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用的作文,描写无用的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有用与无用

更新时间:2024-05-14 18:10

名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庄子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或许就是他的没有用处。——莫言

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而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丘吉尔

经济可以使人富裕,但是只有艺术才能带来尊严。——余秋雨

事例

1、二次大战中,斯大林在破国灭都的危急关头,在雪花飞扬的红场阅兵式上发表演讲:“再也没有那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值得自傲,敌人想消灭斯拉夫民族,想消灭我们这个有过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柴科夫斯基的民族?”斯大林就是这样去号召红军,号召人民上前线的。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决不可能说我们是曹雪芹、李白、杜甫的后代,让我们上前线去杀敌吧?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所长无用

更新时间:2024-05-12 22:08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字励志故事感悟】: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2017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所长无用

更新时间:2024-05-15 01:43

2017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励志故事感悟】: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高中作文素材集锦:所长无用

更新时间:2024-05-15 18:57

高中作文素材集锦: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字励志故事感悟】: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有用与无用_看似无用的恰恰是有用的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02-07 15:27

名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庄子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或许就是他的没有用处。——莫言

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而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丘吉尔

经济可以使人富裕,但是只有艺术才能带来尊严。——余秋雨

事例

1、二次大战中,斯大林在破国灭都的危急关头,在雪花飞扬的红场阅兵式上发表演讲:“再也没有那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值得自傲,敌人想消灭斯拉夫民族,想消灭我们这个有过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柴科夫斯基的民族?”斯大林就是这样去号召红军,号召人民上前线的。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决不可能说我们是曹雪芹、李白、杜甫的后代,让我们上前线去杀敌吧?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_高二议论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09:13

人走在路上,脚踩的只是那一寸地,而旁边不需要踩踏的空地,似乎是无用的。但庄子早在战国时期就提出:有用之用,方为大用。既然其他地方都没用,如果把其他地方全部挖至无尽深,只留下一条走的路,你还敢闲庭阔步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人们习惯于将事物分成有用与无用,科举制的时代,百姓传唱“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用狭隘的人才观来看待人,中第便是人才,落榜便不是。

过去如此,现今亦然。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有用论的观念,从小就被问“学这有什么用”,步入中学,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学校只学考试内容,其余一概不学。推及社会,现在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施政者追求产值,牺牲环境,功利化发展带来的结果。

社会被实用主义所裹挟,太过于功利,导致对成功和金钱失去理智地膜拜,对精神价值一类的不自觉地藐视,一概贴上无用的标签,社会开始急躁,渐渐失去那一份安宁。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社会的趋利浪朝,也源于个人的认知。

轻易地划分有用与无用往往是因为肤浅的认知。富兰克林邀请他人来看他发明的避雷针时,一位女士提出,可这又有什么用呢?他回答道,那么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用时间的观念来提醒她,只是暂时没用。就像庄子用空间观念反驳的那样,人不只是需要脚踏的那一寸土地。由此所见,个人肤浅的认知是一重要原因。

在“无用”的日于里-随笔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6

窗台上,马蹄莲似是在一夜之间云酿出了白色的花苞,微风拂面,送来一抹纯粹自然。

月及花,不由得想起前些时日读过的宋人插花。"插花清雅素淡,高低错落,疏密聚散,称为理念花。”连苏轼都是个“人花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可爱的小老头儿。

与其说宋人爱美,不如说他们发现无用的大美,在平常的事里找出闪光点,让生活更像生活,让人更有人性,活出内心的柔软和生命的质感,点茶,焚香,挂画,插花、簪花,是他们内心对山水田园的坚持,是生活里的仪式感,也是精神上的澡雪。无独有偶,我们的生活也是重复单调的。看着教室里苦学的人群,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一生都是为了某些瞬间而活着,在平凡的日子里,不断地重复积累,但每一次又都会生出新的体会和进展,

当我们终于等来了那个瞬间,才发现走过的路都有它的内涵。

极爱《秋灯琐忆》的“锁”字,因为当一个人回忆往事的时候,最动人心肠的都是琐碎的日常,一些无用的小事,一起问过的题,一起说过的。话,一起听过的雨,一起踩过的月光,有了些意境,便是“赌书消得泼墨香”,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毛姆在《叶之震颤》中说:日子虽然普普通通,但我要活在美之中。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忆,任门外风过人海心里仍是“风定素花静静开”。

无用之美-高中作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03:11

学生们偶尔逛几次书店,往往是奔着各色辅导材料去的;大人在晚餐时看报看电视时,往往爱关注财经资讯;老人好不容易学会用手机,而最常看的总是养生秘方……他们是真心喜欢如此?未必见得,但是,它们有用啊!

有人说,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我们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生活的节奏加速再加速,人们碌碌终日,生产与效率成为了时代的座右铭,而美则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并不是说人们不以美为好了,美仍然是一个褒义词,但它变成了包装袋上的花纹,是可有可无的,是必须在一切现实利益前让路的。

社会日益的物质需求使人变得功利,导致了审美感的缺失。正如当年北京为了生产,为了现代化计划拆屹立百年的古城墙。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极力劝住,声嘶力竭地喊道:“你们现在拆了真古董,将来有一天你们后悔了,只能盖假古董了!”可惜,真古董依然被推倒了,倘若保存至今,它将是世界上唯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宝贵的城市记忆。美,往往充斥着文化,历史与自然的沉淀,审美则是一种人类的智慧,若是没有审美,我们便会鼠目寸光,只见表层的价值。

那些无用的美好_初中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8:53

斑驳树影投射在老院的青砖白瓦上,一推便吱吱呀呀作响的大门,一树夏日里叫不停的知了声,发出“哒哒”声的旧钟和电风扇,还有暗淡地铺上一层灰的阁楼楼梯……

爷爷奶奶家要翻新了,那天一早七大姑八大姨都前来帮忙,刷油漆,修剪植物,添置家具,小小装修,整理清洁一番。

收拾两位老人日常无用的杂物,便是翻新前手头最重要最麻烦的任务了。

这房子里放着太多两老的物品,桌子柜子里阁楼上,很多都是好几年没碰过的杂物,姑姑不解老人为何都不扔,也很为之头疼,家中空间有限,桌上堆满那些陈旧过去的小物品,必须马上清理掉!

姑姑便像个旧物清理大师,用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把爷爷奶奶的杂物全装好袋子,往院外搬。

看报正看得起劲的爷爷,听见这么大阵仗的翻箱倒柜声,碰撞声,不经意向正往大门边垃圾桶走的姑姑看一眼。

三四个纸板箱堆在门外,门外姑姑使尽全力拖着,面目有些狰狞,满身的汗。

爷爷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便抬头嚷嚷:“囡囡,你扔啥呀?”

“家里太乱了,我花一下午时间把你和老妈用不着的杂物全清理出来了,屋里实在盛不下。”姑姑毫不在意,漫不经心地答道。

有用与无用_记叙文3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2:23

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想做一个有用的人比无用的人好。可是,我今天听了储老师的课,却改变了看法。

在上课时,储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来帮助我们来理解。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 庄子带着弟子上山去砍柴。有的树木笔直地听着,而有的树木却弯弯曲曲的他们总是先砍直的树木,弯曲的树木却安然无样。口渴的时候就喝点泉水,甘甜的泉很快就干枯了,苦的泉水却剩下了好多。庄子带着弟子下山了,来到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家里做客。老爷爷家里有两只白鹅,想要杀一只来吃。一只会叫的,一只不会叫的杀哪一只好呢?当然是杀不会叫的,会叫的还可以用来叫鸣。

还有一个故事是:有一个人种了一片葫芦。他非常勤快,每天都帮着他们浇水、施肥。过不了多久就长出了一个有小船那么大的葫芦。小葫芦可以劈成两半当瓢,那大葫芦就算它大,也没有什么用处,要的有什么用呢。

上了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有用与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时候做“有用”的人好。有时候做“无用”的人好。这真是让我受益无穷啊!