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古至今,我国涌现出无数伟大的是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响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诗歌的历史名碑上。他们的作品,更是被后人千古传诵。我最喜爱的,是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这首诗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之作。诗的全文是这样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极形象地写出了石灰石烧成石灰的过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而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句句都在写石灰,而实际上却句句在写人。前两句就石灰的特征说人,“若等闲”三个字,抒发了作者在困难面前的大无畏精神。末句表现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作者用这寥寥数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报国的高贵品质,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心中热血澎湃,被这种豪迈气概所深深吸引。“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这些词汇语句映入我眼帘时,我心中感受到的是无所畏惧的精神和豪迈不已的气概。
作者于谦身为明代大臣,以身作则,精忠报国,清白做人。他以这首大气的七言绝句比喻自身,其语言明白,内涵深刻,其人与诗,永垂不朽。这首诗表达的正是:做人要像石灰一样坚贞不屈,即使“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碎骨粉身”都无所畏惧,只为留下清白在人间。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高估品质:要清白做人。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一首诗——《石灰吟》。
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_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700字相关内容
在洛阳城行走,忽然有一阵秋风吹来。我看到大街上的男女老少不禁想到家乡的父母。我便打算回到家里给他们写一份书信寄过去,对他们的思念在纸上写都写不完。送信的人来了我把信交给了他,当送信的要走了的时候,我又把信拿了回来,看一看信中有没有什么遗漏的…
星期六,和朋友出门玩,坐在公交车上,看到了这一幕:一个母亲在教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背古诗。孩子正在吃一块面包,母亲说一句,孩子背一句,车上的乘客都向这对母子投去赞许的眼神,一时车里赞美声四起。“这孩子真聪明,这么小就会背诗了。”“这位母亲也厉害…
我喜欢读古诗,每次都有新收获,最喜欢的还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它对我影响很大。我小时候妈妈就经常给我讲故事,要好好珍惜时光,早晨不要偷懒。故事是这样的:在一片又大又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对鸟夫妻 ,这对鸟夫妻,有两个孩子,一个…
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却让我印象深刻----妈妈教我学诗。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教了我《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我有点不太明白,对诗的含义不理解,背诵很困难。于是我就向记忆好的妈妈求助。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很快学会记忆方法,很快就把这首诗背下来了。现…
这周五的语文课,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背诵比赛。第一轮是“诗情画景”。当老师的课件展示出“山峰上烟雾袅袅,瀑布飞流直下,响声隆隆”的画面时,我们组的胡雅淇信心满满地站起来,大声背出《望庐山瀑布》,为我们组赢得了第一轮胜利,画上了第一…
春天悄无声息的回归了大地。世间万物都苏醒了。树苗经过了一个冬天,终于舒展了自己的身子,冒出了茂密的枝芽,长成了参天大树,繁茂的树叶之间没有一点缝隙,形成了一处处阴凉。柳树可要温柔许多,它那软软的枝条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淑女的秀发。五颜六色的花…
池塘四周长满了草,绿油油一片,绿得发光,绿得可爱,好似一束绿色的光环,隐隐约约在发光发亮。池塘里的水高涨,清澈见底,在池水里倒映着池边随风摇摆的柳树;倒映着岸边美丽的青草;倒映着在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倒映着美丽的斜阳,还倒映着一座座层峦叠嶂…
假期里,周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里面有一百五十五首古诗。拿到书后,我首先翻开书的前言,映入我眼帘的一句话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里“……背诵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能使小学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和美的熏陶。”我觉得利用假期的时间,好…
也许有人喜欢万物复苏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秋高气爽的秋天,大雪纷飞的冬天,可我每一个季节都喜欢。你看那一棵棵柳树浓妆淡抹,碧绿的枝条镶嵌上的美玉,多么美妙呀!这场景使我想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是谁给柳树剪了一个优雅的发…
今年暑假,我读完了《小学生必读古诗词75+80首》,这些古诗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精华之作。读完这些古诗,让我受益匪浅,收获满满。“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让我知道了原来古…
小学读后感300字篇一_古诗《游子吟》读后感《游子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郊写的。全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描写了母亲为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情景。歌颂了母亲的慈爱像太阳的光晖,沐浴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诗词告诉我们:中午太阳当头,农民仍在锄地,一串串汗珠滴进了禾下土中。有谁知道餐桌上盘中的香米饭,一粒一粒都饱含着农民的辛苦。但是,我们有些同学在中午,饭吃了一半,菜吃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