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作文,描写生活的作文

关于“心态与生活”话题作文写作导引_初中生写作指导

更新时间:2023-02-07 14:41

【创意话题】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

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果然有道理!

于是,我突地想起一个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没有,就故意笑眯眯地当着警察的面拿出几张白纸,分别在上面写上:送给皇后的药,送给王子的药,送给公主的药,然后在白纸里包了点红色粉末。那警察见拉伯雷行踪古怪,疑为刺客,便把他押到了巴黎,经审查排除了刺客的嫌疑,又只好把他放了--真是妙极,笑眯眯的拉伯雷一分钱也没花,便平平安安地到了巴黎!

真佩服这位乐观豁达的拉伯雷,真佩服这种笑眯眯的人生态度!尤其有趣的是,笔者钻研法国文学时,居然找到了上述谜语的出处--就是拉伯雷说的: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

既然如此,以豁达的态度棉对人生吧!别小肚鸡肠!别斤斤计较!别动不动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张玉庭《生活是什么》)

多向生活觅材料_小学生写作技巧

更新时间:2024-04-12 05:30

多向生活觅材料_小学生写作技巧

读完应聘扬子小的孩子们的文章,欣喜地看到生活中的凡人凡事,如公园里捏泥塑艺人的出神入化,校门口卖糖画男子的技惊路人;跳绳同学的身轻如燕,美术老师的画笔神奇,等等,这些都被同学们请到文章里来,被孩子们记录着,描述着,赞叹着。

我想说的是,这就是生活对我们的给予,只要同学们常常将生活中的一事一人一物一景记录下来,你的记忆库里的材料必然丰富,不仅如此,你的心智也会变得丰实而聪慧。在作文中,用到一个素材,我们就应该有十个、百个的生活材料可供选择、加工和描摹,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了。

关键是,老师们早已告诉同学们要学会观察,要积累材料,同学们也知道“观察是习作的起点”等教化之语,可为什么很多同学写起文章来还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找不到要建“文章之厦”的材料呢?从这次小选拔作文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的文章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找不到能表现主题的好材料。

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还得多向生活觅文料,诀窍在一个“觅”字。“觅功”如何练就?

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多向生活觅材料

更新时间:2024-05-02 00:21

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多向生活觅材料

读完应聘扬子小的孩子们的文章,欣喜地看到生活中的凡人凡事,如公园里捏泥塑艺人的出神入化,校门口卖糖画男子的技惊路人;跳绳同学的身轻如燕,美术老师的画笔神奇,等等,这些都被同学们请到文章里来,被孩子们记录着,描述着,赞叹着。

我想说的是,这就是生活对我们的给予,只要同学们常常将生活中的一事一人一物一景记录下来,你的记忆库里的材料必然丰富,不仅如此,你的心智也会变得丰实而聪慧。在作文中,用到一个素材,我们就应该有十个、百个的生活材料可供选择、加工和描摹,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了。

关键是,老师们早已告诉同学们要学会观察,要积累材料,同学们也知道“观察是习作的起点”等教化之语,可为什么很多同学写起文章来还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找不到要建“文章之厦”的材料呢?从这次小选拔作文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的文章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找不到能表现主题的好材料。

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还得多向生活觅文料,诀窍在一个“觅”字。“觅功”如何练就?

让生活中的小事大放光彩_小学生习作指导

更新时间:2024-04-05 04:49

让生活中的小事大放光彩_小学生习作指导

许多小朋友都怕写作文,总觉得作文很难,总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怕写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老师的题目太难。如《时刻战斗在岗位上》。小孩子不了解社会现实,也不知道大人们“时刻战斗在岗位上”的具体情况,因此就觉得不好写,甚至觉得无法写。又如《我的家乡》。家乡的情况很多,小朋友了解很少,就觉得不知从何处写起,不知写什么好。又如《美丽的校园》,许多校园并不美丽,学生们怎么能写出美丽?类似这些难题出得多了,小朋友们做怕了,就在脑子中产生一个作文难、怕作文的思想。

有的老师还再三强调要写“有意义”的事,许多小朋友常把“有意义”理解成学雷锋做好事这类题材,而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这类事又不多,所以又无法下笔。有些小朋友为了能交上作文,只好编造一个帮老太婆背米什么的故事。

让生活中的小事大放光彩

更新时间:2024-05-10 07:42
许多小朋友都怕写作文,总觉得作文很难,总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怕写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老师的题目太难。如《时刻战斗在岗位上》。小孩子不了解社会现实,也不知道大人们“时刻战斗在岗位上”的具体情况,因此就觉得不好写,甚至觉得无法写。又如《我的家乡》。家乡的情况很多,小朋友了解很少,就觉得不知从何处写起,不知写什么好。又如《美丽的校园》,许多校园并不美丽,学生们怎么能写出美丽?类似这些难题出得多了,小朋友们做怕了,就在脑子中产生一个作文难、怕作文的思想。
有的老师还再三强调要写“有意义”的事,许多小朋友常把“有意义”理解成学雷锋做好事这类题材,而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这类事又不多,所以又无法下笔。有些小朋友为了能交上作文,只好编造一个帮老太婆背米什么的故事。

懂得观察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更新时间:2023-02-07 11:16

第一,观察生活要尽量做到准确、细致、透彻,不要走马观花,浮光掠影。鲁迅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比如说,人们高兴的时候要笑,伤心的时候要哭,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有时候也有特殊的情况,至深的悲痛常无眼泪,极大的欢乐却往往是热泪盈眶。就说“笑”吧,也有各种各样的笑,如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表示友好、亲切的微笑;表示敌意、轻蔑的冷笑。你都看准确了吗?

作文要写得真实,观察必须准确;

作文要写得具体,观察必须细致;

作文要写得深刻,观察必须透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要记住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叶子。

第二,观察生活要善于抓住特点。

第三,观察生活还要善于思考,把观察到的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的东西,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

将“生活符号”转化为“文化符号”

更新时间:2024-04-22 03:11

将“生活符号”转化为“文化符号”

有同学问:作文常常要写各种生活场景,比如:学校的教室,街道的商店,小区的绿化地带,家庭的设备装饰等,可是,写出来的场景不吸引人,不感动人,能改变上述的现状吗?

你能不安于作文的现状,现状肯定是能改变的,成功总是归属于努力奋进的同学。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多少朝代、多少往事为时间长河洗涤,不留丝毫痕迹。凡能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被书籍记载下来的,则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诸如:万里长城、故宫、四大发明,名胜古迹、历代帝皇将相、画家、文学家……等。由此联想到:作文有两种符号,一是“生活符号”,这是人人皆有的生活图像,得来毫不费力;二是“文化符号”,即感情符号,这是含有情感、意义的生活图像,得来须经一番思索。显然,仅凭“生活符号”是写不出好作文的,更不能让作文登上以情动人的境界。只有将“生活符号”转化为“文化符号”,才能写出含情的有思想意义的作文。

生活中怎么累积写作素材

更新时间:2023-02-07 11:16

作文的积累要看三方面:

第一个层次,学习模仿优秀的文笔,通过阅读积累好的字词和表达方式;

第二个层次,积累新鲜的作文材料,在作文中呈现出丰富的积淀和广博的视野;

第三个层次,积累深刻的思考,平时多多动脑,见到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时多加思考,并且阅读一些他人的议论性质的文章,多方了解不同观点及其推理依据,借以加深文章立意。

针对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家长可以分别为孩子准备优秀的同龄人习作、帮助孩子多方面地观察生活,进而带着孩子逐渐接触并深入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完成优美的作文积累“三级跳”。

小学生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何培养

更新时间:2023-02-07 11:16

小学生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何培养

一位家长向晚报教育互动平台求助:我家孩子去年进了一年级。刚开学时,放学回家由他爸爸一直陪着学习,老师也发短信要求家长一定要把学习抓紧。期中考试后,学校开家长会,老师说要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我们觉着有道理,于是想着慢慢地放开让他自己学,结果快期末考试那段时间,孩子还不能自觉学习,大人在眼前催着、提醒着他还能把作业完成,家长一离开,他就动动这,动动那,不是去喝水,就是去小便,反正小毛病多着呢!他爸爸心里那个火啊,接着就打几下、训几句,孩子抹着眼泪去学习。刚开始打几下还管用,后来打也不管用了。现在孩子该怎么管啊?

四招化解孩子磨蹭

贵阳市实验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邓清心建议:孩子一入学,我们家长一定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吧?白天要忙工作,晚上回家要忙孩子,特别有时候看到他们磨磨蹭蹭或者慢条斯理,就会来气,又担心影响他的休息,耽误第二天的学习。可是,我们的孩子毕竟只是小孩,对于孩子的磨蹭,我有几点小体会与大家共勉,希望能帮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小学写作技巧:多向生活觅材料

更新时间:2024-05-10 10:14

小学写作技巧:多向生活觅材料

读完应聘扬子小的孩子们的文章,欣喜地看到生活中的凡人凡事,如公园里捏泥塑艺人的出神入化,校门口卖糖画男子的技惊路人;跳绳同学的身轻如燕,美术老师的画笔神奇,等等,这些都被同学们请到文章里来,被孩子们记录着,描述着,赞叹着。

我想说的是,这就是生活对我们的给予,只要同学们常常将生活中的一事一人一物一景记录下来,你的记忆库里的材料必然丰富,不仅如此,你的心智也会变得丰实而聪慧。在作文中,用到一个素材,我们就应该有十个、百个的生活材料可供选择、加工和描摹,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了。

关键是,老师们早已告诉同学们要学会观察,要积累材料,同学们也知道“观察是习作的起点”等教化之语,可为什么很多同学写起文章来还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找不到要建“文章之厦”的材料呢?从这次小选拔作文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的文章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找不到能表现主题的好材料。

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还得多向生活觅文料,诀窍在一个“觅”字。“觅功”如何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