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这庄严肃穆的国歌响起,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复兴号、天眼、5G网络……无数崭新的科技在我国崛起。黄继光、刘胡兰、邱少云……多少热血的战士留下了故事。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怎么能忘记曾经的战火?怎么能忘记曾经的苦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了新中国!
1931年9月18日,在那个灰暗的日子里,日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无数的战士在战争中挺身而出。还记得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了掩护大部队前进,他们主动来到了狼牙山陡峭的悬崖边。日军不断的涌上来,步步紧逼。在子弹打光之后,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即使捡起地上的石头,也要反抗到最后一秒。他们义无反顾的跳下了悬崖,不仅为革命做出了贡献,更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了。“小米加步枪”逐渐成为了朝鲜战争的代名词。面对美军的坦克与飞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士们凭着顽强的斗志战胜了敌人。《长津湖》这部电影正是讲述了朝鲜战争中第七穿插连的英勇事迹。只见巨大的银幕中,炮排排长“老雷”不顾袭来的战机,一把抱起标识弹,开着一辆已经脆弱不堪的吉普车吸引敌机的炮火。燃烧的导弹在身后爆炸,他保护了自己的战友,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争中,毛岸英为了取作战图,同样倒在了炮火之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多少英雄同他们一样,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
钟南山、袁隆平、张桂梅……他们如同中国坚实的后盾,一步一步,推动着中国的发展。还记得2002年流行的“非典”最终在钟南山院士的披露与领导下解除了危险。如今又一股“寒风”吹来了,它便是“新型冠状病毒”。在疫情越发严重的时候,钟南山院士却冒着风险只身前往武汉地区与病毒搏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是我们的科技胜利了,更是我们的精神胜利了!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在这慷慨激昂的文章中,怎能不寄托着对少年的希望呢?有多少先辈走在前方领导着我们。治病救人、研究水稻、帮助学子……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里,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铭记历史,将来报效祖国,将祖国的精神发扬光大!
我和祖国共成长-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我家乡的端午节_端午节记叙文900字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
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题记对于初心,有人说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人不是石头,生活不是童话,先不纠结于这句话太过完美,就像一个伪命题。只问一下,初心究竟指的是什么?虽然各人有不同见解,但毫无疑问…
几粒星子坠入深海,随之跃出一轮骄阳。七十载岁月倏忽而过。渺小事物转瞬即逝,唯沧海桑田历久弥新。女孩手捧一本书,缓慢地翻动着。无数双翅膀在身后高远的蓝天上成群结队地飞过。点滴放慢了速度,阳光穿过香樟叶与叶之间的罅隙,投在她那白色的床单上。在“…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窗棂,屋里一片寒冷,唯有身上的被子,给了我柔软和温暖。睁开眼,看着天花板,身边满是这被子的棉花香,思绪飘远,和着月光,回到了儿时故乡的秋天,回到了高唐姑姑家的那片棉花田,那里一直都是我的乐土。那天阳光正好,叶子也被这…
狂风怒吼着,卷起了漫天黄沙,天是灰蒙蒙的。黄河流入了黄土高原,染黄了清澈的河水,再咆哮着滚滚而去。谁可曾想到,在这样一片黄土之上,竟发祥了一种绚烂的传统手工艺——布堆画。今年暑假,我们一家驱车来到这片黄土高原,卷起的黄土随着高大的白杨树一同…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意味着团圆和幸福,月亮也会和我们凑热闹的哦。他张开了甜美的笑脸,而让我们陶醉其中。他就像一只盛满了黄金的玉盘,那熠熠发光的小星星像是从那圆盘中洒落的点点碎星,那皎…
我是一匹老年马,生活在山区地带,从一出生就跟着整天为主人驮运货物的妈妈奔波,吃糠咽菜,过着贫穷的日子。主人把我们当作最主要的驮运工具。无论是长途跋涉还是上山下山,都少不了我们。在我两三岁时,妈妈在一次拉煤车时累死了。直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当时…
人是感情动物,也是群居动物,所以人与人之间不免有来往,有交集。有的人把友情,亲情看得高于一切,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当然,善待他人无可厚非,但不能对他人抱有很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的爸爸喜欢交朋友,只要是他接触过的人,哪怕是天南地北的…
书籍被叫作人类的进步阶梯,被称作人类的良师益友,也叫做人类的精神食粮。我认为,这些比喻很生动形象地表述了书籍与我们的关系,在我的漫长读书时代,感谢你的陪伴,感谢一路有你,书籍。我的最早读物是连环画,上面有各种优美的图画,生动的故事,动作衔接…
周末,翻箱倒柜,大扫除,翻出了许多遗忘的衣物,其中就有姥姥手工缝制的一个书包。姥姥是个闲不住的人,不论冬夏,手里总要干着点活儿。记忆中,姥姥头发花白,耳不聋眼不花,80多岁,穿针引线从不带花镜。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姥姥坐在炕上,手里拾掇着一些零…
一天又匆匆地过去了。最后一声下课铃已经打响,我的肚子又不争气地响了起来,我懊恼地摇摇头,期盼老师不要过来“作报告”,让我能早点儿回家吃饭。一踏进家门,一股异香飘了过来,随即就是锅铲碰撞的声音,乒乒乓乓的声音,一定是我最爱吃的肉了。“回来啦!…
破旧的教学楼,熟悉的跑道,宿舍楼边依然种着两排说不出名的小树,教室中的课桌依旧斑驳,桌子上熟悉的刻迹还遗留着。这不知是素色第几次回到晨易高中了,这所高中留给素色的伤害和记忆还是那么地深啊!“素色,是你吗?”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难道他也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