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煮了一锅乌菱,我们对坐着一起剥菱。没有烹熟的乌菱,多是稚嫩的青色,散发着涩涩的清香气,剥开滑嫩的壳,便是鲜脆的菱实。熟透了的菱,退去了青色,成了黑褐色,外壳和棱角由是变得坚硬了。
母亲剥起菱来是十分娴熟的。一手攥紧,两指夹捏住棱角,或是分掰开来,或是豁开个口,用细签挑起,径而脱落了外壳,露出了粉糯洁白的菱肉。
母亲一边剥着,讲起了儿时捡菱的情形。因是水生的,只播在河道塘沟中。每到采菱的时候,就开了黄的粉的花,招惹这一个个光着脚去,让水漫过膝,瞠在水里,迈开脚,踩在软融融的泥上一一软得像一床新翻的棉被。倏的一手抓起菱棵,根茎淋淋漓漓如流苏样拂在手上。用手撩拨宛如弦线,一个个老菱一个接着一个鱼贯落下。稍不留意便要滑落,像鱼一样悠悠地沉入水里,落到泥里,裹在被子里。这时候便弯下腰去摸,尤要小心扎到脚上。
有的坐在木盆里,用手来回摆渡,伸出手来,偶得嫩菱一两只。然而水地又少,气候又不宜,只能等到秋天去采摘,却又长不出多少菱来。我听着这等新奇的事,却是不曾听到过的。
黄的花绿的茎叶浮在水面上,水面下又有那么多的菱,像挂了那么多的铃;皮是红的青的可以食用,又有许多野生的不能吃;脚下藏了许多的宝贝,一搂一搂的挖,露出一个个尖尖角。母亲说,鸟菱采来就可煮食,毕竟有些多吃不到的时候;对于我来说,却是时时可以吃到的。一时间剥了许多。母亲将玉石似的菱搁在碗里,像一个个小泥人。
我坐了下来,母亲坐在对面。我们开始吃菱。那碗在母亲手前,于是她就着手推到中间,我的面前,于是我伸手就能够得到。原来每回落桌离得远时,母亲就把盘子推到我面前。
我捏起菱实,那么洁净,那么朴实,就像我的母亲一样。棱角分明的生菱,只有经过母亲的烹煮,它的外壳更坚硬,又像我一样。菱实的心便成了那坚强外表下最至诚的情分,便是我和母亲一样。也曾有多少次,我剥不开那层売,剥不开那层壳。人总会变得棱角分明,人总要经受打磨。想起母亲,想起她剥的乌菱。
乌菱_优秀记叙文700字相关内容
最近看了部电影,是《叶问4:完结篇》。其实看完后还是有很多感触的,只不过我不仅仅看到了电影表层的一点东西,我还看见了电影的深处还蕴藏着制片人的一些东西。首先从叶问入手。叶问,就是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他不是一个青少年,也不是一个热血壮年,而是一…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在第85天的时候发现了一条重量超过1500磅的大马林鱼,并开始了长达3天3夜的搏斗,大鱼才终于筋疲力尽浮上水面,被他杀死。在归程中,老渔夫一再遭到…
童年是一朵美丽芬芳的花朵,增长一岁,花瓣就掉落一片,花瓣掉光了,我们的童年也就过完了。《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品。在上个世纪的老北京,不时响起小贩叫卖声的胡同、种着夹竹桃的四合院、屋里冒着热气的暖炉、厚厚的能直立起来的小棉裤、…
我读过的许多书中唯一能让我真正感动就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
怀着沉重的心情,终于翻完了最后一页。《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作品,据说是抗战前为止的最“最佳现代中国长篇小说”。这本书以祥子为主角,围绕“车”,讲述了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第一次,祥子花了三年时间拉车,挣来了一辆车,但后来连人带车都被掳去;第二次…
前些天,我读了红楼梦的前十回,感触很深,现在就来与大家一起畅谈一下。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历史意义与价值就不用提了。其作者曹雪芹更是一位杂家,这些在书中各种细节中都透露了出来。而在前十回最令我赞赏的便是第一回中一个跛足道人吟唱的一…
读了《理想点亮人生》这本书后,我对书中提到的“要理想,不要空想”这个观点深有感触。理想是一种对未来和美好前景的向往与憧憬,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人生的精彩全靠理想点缀,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理想的历程。但是,理想不是没有根据、…
中国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越来越先进,城市变得越来越繁华。记得,我的家乡原本是砖头路,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终于换了一条稍微好走的路——沙子路。记得有一次下雨,老爸开着摩托车带我去上学,因为那时候路滑,无论老爸再怎么小心但还是失…
我家有很多的书,总是不看当摆设,今天,我终于有时间看《鲁滨孙漂流记》,每一开始打开这本书时,我觉得没有兴趣,但是看到后来,就被鲁滨孙那传奇的经历给吸引住了。鲁滨孙非常喜欢航海和冒险,他屡次出海遇险总能化险为夷。最后一次航行中遇上了大风暴,船…
一个周末,我读了罗广斌和杨益言共同创作的《红岩》。合上书,眼前呈现的是英雄众生相: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红岩》里最令我难忘的是江姐的故事。刚开始看《红岩…
朱自清的背影震撼了许多人的心,也让我为之动容。而当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时,顿时百感交集于心头。我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如果把他放到“五四时期”,顶多算个工人阶级。他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抽烟,喝酒,打麻将。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他也与…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写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这部小说是以中世纪的巴黎为背景,揭示了禁欲主义压抑下的人性的扭曲。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法国巴黎,爱斯美拉达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女子,她白天靠卖唱为生,晚上就和乞丐王国的穷苦人住在一起,爱斯美拉达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