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原的作文,描写屈原的作文

《屈原》读书笔记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不能。

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平的议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你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和天地共存。

用尽力气,抹不去你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膀,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想当年,你是多么的精明强干。你是多么的能言善辩,你又是多么的明子制乱。现在你却安静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旁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语妒君子之才,于是你,被疏远了。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魂。你赋《离骚》,写下了内心的困苦和悲愤;亦余心之所善兮,谣琢谓余以善淫。是的,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一败涂地。

风,还是很寂寞,在云中翻过的是月的清波。

你正直前行,你竭尽忠智!但你终日被诽,你心里怎能无怨无悔呢?

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为伴。这一天你站在汨罗江口,颜色憔悴,面容枯槁。就连渔夫也能看出你心中的那股不平之气。当他问你为何出现在此时,你终于道出了心中的不快: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宁愿“赴长流而莽于江鱼腹中”,也不愿以皓皓白云,而蒙世之温。

这就是你,今大地为之自豪的脊梁。

我眼中的屈原_高中记叙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3

屈原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别人展示了他的一颗炽热的爱国的心,他无不让我佩服。

屈原十分爱国,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写下了广为流传的《离骚》,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他十分担忧国家,挂念老百姓和对楚怀王不重用贤才的痛恨。他崇尚高洁和美好,而早上进谏,晚上却被贬黜了。可是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他仍然想尽办法劝说楚怀王,只为那一丝渺小的机会。他想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可是入朝廷当官却不被重用,他的胸怀大志最后还是成了一纸空文。不得不说,屈原是悲惨的,他多么想进入朝廷当官,多么想进谏啊,可惜都没有受到楚怀王的青睐。

屈原有许多美好品质,他崇尚高洁,以此来约束自己,以“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来表达自己对美好品德的追求。他不同流合污,不与小人同道,宁愿随流水而长逝,也不愿看到小人的丑态。他心系国家,最后终是不能看到国家饱受苦难而跳江自尽。

但是我觉得屈原可以不这么固执,不这么执着。他本可以寻求别的出路,或者委屈自己一点,这样或许还可以得到楚怀王的青睐,受到重用。既可以舒展自己的抱负,也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添上了一笔色彩。他太想为国家做出贡献以至于只局限于做一些无能为力而又没有结果的事。在这点上,我觉得他的思想可以更加开放一点。但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

行吟的诗人——屈原_我眼中的历史名人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2

我,只认为我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诗人,一个希望,救整个国家的人。

我年轻时做太子的陪读,与他成亲密无间的挚友。太子继承王位后,我一跃成为左徒。这一官职,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嫉妒。我这一辈子也忘不掉这几个人,他们太熟悉了,太常见了,甚至都要成了“朋友”,上官大夫,靳尚,郑袖。

他们做的好事可是数不胜数。想当年楚国还是威风凛凛,有能力媲美齐、秦,当时,我提议“联齐抗秦”,去往齐国,与齐王合作,还共同打了一场漂亮仗。此时,秦国派张仪来到楚国劝说楚王“联秦”,还提出了许多楚王所想要的。哎!一个事关重要的决定,他中了张仪的计,他当时为何就那样执意,为何不听我屈子老大一声劝啊!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可是又有几个贤明的君王!都怪我为何不多劝劝楚王,事情也不会到这种地步!我真的是眼睁睁看着楚国一步步走向灭亡,看着楚王对我的信任一步步缺失。

我当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孙仪的目的——与齐断绝关系后他又开始反悔,称当时说割让的是三里地,不是三百里。现在想起来,这件事也是一直令我感慨万分。楚王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恨不得砍下他的头。这时他又来了,楚王也派我再次去了齐国,这一次去可谓九死一生,幸好齐王宽宏大量,重新与楚国合作。

屈原-写人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15:38

屈原——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名平,字屈原,所谓“平以法天,原以法地”,正是象征着公正、无私和正义。

他的才华有如滔滔江水,年少时便胸怀大志,人们都称他为神童,后来,他年纪轻轻就被楚怀王任命为左徒,兼顾内政外交等诸多事务,一切都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主张变法,提倡“美政”提议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和“诗魂”。

有《史记》记载“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极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痛心楚怀王不听信忠言,让邪恶的小人从中挑拨,品行端正的君子没有被重用。放才写下此篇,其意为离忧。

在我看来,屈原是一个满腔大志,但是失去楚怀王信任,他的心情该有多么愁闷痛苦?眼睁睁看着国家一步一步的渐行渐远。自己却无能为力,空有一腔爱国的热血无法挥洒,着实让人心生悲哀。

屈原、端午节、粽子_过端午节作文45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20:45

屈原、端午节、粽子_过端午节作文450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没月有处五、十五,二十五三个五日,“端”是开始将每月第一个五日称为端五。端午节也可以称为“浴兰节”和“地腊节”。

从古至今,一般端午节人们多要包粽子,并摘许多的葛藤挂在门口的两旁。今天,奶奶买了许多粽子回来,说今天的午餐就吃粽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条粽子,这粽子是三角体的,外面是用几片苇叶包成的,外形十分精致,还用几条绳子绑了起来,为了不让苇叶掉下来。闻着看喷喷糯米味,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粽子,赶紧用筷子夹了一块,啊,味道还真不赖!

但是,在吃粽子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在公元278年前的爱国的伟大诗人——屈原。楚国在秦国在举进攻中惨败,秦国一举攻进成都,大肆烧杀和抢夺,顷见大势已去,便于五月五日抱着一块石头投入汩罗江。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从四面八方赶到汩罗江边,纷纷驾舟寻救,但还是未能找到他们心目中的爱国诗人——屈原,人民为了使让他们尊敬的屈原的遗体不被恶吞食,人们就自发地做好粽子投入洒中供鱼儿食用。

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正式地过端午节哩!

端午节_过端午节作文450字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_关于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5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_关于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大臣,他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撤职赶出都城流放到别处。在流放中,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自己有无能为力,他心如刀割。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写下了绝笔《怀沙》,然后便跳进汨罗江自杀。

屈原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喝雄黄酒。

以前我以为吃粽子是一种美食,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我们小学生也要向屈原学习爱祖国、爱人民,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热爱班集体、爱护班集体的每一个人。

又到端午_关于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我们青少年儿童就合唱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

要被记住的不仅仅是屈原-抒情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4

屈原是谁?是一位爱国诗人,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正是为纪念他而产生的。这些是身为一个中国人,都该具备的常识,可对于开头的问题,部分年轻人却给出了五花八门的,令人怒其不争的答案:是歌手,唱过《离骚》;是运动员,跳过江。是厨师,是医生……数典忘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最大的不幸。

当今社会,有一个令人十分痛心的现象:部分年轻人对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文化如数家珍,却对本国传统文化漠不关心。他们在圣诞节当日戴着圣诞帽高声喊叫“merry Christmas!”,却在被问到春节的习俗时哑口无言。究其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此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的性格养成、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而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也会受家庭教育的熏陶。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孩子。他从小就受到家庭予他的京剧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这让他在继承梅派京剧时有了相当扎实的基础和纯正的文化素质。最终,他很好地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梅派京剧,并使其得以发扬光大。由此可见,家庭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如能将其作用发挥好,则传统文化便更易传承。反之,若一个家庭一味推崇外来文化,那么,崇洋媚外之风便不吹自起。

读屈原有感_读后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18:53

空气凝固,风欲起而未能。屈原,你最终还是来到了边。你脸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无理的诽谤、不公的流放、坎坷的人生,你最终选择了纵身投进的这条大江。用尽了力气,拂不去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徒,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当年,你是多么的精明能干,你是多么的擅长言辞,又是多么的明于治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主张抗秦,却遭受到楚国佞臣们的迫害。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技蔽君子之才。

于是,你渐渐被君王疏远了,被流放了,直至看到你心爱的祖国灭亡了!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灵,你赋《离骚》。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遭到受尽诽谤的后果!你竭忠尽智,但终日被谤,你的心里又怎能无怨无恨呢?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汨罗江为长眠之地。这一天,你出现在汨罗江边。憔悴枯槁的身心,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那沉重的心。你宁愿赴江流而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尘世之污浊。这就是你,华夏大地上坚挺而自豪的脊梁。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你也要与楚国永在一起,永不分离!这时,在那一段沉沦历史的长夜中,熠熠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的一颗不屈的心!啊,屈原!

读《屈原》有感_优秀读后感4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2

空气凝固,风欲起而未能。屈原,你最终还是来到了边。你脸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无理的诽谤、不公的流放、坎坷的人生,你最终选择了纵身投进的这条大江。用尽了力气,拂不去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徒,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当年,你是多么的精明能干,你是多么的擅长言辞,又是多么的明于治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主张抗秦,却遭受到楚国佞臣们的迫害。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技蔽君子之才。

于是,你渐渐被君王疏远了,被流放了,直至看到你心爱的祖国灭亡了!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灵,你赋《离骚》。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遭到受尽诽谤的后果!你竭忠尽智,但终日被谤,你的心里又怎能无怨无恨呢?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汨罗江为长眠之地。这一天,你出现在汨罗江边。憔悴枯槁的身心,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那沉重的心。你宁愿赴江流而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尘世之污浊。这就是你,华夏大地上坚挺而自豪的脊梁。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你也要与楚国永在一起,永不分离!这时,在那一段沉沦历史的长夜中,熠熠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的一颗不屈的心!啊,屈原!

投江-《史记·屈原列传》改写1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06:12

公元前278年,汨罗江边,一位七十多岁的穿着粗布麻衣的白发白须,神情复杂的老人静侯死神凌波而来,他叫屈原。秦军大将白起杀入郢都,章华台沦为一捧焦土,这是楚国的哀钟,也是屈原的丧乐。

屈原踏出第一步,彼时阳光正好,照在江边嬉闹的孩提们纯真的笑脸上,轻松而柔软。

这样美好的画面唤起屈原对少年时的回忆。那一年,屈原初入兰台。那天,屈原身着一袭浅青锦袍,右肩上背着个白色书袋,深吸一口气,这才下定决心踏上石阶。

屈原有些不安,他心想,“听说这位太子性情不驯,算起来前前后后统共赶走了二十多位来侍读的青年才俊,其中不乏家世显赫的贵族公子,甚至还以出言不逊为由摘了几颗头,只希望我这一去能完璧而归,功名利禄再寻他处也不迟”。

忧心仲仲的少年上了殿,却发觉主位上空空如也,想必是太子对挑选侍读一事已心灰意冷,顿时松了一口气,在婢子的引路下入座,并与周遭少年交谈起来。

“在下郑杰,敢问兄台贵姓?”左侧的白衣青年摇着扇搭话。

“不敢当,在下屈平,单字一个原,郑兄客气。”

“久仰久仰,郑某人早就听闻屈兄博闻强识,今日不知是否有幸听屈兄一论治国之道?”白衣青年闻言收扇,正经与屈原行了一礼。

“郑兄抬举在下了,倘郑兄愿听,岂有不从之理?”屈原回礼,随后清了清嗓音,当真说起自己的见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