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年的作文,描写少年的作文

少年的孤独感-高中随笔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6

孤独,这个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曾经历过这个过程,我也一样。

但少年的孤独,无非也就是一个人的时候,愈渐强烈。

初中时期,对于这个词十分熟悉,因为好像每天都在经历,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它就像我的影子,一直跟着我,无法摆脱。”

为何孤独

人为什么会孤独呢?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但往往是没有答案,我又问,我又为什么会孤独呢?我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少年的孤独感来的突然,它可以是在你,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夜里入睡时,没有人理解时,又或是一个人独处时,就会感受到它,但这些事的前提下都是一个人。

或许少年就是这样吧,总是害怕一个人,所以对于那时的我,孤独的感觉才会那么强烈,只因大多数我都是一个人。

倒不是孤僻,只是总觉得三个人在一起,多出的那个人就是多余的。尤其是在另外两个人相聊甚欢时,这种感觉最为强烈。

就像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哪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所以后来,哪怕身边再多人,我也仍会感到孤独。

但现在,我不得不说,我习惯了它。我把它称之为成长。

孤独之旅

我时常把孤独比作人生的一次旅程,经历过这次旅行,总会收获些成长,这么想着,心里也就没那么难过了。

夏风盈满袖,再见亦少年_高中随笔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14:16

已经是7月了,2019就这么过半,除了感叹时间飞快,也找不到别的语言形容现在的心情。

自己不是念旧的人,中考过后时却时常想起这些年的点滴,“旧时光”三个字大概是最容易让人心生明媚的,你回头看时一切都是美好的,过往皆是春暖花开。

一直都很相信一句话:所遇即所得。

在大联侨的三年,是成长的三年,目光终究是比以前开阔得多。遇到了很多事很多人,无论好还是不好,都是一种成长。遇到了好多温暖的人,这么关心我照顾我,让我也自不量力地想要继续发光发热……现在虽然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选择,但无论怎样,未来可期。

三年以一纸证书作为交换,结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好,但还是有点伤感有点遗憾,看到结果的时候并没有哭。而在看到英语老师发来的安慰我的信息一瞬间戳中泪点,我从来不善言辞卑微入骨,这些年来一路跌跌撞撞时常碰壁,有时悲伤得想要自暴自弃,身边的人都在包容着我的棱角与笨拙,不断鼓励我去往更好的地方……

这个夏天,比我期待的,还要更好一点。

写同学录的时候,我多次写下“愿你披荆斩棘,归来仍是少年。”

是祝愿,是希翼,更是对自己的一份承诺。

写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好多人、很多事,过去的和没过去的,是的,这里面有一个很不愿意承认的现实:那些过往其实并不美好,过往里的少年,怯懦、卑微。

让我感动的少年周恩来_写历史人物的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5

翻翻中国的近代史,一个个英勇无畏的中国人讲述了无数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中国颇负盛名的周恩来。周恩来八九岁时生母和养母就陆续逝去,父亲又不管他们,周恩来只好一个人挑起照顾两个弟弟的担子。刚开始是当家里比较值钱的东西给家人糊口。

渐渐地,家里被当的一贫如洗,周恩来被迫只好自己挣钱,没有逃避责任。这种自食其力、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自立的最好楷模。终于有一天,周恩来遇到了伯父,伯父带他去了东北上学,周恩来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初来乍到,当然不适应环境了。所以周恩来坚持每天步行到离家很远的学校,虽然在路上只有吃沙子的份儿,但他仍然坚持不懈,把革命的“本钱”进一步壮大。

在学校里,一些同学倚财仗势,欺负弱小同学。而周恩来却常常为弱小同学出风头,叫那些同学“谈‘周’色变”。等到周恩来考清华大学时,因为英语平平淡,没有考进清华。但在几个月的艰苦复习中,英语水平突飞猛进,考进了赫赫有名的南开学校。

让我感动的少年周恩来-高一叙事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23:53

翻翻中国的近代史,一个个英勇无畏的中国人讲述了无数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中国颇负盛名的周恩来。周恩来八九岁时生母和养母就陆续逝去,父亲又不管他们,周恩来只好一个人挑起照顾两个弟弟的担子。刚开始是当家里比较值钱的东西给家人糊口。

渐渐地,家里被当的一贫如洗,周恩来被迫只好自己挣钱,没有逃避责任。这种自食其力、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自立的最好楷模。终于有一天,周恩来遇到了伯父,伯父带他去了东北上学,周恩来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初来乍到,当然不适应环境了。所以周恩来坚持每天步行到离家很远的学校,虽然在路上只有吃沙子的份儿,但他仍然坚持不懈,把革命的“本钱”进一步壮大。

在学校里,一些同学倚财仗势,欺负弱小同学。而周恩来却常常为弱小同学出风头,叫那些同学“谈‘周’色变”。等到周恩来考清华大学时,因为英语平平淡,没有考进清华。但在几个月的艰苦复习中,英语水平突飞猛进,考进了赫赫有名的南开学校。

少年自有少年狂_关于少年作文9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07:29

少年因才华而狂。钱钟书先生,年轻时留学牛津,攻读文学学士学位。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不出孤傲,怪人等词语。他皆不予理会,仅与谈得来的朋友来往。在别国学生与庚费留学生因论文不合格无法毕业时,钱先生顺利完成论文口试赴巴黎继续学习。抗日战争发生后,毅然携妻女回国。余生延续少年秉性,辞去清华教授随父任教。更作出《围城》《宋词选注》等优秀作品,为文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不合群是因为他不愿放纵自己花天酒地,孤傲是因为他不愿浪费才华于无趣的人和事。少年钱钟书因才华而狂,乱世苦读,做有实力的新青年,为中国文学做贡献。

少年因梦想而狂。若风,这个ID曾响彻中国游戏圈乃至全球。作为WE队长,带领队员拿下英雄联盟全球赛第二的好成绩,为中国争光。在漫天“打游戏就是不务正业”的质疑中,在同行乃至队友的不看好里,扛下一切,只为梦想而前行。日复一日没日没夜的训练,绞尽脑汁排兵布阵,挑战极限练习手速。他用经历告诉每个人,电竞可以是事业,可以养活自己。在科技先行的时代,敢于并乐于尝试,不弃理想,定会成功。不同于如今沉迷游戏的青年,他们是为中国打下电竞江山的人。少年若风因梦想而狂,孤注一掷,做有理想的新青年,为中国电竞开先河。

少年强则国强-议论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无论是第一个被安葬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科学家,伏尔泰这样说:"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的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科学为国家发展助力,在过去和现在我们都看到了显著的成效在未来,我们也应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

从远古的种姓制度到西方的文艺复兴,人民以深刻的意识到封建神学的危害性,思想逐渐发生转变。相信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改变社会,历史证明他们是对的,近代的中国被封建制度残害了2000多年的早已千疮百孔的中国也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中国的爱国人士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并坚决拥护德赛先生,在两位先生的帮助下推动了中国封建统治,使中国走上了民主科学的道路。但仅仅只是这样就可以停止了吗?当然不是,中国在这条路上越钻越深。

在青藏高原上一层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从此中国不再被挨打。和平的天空上"辽宁舰“一飞冲天,从此中国抬起了头,在广阔的国土上,"复兴号“呼啸而过,留下壮丽的雄姿,在海南海上,堪称”世界第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横跨两岸……一曲曲爱国的乐章,写满了中国历史!

爱国在少年-议论作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从古至今,我们国家都有爱国志士为国家努力奋斗,鞠躬尽瘁,甚至献出年轻的生命!古有开拓西域的班超,精忠报国的岳飞;现有勇攀科学高峰的于敏,中国飞向太空第一人的杨利伟。他们都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爱国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传统,融入我们的文化血液之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他的这种在逆境之中仍然关心百姓的精神令我敬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时刻关心人民,想着为百姓做出巨大贡献;还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在民族危难之际勇挑重担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他们的爱国精神永远闪耀着人格的光芒、文化的光辉,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也有爱国的精神光芒。他们汇聚成一百单八将所反对的并不是国家,而是那些残害百姓、贪污腐败、祸国殃民的奸臣。他们之所以接受朝廷招安,不就是因为这吗?而他们接受招安之后,便在宋江的带领下出征击退辽国的进攻,使宋辽的边境得到一时的安宁,就是用行动表现了他们为国效力的爱国思想。每当读到这里,我便被他们感动,升腾起激昂的爱国之情!这便是爱国文化的力量。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7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最近一段时间,我看了一本叫《少年周恩来》的书,讲述的是周总理少年时的真实故事。

周恩来七岁大的时候,他的养母、生母先后去世,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周恩来的父亲在外工作又很少回家,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年仅十岁的周恩来身上,周恩来每天不仅要洗衣做饭,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家里很穷,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为了让弟弟吃上饭,当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物品,有时甚至要向邻居乞讨。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周恩来开始自力更生,在自家后院种南瓜、玉米……我没有想到周总理小时候竟如此艰苦。我们现在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有时还挑三拣四,和周恩来比起来,真是自愧不如啊!

后来好心的伯父供他去沈阳读书,周恩来不仅能吃苦,学习也特别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很注重英语,请来的大都是外国老师,上课都用英文,周恩来和很多同学都听不懂,为了正常听课,周恩来每天都恶补英语,渐渐地,周恩来终于能听懂老师讲的课了。我觉得他真用心,并能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弥补,我要向他学习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

读《少年周恩来》有感_高一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过了三年,再次翻出这本书,但封面上那五个烫金的大字还是那么耀眼,仿佛在诉说着书中的故事。书页也有些泛黄,但是书中的故事还是那么生动有趣,那么刻骨铭心。用生动的文字,记录了一代伟人的成长。

这本书从“大鸾”出生一直到周恩来赴日留学,一共三十四章节。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十一章“鸿浩之志”。在这一章,魏校长问了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有的人说:“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有的人说:“为了明礼而读书。”还有人说:“为了家父而读书。”而周恩来却说出了一句志存高远的话:“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这里我似乎隐约看到了未来伟大的国家总理,优秀外交家的影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那时理想之远大。

在某部小说里曾经看过两句话:“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在急剧变化,国家时势动荡的时代,只有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有自己所坚信不疑的信念,才不会被淹没在历史的人群中,才不会随波逐流,才会从亿万人群中脱颖而出。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10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6 00:46

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上学的时候曾经读过,但似懂非懂。最近读了一遍又有一些体会。生活在18世纪的哥德之所以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是因为他洞悉了人性本身。书中有些话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很多指导意义。

“唉,这人啊真是一种惯会自怨自责的怪物!而我,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一定改弦更张,绝不再像已往那样,总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痛苦拿来反复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是的,好朋友,诚如你所说:人们要是不这么没完没了地运用想象力去唤昔日痛苦的回忆----上帝才知道为什么把人造成这个样子----,而是多考虑考虑如何挨过眼前的话,人间的痛苦本来就会少一些的。”

这一段揭示了人性的一些方面的本质。人很容易自怨自责,喜欢咀嚼痛苦。人生是个经历的过程,也是个积累的过程。如果以经历生活的态度去生活,人生就会轻松许多。成功是经历,失败也经历,赚钱是经历,赔钱也是经历,兴高采烈是经历,垂死挣扎也是经历,家庭和睦是经历,众叛亲离也是经历。每个人只能有自己的经历,谁也不能替代谁。但生活同时也是积累的过程,今天的你是过去的积累。人们都喜欢快乐,都不喜欢痛苦。然而快乐就像酒一样,容易挥发,而痛苦就像水一样,不容易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