没法送到了,村民们撑着骨瘦如柴的躯体,聚集在村前空地上,唱着、喊着:“把腰杆挺直了!挺直了!挺成一棵树!”

感悟人间真情_《青铜葵花》读后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3

孟德斯鸠曾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我有许多喜爱的书。有的像一束郁金香,沁人心鼻;有的像一轮红日,拨开我心中的云雾;还有的像一支画笔,为我的生活锦上添花。而我最喜爱的书是曹文轩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获《中国时报》“2005年十大好书奖”的《青铜葵花》。

全文讲述了这样一个催人泪下故事:青铜,一个脾性古怪的乡村野子。他五岁时,在一场大火后,他因发烧而成为了大麦地人口中的“哑巴青铜”。葵花,一个来自城市的女孩。她的妈妈在她五岁时得病死了,她的爸爸妈妈又都是孤儿,她,这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只剩下了爸爸。爸爸要去芦苇荡劳作,她只能跟着爸爸来到了在大麦地对面的那片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葵花爸爸的死,使这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孩成为了青铜家的一员。他们以兄妹相称,一起生活了五年——从葵花七岁到葵花十二岁。在这五年中,兄妹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成功地度过了众多历经坎坷的岁月。也就是在葵花十二岁那年命运将葵花召回了那个开满青铜葵花的城市。

得知葵花的离去,哑巴青铜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坐在河边的大草垛上眺望,这种毫无结果的眺望,在青铜吐字不清地大喊“葵花——”时停止,喊声盘旋在大麦地的上空,最后,变成了难以终了的思念。

在艰难中长大_青铜葵花读后感13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3

这部小说讲述了两位少年青铜和葵花,一次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

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经历风风雨雨,度过了重重难关。但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招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城市。

葵花是一个诚实、善良、纯真、可爱小的女孩。她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苦难使她更加勤奋,更加懂事。

苦难让她学会了克制欲望。对大麦地的孩子们来说,照相是一件让他们既渴望又感到有点奢侈的事情。然而懂事的葵花尽管内心十分渴望照张照片,但是她却在其他同学热热闹闹照相时,悄悄地躲在一旁。为了不让家里为她再花钱。当读到这里时,我的内心震颤了:从出生到现在我的照片有很多很多,我家里的书柜里,抽斗里堆放着一摞摞我的相册,桌子上还摆放着我的放大照片。与葵花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照片,青铜在冰天雪地里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让葵花晚上写作业有灯点,青铜捉来了最大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能让葵花看到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的站立了一个晚上;为了等葵花回来,青铜天天提着灯笼去码头,就为了葵花晚上回来不害怕;为了葵花在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吹着腮帮子,做了一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项链……

爱的真善美-《青铜葵花》读后感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11:16

暑假我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在一场大火中成了哑巴;女孩叫葵花,因爸爸工作原因从城市来到了农村——大麦地。这样一个特殊的缘分,让乡村男孩青铜和城市女孩葵花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哥哥青铜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妹妹葵花。直到12岁那年,命运又将妹妹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哥哥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妹妹葵花所在的地方……

在青铜和葵花两人遇见之前,他们都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了万里天空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但自从他们相遇后,青铜和葵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铜葵花》读后感_初三读后感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16:07

《青铜葵花》这部作品,几年前我就看过。看完后,我说不出什么感觉,但又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纯洁的美和一股淡淡的哀伤。

通读全文,的却很值得流泪。当读到葵花为了给家里省钱而放弃一次珍贵的照相机会,当读到青铜为满足一位过路人的心愿而脱下自己的芦花鞋,在冰雪中步行了好几个小时,当读到兄妹俩看不到马戏,青铜蹲下来让葵花骑在自己身上时,我忍善良不住要流泪只为这纯美的文笔,这是一般动人的情!

生活中人们总追求欢乐而逃逼悲伤,但《青铜葵花》中这一段美丽的痛苦却涌现着贯穿此书始末的淡淡的哀伤,着实让我着迷。青铜与葵花懂事听话,懂得为家里分忧,这无疑是给我们这些城市孩子敲响了警钟。大麦地经历了蝗灾,水灾。火灾,仍顽强的活下来。这又是一中怎样的大麦地精神?

让我感兴趣的是,一般文学作品使用邪恶反衬善良,用猜疑来衬托真诚,用霸道来衬托淳朴。而《青铜葵花》这部作品并未涉及到一个方面角色,却将善良,真诚,纯洁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开始,我认为嘎鱼是坏孩子,但渐渐我就发现,非也。青铜奶奶病了,他送来两只鸭子,城里人要带走葵花时,嘎鱼帮青铜和葵花藏起来等------所有的人物有声无声的表达着美好善良。

谁是青铜,谁是王者-读《麦子的考验》有感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2:32

天空中缀满了小雨滴。我坐在窗前,咬着一个苹果,翻开那本落满灰的作文集,一篇《麦子的考验》深深地打动了我。

一位农夫在田里干活,天空中总是有风雨,麦子吹落了不少。于是他期盼神的到来,神答应了他没有风雨,没有蝗虫。第二天,风和日丽,没有任何灾害,麦子多了一倍。可是收获那天却什么也没有。神说:“风雨是我创造的,大雪严霜也是我创造的。蝗虫也是我创造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的灵魂。人如果没有这样的考验,也只是个空壳。”读到这,我不禁感慨万分……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挫折、困难、失败。以我自己而言,当我考试后,试卷上满是红叉叉,只有62分时;当我的准考证弄丢时;我在运动会上起跑摔倒时;奥数比赛拿了最后一名时……都是我人生中的考验。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不可避免,困难同样不可避免,挫折不可避免,失败不可避免。

这时,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生活的考验,肯定不成气候。水铸青铜,只有穿越风雨才能见到彩虹,这才是王者。

窗外的雨似乎停了,窗台上的水似乎干了,路上行人的雨衣似乎脱下了,路上的水迹似乎没有了。望着那灿烂的阳光和美丽的彩虹,我心里的那种忧愁全都灰飞烟灭,留下了一道美丽无比的彩虹和一道灿烂的霞光。

读青铜葵花有感_青铜葵花读后感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05:19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家人,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想起了罗曼·罗兰的一段文字:

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魂。她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飘》、《大书王》等。还获得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优秀作品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等。

《青铜葵花》初中读后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4-04-30 22:18

《青铜葵花》这部作品,几年前我就看过。看完后,我说不出什么感觉,但又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纯洁的美和一股淡淡的哀伤。

通读全文,的却很值得流泪。当读到葵花为了给家里省钱而放弃一次珍贵的照相机会,当读到青铜为满足一位过路人的心愿而脱下自己的芦花鞋,在冰雪中步行了好几个小时,当读到兄妹俩看不到马戏,青铜蹲下来让葵花骑在自己身上时,我忍善良不住要流泪只为这纯美的文笔,这是一般动人的情!

生活中人们总追求欢乐而逃逼悲伤,但《青铜葵花》中这一段美丽的痛苦却涌现着贯穿此书始末的淡淡的哀伤,着实让我着迷。青铜与葵花懂事听话,懂得为家里分忧,这无疑是给我们这些城市孩子敲响了警钟。大麦地经历了蝗灾,水灾。火灾,仍顽强的活下来。这又是一中怎样的大麦地精神?

让我感兴趣的是,一般文学作品使用邪恶反衬善良,用猜疑来衬托真诚,用霸道来衬托淳朴。而《青铜葵花》这部作品并未涉及到一个方面角色,却将善良,真诚,纯洁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开始,我认为嘎鱼是坏孩子,但渐渐我就发现,非也。青铜奶奶病了,他送来两只鸭子,城里人要带走葵花时,嘎鱼帮青铜和葵花藏起来等------所有的人物有声无声的表达着美好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