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到有消息说我们五年级将会去广鸿礼品公司厂区参观,刚开始,我还不太相信,没想到这是真的!
今天下午,音乐课刚上完,我们就发现四班已经在楼下排队了,我们也拿着队旗跟了上去,大队委和大队辅导员张老师做了简单的发言,我们便出发了!我们是步行,来到校外,我们看到了很多坐在教室里看不到的东西,感到非常兴奋,春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庞,桃树的枝头上挂满了粉红色的花苞,它们已经在传送春天的信息啊!
不一会儿,我们就远远地望见了几个大字广鸿礼品厂,有些同学兴奋地跳起来,因为,我们的目的地到了!我们来到厂内,在国旗的前面排成队列,先由厂领导给我们分配导游,带我们的是一位非常美丽的阿姨。
导游阿姨先带我们去的第一个车间,是三楼的包装车间,我们发现里面有几位工人阿姨正在干活,我发现她们一直不停地干,都没有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我非常的好奇,难道这样她们都不累吗?于是,我当起了小记者,大胆地问阿姨:阿姨,您整天这样不停地干,不累吗?阿姨笑咪咪地回答我:不累,我们大家一起干,都在比赛呢,比谁挣的钱多,这样就不觉得累了。阿姨还让我亲手学着做包装,我干了很久才做好,而且也没有阿姨她们做得好,于是我想到了一个词:熟能生巧。
参观完包装车间,导游阿姨又带我们来到裁剪车间,我看见车间里有一个工人叔叔在摆弄很多布料,经过工人叔叔的介绍,原来,这项工作是要把图案在布上画出来再裁剪下来,拿去做成成品。接着,我们又到了旁边的缝纫车间,一来到里面,就听见很响的声音,原来是缝纫机发出来来的,这就是成品车间,里面有我们喜欢的海绵宝宝,小鸟形状的帽子,还有美丽的短裙,我现在才知道,我们玩的用的,都是工人叔叔阿姨们辛辛苦苦一道道工序干出来的,是很多人智慧和辛勤的结晶。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平时用的玩的,都是工人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这真是这一堂特殊的课!
特殊的课-高一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何谓成功,如何获取成功是一个万古长青的话题。每个人都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奔波着。然而,直至阅读了出自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后,使我对于成功,又有了重新的审视与界定。80后的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但同时又是成长的过程中夹杂着万般无奈的一代。似…
因为我爱你,所以电子人也无所谓。影片的开头遗呈了导演一贯的血腥风格。以为自己是电子人的女主角英君穿着殷红的大摆裙,鬼魅的笑着切断了自己的动脉插入电线充电(这个场景令七格毛骨悚然+手腕隐隐作痛N天)。家人将其急忙送入了精神病医院。前半段让人压…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看另一个奇幻世界里的争夺,阴谋,杀戮,王位争夺与人性挣扎,品味另一个冰火人生。一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人性”,人性,这神秘又可怕的东西,隐藏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它有美丽的一面,也有兽性的一面,令人又爱又恨。俗世因…
他没有李白一身白衣任意飘于雨雾间的仙气,也没有杜甫忧国忧民古朴笔墨中寄托的深厚情思,但他“大江东去”,“自比闲人”的豁达豪迈流芳百世,永垂不朽。林语堂先生说:“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不错,一提到苏东…
《一地白纸》曾多次出现在不同的刊物上,我也看过很多遍每看一遍我都能感受到品质相对于能力的重要。文章的内容并不复杂,但波澜起伏,大学生韩林面对着充满了严酷竞争的就业市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一家工厂库料总管的应聘。工厂的大院内应聘者都在忙着…
最近,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塑造了一个十分美的人物——安妮,虽然她觉得自己的外表并不美,但是她有着内在的美。美,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安妮,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在她的眼里,一切事物都是有名字的,有生命的,她总是带…
我从来没有读过日本作家写的书,总觉得那个东方岛国的文化和西方甚至中国的文化内涵相比总有点相形见绌。可今年暑假当我合上《挪威的森林》的时候,这种带点民族感的偏见终归少了一些。这本书在日本的地位和评价极高,还被被翻拍成了电影作品,但触摸着书本的…
夏洛的故事折射出我们对生命价值的不同态度,面对只有一次的生命,有些人轻视生命,面对艰难,畏缩不前,一生庸庸无为。有些人隐忍、坚强,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坚守信念,活出了精彩,他们的生命如珠宝般动人。生命价值的体现需要坚强,需要信念的坚守。地震…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_《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闲暇中,我仔细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仿佛感觉自己的灵魂在和海伦对话交流。身残志坚的海伦用她伟大的意志力把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伟大的…
初读《瓦尔登湖》是因为海子喜欢这本书,可是当时稚气尚存的我看不懂书中枯燥晦涩的典故。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加,我再次捧起此书细致浏览,才略懂其中的些许真谛。本书是一八四五到一八四七年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记录。书中将大量的人文、地理、…
打开台灯,静静地坐了下来,抬手轻轻地翻着从图书馆借来的《朱自清散文名篇》。集子中的第二篇,很熟悉——《背影》。初中时读这篇文章内心似乎没有什么波澜,也许已经成了一种惯性的麻木:分段、解析句子、归纳中心……每篇课文都进行如此反复地解剖。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