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怀着愉悦的心情,走出家门散步,不知不觉间走上了通往山坡森林的大路。
初入森林处,扑面而来的是一棵棵大树。它们和我有着同样火热般的热情,在微风的召唤下,大树扬起修长的臂膀,翩翩起舞。咦?那不是在迎接我的到来么?我也不禁举起了手臂,扭动了几下身子。此刻,一阵较大的山风吹来,大树齐刷刷地向我鞠了个躬,深情地点了个头。天哪,树的心灵与我的心灵居然是相通的,奇妙无比,让我更加爱上了我这些真挚的朋友了。我的内心充满了惊奇,充满了兴奋感。我扶着大树的腰,踮起脚尖,转了一圈又一圈,似乎在和大树一起跳起热情奔放的华尔兹。
“叽,叽叽,叽,叽叽……”森林里发出悦耳的声音,直抵我的心灵。这优美的音韵,这悦耳的歌声,只有小鸟儿才能鸣奏得出来的。我抬头一瞧,哇,精彩的一幕呈现在我眼前:森林上空,一群大大小小的鸟儿,时而排成“一”队形,时而排成“人”字形,时而排成爱心桃等各种图案。这群活泼、乐观、可爱的鸟儿,似乎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演出,它们在尽情展示自己美妙的倩影。莫非在倾吐自己早晨的欢乐?
咦,前面又是什么在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我不由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原来是池塘边儿的树叶,洒落晶莹的露珠,不时敲打着水面而发出灵韵,给我增添了几分乐趣。“树叶,你好!露珠,你真棒!”我从心底发出对它们由衷的问候。它们似乎读懂我的心思,树叶欢快摇摆,露珠肆意散落,发出了更为欢快的乐曲。
绕过池塘,眼前出现了一道白练,那是清澈的小溪。我走近它,它就像一面明镜,映照出自己秀美的模样。嗯,不错,气色很好!心情也是一级棒哪!我对小溪轻轻地发出了赞叹。顿时,溪面溅起了一个涟漪,那不是它在微笑么?
不知不觉间,太阳爬得好高好高。时候不早了,我告别山中的好友,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去。
我那山中的好友_记叙文范文700字相关内容
中考作文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
对于即将中考的学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写活动怎样防止“三老病”_怎么写记叙文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参加活动总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于是写活动,如参观、访问、旅游、集会……也就成了我们记叙文中常见的题材。一般说,同学们总以为写活动最容易,把现成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就成了。问题就…
初中生作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
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_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
(1)积累动情点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呢?那么,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呢…
家庭生活是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题材,其中以亲情为主题的占有相当的比重,如何写好这方面的记叙文,提高这种题材的写作水平,是师生在作文教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清楚在亲情题材的作文中存在那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从同学写的有关亲情主题的作…
即全文没有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魏巍《我的老师》分写七件小事:假发怒、教跳舞、观蜜蜂、教读诗、依恋师、化纠纷、梦寻师,皆…
即开篇二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一槌定音的典范。首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作缘由,次句先以“我爱我母亲”定下感情基调,再…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往来的摸”,有比较鉴别之意,显现出他聪明而无私的童贞,传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