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心怀远志却生不逢时;他理应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却过着提线木偶,阶下囚般的生活。一千八百多年来,人们提到他仿佛只剩下了昏庸无能,亡国之君这些字眼。却无人知晓,他为了东汉的延续,下了多大的决心,做了多大的努力,冒了多大的努力。是了,他就是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
历史从来就不缺亡国之君,但在这其中,汉献帝可能是最不像亡国之君的一位。
少年时的陈留王就表现出了与其父亲和哥哥完全不同的沉着和聪颖。何进被杀后,张让等十常侍被曹操和袁绍撵出皇宫,不过出宫前,他们劫拥着时任少帝的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向北边。
此时已是深夜两更,无边的黑暗吞噬了大地,幽暗的原野上布满了饿死的尸骸。而在洛阳北邙山附近却亮起来星星火光,正是张让一行人,忽的,张让听见后面传来一阵喊杀声“杀!杀了那些个宦官,保护少帝安全!”心知自己已经无路可逃的张让,用投河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一代大宦官就此落幕,不禁令人唏嘘。眼见张让就这么死了,后面的那一队人马也不知道是敌是友,刘协赶忙拉着少帝下车,猫着身子躲进了河边的一堆杂草丛中。眼见天边泛起了一抹鱼肚白,两人才敢从草丛中爬出来,虽然已是四更时分,但是前方的路依然伸手不见五指,遍布着荆棘和杂草,走着走着鱼肚白就被渲染上了一层淡粉色,此时已是五更,刘协他们已经走了近两个时辰了,远远地看向山冈,发现山冈脚下有一所庄院,刘协拉着少帝奔向庄院。轻轻叩响门扉,庄主打开门来一看,竟只是两个看上去不足十五的孩子,不过两个人身上的衣服倒是十分雍容华贵,看样子是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却是逃难来此的,便问道:“两位少年时谁家的孩子?”少帝只是愣在那,没有作声,陈留王却向前迈了一步,指了指刘辩说道:“这是当今天子,遭乱逃难至此,我是皇弟陈留王。”庄主大惊,赶忙跪拜说:“我是先朝司徒崔烈的弟弟崔毅,因不满当今朝堂上宦官买官嫉贤,才到此处隐居。”言毕,便扶少帝入庄,跪进酒食。
此时天已大亮,追兵沿路搜寻,也找到了崔毅的庄子。于是,司徒王允等一行人马,迎驾还京。
少帝人马未行上数里路,但见远方尘土飞扬,旌旗飘扬,一支人马飞奔而来,袁绍策马上前:“你们是何人?”只见旌旗影中,一将飞出,厉声问:“天子何在?”百官和少帝均吓得浑身颤栗,陈留王勒马上前,叱道:“来者何人?”领头的一位胖将军说道:“西凉刺史董卓在此恭候。”
陈留王问:“你是来保驾的呢,还是来劫驾的呢?”董卓道:“特来保驾。”“哦?你既是来保驾,见了天子何不下马!”董卓大惊,连忙下马跪拜。
董卓就是在这时起萌生了废刘辩,立刘协的想法,同时刘协也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一年的傀儡生涯。
刘协也不是没有向这悲惨的命运反抗过,只是均以失败告终,也正是在这几次失败的行动中,他丧失了朋友,妻子,部下,他丧失身为皇帝应有的一切,唯一没有失去的,是他身上自带的那份骄傲和对人民的宽厚。公元220年,刘协将坐了三十多年的皇位让给了曹丕,他累了。也许在他回忆初见董卓时,会有那么几分后悔,如果当初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机敏,会不会他做他的陈留王,你做你的汉少帝,自己也就不会承受那么多的妻离子散,不得自由······
即使在人身最后一段时光,他仍然在为自己的子民做出最后一点奉献,他悬壶济世却不求回报,也许,他内心还存着对人民的愧疚,愧疚于这么多年来的水深火热,朝不保夕。
放得下的是那份权势,放不下的是对天下苍生的博爱和关怀。
未了天下事,却赢身后名-记叙文1200字相关内容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读《红岩》有感乌云密布,空气闷热,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这是暴风雨的征兆。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随着闪烁的白光而来的,是雷。那雷声,如万马奔腾,又如潜龙怒吼。此时,我正坐在窗前,一遍遍抚摸着《红…
当你抬起头,望望天空,除却白云,飞过的鸟儿,空荡的天空中,是否映照着你的影子?不要分散注意力,仔细看,除了你,在你身后好像还有一个人。在一次次的落笔提笔,一次次的抬头低头之中,我们一步步走向自己所向往的那里,有个人好像一直在自己身后。是时候…
《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 这一部教育理论著作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能像赫尔巴特那样对学校教育实践有如此直接、如此广泛、如此巨大、如此久…
我没有经历过太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于我而言近乎一种奢侈。更多的时候,我是坐在火车上,从此城市开往彼城市,此岸彼岸的花朵从容盛开,可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匆匆地只能作过客。更何况,我厌恶那些彪炳名胜字眼的风景,它们是威严,是财大气粗,太…
我不知道一颗种子是否感恩阳光、雨露和土壤,但我知道种子在经过埋葬以后开出了希望的花朵,将果实回馈给大地。我曾被生活的荆棘刺伤,也被惨淡的愁云蒙住过远望的双眼。我遭遇了许多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我还患着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发育性协调障碍。有太…
从未有过这样迷离的夜。走在繁华的风灯里,星星点点,迷迷朦朦,阑珊得有些倦意。这萧瑟的风,把人影吹落在尘土里,把枯叶吹落在深秋里,我不知道风向哪吹?但是却吹走我的记忆,吹散我所有的梦境,也吹落绚烂的烟火。我喜欢风,喜欢被它轻拂面庞的清淡气息,…
人并非生来都合群,总有一些人被孤立,甚至被歧视和嘲笑。我的过去就是如此。在许多人试图用发型,衣着言语等方式标新立异、凸显个性的时候,我却活得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只是卑微地不让自己有什么个性显露出来,不让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为我本就…
提起梁实秋先生,读者心头所涌起的仰慕之情无需多言。先生被誉为“华语散文一代宗师”,更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民国段子手。他的作品笔调世故却不圆滑,稳健却不死板。常常于寻常处见崎岖,戏谑间带批判。喜爱他的读者,更是戏称他为“行走在人间的吐槽机”。喜欢…
作者是一个脑科学的博士,他被称作“海马体博士”,因为他专门以海马体为研究对象。他在这本书里非常轻松、幽默地给我们讲解了大脑的结构。学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理解了应该怎么样使用我的大脑。乱来是不行的,一定有它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才能够找到相…
轻风拂过,绛紫色的铃铛随着摇曳的树枝晃动起来,就像当初那个女孩在我身前抖了抖衣摆,“叮叮当当……”一响,就是一年。说起来,还真有些对不起她。与她分离后的半年,每每回忆,心中都泛起苦涩,如花瓣萎了边儿,锐箭失了魂魄……她那虔诚的目光,深深刺穿…
初次坐上轮椅,安小米几乎是被人架着上去的,心里空落落地直发慌,短短的一个星期内,自己竟从又蹦又跳的健康人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残废!似的,残废!什么残疾人?那都是别人叫得好听的!说难听点,就是残废!安小米彻底地明白“世事多变化”这句话的含义,她…
一本《活着》陪伴了我整个冬天,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亦或透露出的悲凉凄惨都使我难忘许久,是啊,“外人看来是悲剧,可当事人只拿它当一段人生。”《活着》反映了在大时代背景之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